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681213
截肢伤员七成会出现幻肢痛
http://www.100md.com 2008年6月30日 《中国妇女报》 2008.06.30
     康复与训练应从术后立即开始

    汶川地震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但留给灾区人们的创伤却是短时无法恢复的。在地震中,从废墟中抢救出的伤员有相当一部分由于挤压等原因导致肢体坏死而不得不采取截肢,以保全生命。而突如其来的截肢不单使伤员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发生很大的改变,同样也使伤员的心理蒙上阴影,所以,必须对他们采取科学手段帮助他们恢复健康。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西区骨科主任、博士生导师王瑞教授认为,截肢伤员的康复应从手术结束时着手。他说,首先要控制水肿,术后马上用绷带扎住伤口,以控制水肿,减少疼痛,促进伤口愈合,减少过敏,预防痉挛;其次是止痛;然后要预防关节挛缩,医生在包扎时应使关节附近于伸展位,同时使用临时假体。当伤员的情况稳定后及时进行轻柔的松动和牵伸训练。同时,还要注意假肢前期的康复,以止痛并促进伤口愈合。先要帮助伤员稳定情绪,适应身体的变化,学习生活的基本技能,对软组织采取去敏、松动、牵伸训练,预防关节挛缩。当伤口愈合后,应进行与操纵假肢的关节、肌群有关的肌力练习。不过,大约有70%的截肢伤员会出现幻肢感或幻肢痛。

    所谓幻肢感是指截肢后仍有该肢体存在的感觉;幻肢痛即患者感到被截断的肢体仍然存在,且在该处发生刀割样、针刺样或挤压样疼痛。对幻肢痛要早期干预,以免形成慢性疼痛。多数假肢的使用就应从这时开始,多数截肢者使用合适的假肢后,幻肢感和幻肢痛症状会消失。同时,对截肢残端去敏,提高患者对假肢的耐受程度。如果2个月后截肢残端无明显的渗出,则可以考虑使用永久性假肢。

    截肢伤员在安上假肢后,应继续进行肌力和活动度训练,逐渐掌握假肢的穿脱与操纵技巧。

    王教授解释说,其实康复的重点是训练,这个过程要在作业治疗师和物理治疗师的指导与协作下进行。截肢伤员不但要掌握假肢的基本原理和保养知识,还应在日常生活中学会独立穿脱假肢,进行残肢皮肤的检查和护理。在完成康复训练的18个月内,治疗师每3个月要进行一次随访,及时帮助伤残者解决存在的一些问题。为了使伤残者重返社会,可以营造与伤残人员工作环境相似的环境,以便其进行工作能力训练,将来能做一些不超过其功能范围的工作。对少儿截肢者要注意考虑患儿的生长发育,假肢将随时调整,还要考虑骨骼的生长,假肢制作要与患儿的身体相匹配。对老年截肢患者,术后康复治疗则包括伤口愈合、镇痛、活动度练习和心理支持等,为防止老年人跌倒,应设置必要的保护措施;减少卧床时间,适度锻炼;即便卧床时,也要进行床上训练,如呼吸操,健侧肢体的主动练习和患肢的主、被动练习,以及轮椅练习。所以,治疗师应制定比较完整的康复训练计划,以便尽快使伤残者重返社会。

    截肢患者常常会陷入忧郁、焦虑的情绪,甚至自我封闭。所以患者身体功能训练的及时介入和心理的康复是相辅相成的,截肢患者通过训练可逐渐接触更多的人,有利于他们缓解人际交往中的恐惧心理;同时,积极融入身体功能训练,从专业人士处了解更多现代假肢的信息,也可帮助他们对新生活重建信心。(本报记者 彭芸),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