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肾脏内科 > 尿路感染 > 概述
编号:11650708
尿路感染的算途径和鉴别
http://www.100md.com 2008年6月18日
     尿路感染

    ①正规清洁中段尿(要求尿停留在膀胱中4~6小时以上)细菌定量培养,菌落数≥105/mL。

    ②清洁离心中段尿沉渣白细胞数>10/HP,有尿路感染症状。

    具备上①、②两项可以确诊。如无②项,则应再作尿菌计数复查,如仍≥105/mL,且两次的细菌相同者,可以确诊。

    ③作膀胱穿刺尿培养,细菌阳性(不论菌数多少),亦可确诊。

    ④作尿菌培养计数有困难者,可用治疗前清晨清洁中段尿(尿停留于膀胱4~6小时以上)正规方法的离心尿沉渣革兰氏染色找细菌,如细菌>1/油镜视野,结合临床尿感症状,亦可确诊。

    ⑤尿细菌数在104-5/mL之间者,应复查,如仍为104-5/mL,需结合临床表现来诊断或作膀胱穿刺尿培养来确诊。
, http://www.100md.com
    上、下尿路感染的鉴别

    具备了上述尿路感染标准,兼有下列情况者:

    ①尿抗体包裹细菌检查阳性者,多为肾盂肾炎,阴性者多为膀胱炎。

    ②膀胱灭菌后的尿标本细菌培养结果阳性者为肾盂肾炎,阴性者为膀胱炎。

    ③参考临床症状,有发热(>38℃)或腰痛、肾区叩压痛或尿中白细胞、管型者,多为肾盂肾炎。

    ④经治疗后,症状已消失,但又复发者多为肾盂肾炎(多在停药后6周内);用单剂量抗菌药治疗无效,或复发者多为肾盂肾炎。

    ⑤经治疗后,仍有肾功能不全表现,能排除其他原因所致者;或X光肾盂造影有异常改变者为肾盂肾炎。

    急、慢性肾盂肾炎的鉴别
, 百拇医药
    ①尿路感染病史在1年以上,经抗菌治疗效果不佳,多次尿细菌定量培养均阳性或频繁复发者,多为慢性肾盂肾炎。

    ②经治疗症状消失后,仍有肾小管功能(尿浓缩功能等)减退,能排除其他原因所致者,为慢性肾盂肾炎。

    ③X线造影证实有肾盂肾盏变形,肾影不规则甚至缩小者为慢性肾盂肾炎。

    尿道综合征(尿频——排尿困难综合征),应具备下列三条:

    ①女性患者有明显的排尿困难、尿频,但无发热、白细胞增高等全身症状。

    ②多次尿细菌培养,菌落数<105/mL。

    ③尿中白、红细胞增加不明显,<10个/HP。

    (5)尿路感染复发应具备下列两条:
, 百拇医药
    ①经治疗症状消失,尿菌阴转后在9周内症状再现。

    ②尿细菌数≥105/mL,且菌种与上次相同(菌种相同而且为同一血清型,或药敏谱相同)者。

    (6)重新发生的尿路感染(再感染),应具备下述两条:

    ①经治疗后症状消失,尿菌阴转后,症状再现(多在停药6周后)。

    ②尿菌落数≥105/mL,但菌种(株)与上次不同者。

    尿路感染的途径

    一般认为,尿路感染的途径有上行感染、血行感染、淋巴道感染和直接感染四种方式。

    上行感染:绝大多数尿感是由上行感染引起的。正常情况下,尿道口及其周围是有细菌寄生的,但一般不引起感染。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或尿道粘膜有轻微损伤时,或者细菌的毒力大,粘附尿道粘膜和上行的能力强,容易侵袭膀胱和肾脏,造成感染。由于女性尿道口靠近肛门,且女性尿道远较男性为短而宽,女婴的尿道口常被粪便污染,故更易致病。
, 百拇医药
    血行感染:细菌从身体内的感染灶(如扁桃体炎、鼻窦炎、龋齿或皮肤感染等)侵入血流,到达肾脏,先在肾皮质引起多发性小脓疡,然后,沿肾小管向下扩散至肾乳头和肾盏、肾盂粘膜,但炎症亦可从肾乳头部有轻微损伤的乳头集合管(如尿中的结晶损伤)开始,然后向上向下扩散。血行感染途径较为少见,不及10%。血行感染比较多见于新生儿,或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患者的血行性肾感染。

    淋巴道感染:下腹部和盆腔器官的淋巴管与肾周围的淋巴管有多数交通支,升结肠与右肾之间也有淋巴管沟通。当盆腔器官炎症、阑尾炎和结肠炎时,细菌也可从淋巴道感染肾脏。这种感染途径更为少见,甚至于这种感染途径是否存在,目前也有争论。

    直接感染:外伤或邻近肾脏的脏器有感染时,细菌可直接侵入肾脏引起感染,但是,这种情况临床上是十分罕见的。,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