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doc资料 > 更多1 > 正文
编号:11611630
颈外静脉穿刺应用解剖及临床意义.doc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31kb)。

    颈外静脉穿刺应用解剖及临床意义

    陈友燕 叶斌 于光生 秦登友 [中华护理杂志2000.3]

    摘 要:对颈外静脉穿刺在30具成人尸体上进行解剖观测和模拟穿刺,并根据颈外静脉回流部位将其分为三型:Ⅰ型回流到颈内静脉占13.3%,Ⅱ型回流到静脉角占50%(其中66.7%从静脉角前壁汇入,33.3%从静脉角后壁汇入),Ⅲ型回流到锁骨下静脉占36.7%;从颈外静脉中点到上腔静脉起始处间距:Ⅰ型左16.9±0.3cm,右13.8±0.3cm,Ⅱ型左17.5±0.6cm,右14.1±0.6cm,Ⅲ型左21.4±1.2cm,右17.0±0.2cm。结论:穿刺点应选在颈外静脉上段中点处,Ⅰ、Ⅱ型可以插管,Ⅲ型尽量避免插管。

    关键词:颈外静脉 穿刺 应用解剖

    Key words:External jugular vein Puncture A pplied anatomy▲

    颈外静脉是颈部最大的浅静脉,管径粗,显露明显,穿刺可以在直视下进行,操作简便 易行,既安全又可迅速刺入静脉,并发症少。所以颈外静脉穿刺为需大量补液而周围静脉使 用困难的病人,静脉内高营养治疗,应用具有血管刺激性抗癌药物,抢救危重病人,中心静 脉压测定和介入治疗等开辟了一个简便安全的途径。[1~3] 但有时插管不 太顺利,[1] 作者根据临床工作需要,通过尸体解剖对颈外静脉的行径、管径和回流部位等有关穿刺情况 进行了详细观测,以供临床工作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作者所用材料为经防腐固定的成人尸体共30具(60侧),其中男尸20具,女尸10具。 作者采用边解剖边逐项观测和记录的方法。角度的测量用量角器,精确到1°;其余测量用游 标卡尺(精确到0.01mm),本文精确到0.1cm。用t检验方法检测配对结果差异性。

    2 结 果

    2.1 颈外静脉的行径

    起始于胸锁乳突肌前缘,平对下颌角处,经胸 锁乳突肌的表面斜向后下,至该肌深面或颈后三角,穿颈深筋膜注入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 或静脉角。以胸锁乳突肌后缘为标志,将颈外静脉分为上、下两段,上段位于胸锁乳突肌表面, 肌后缘以下为下段。

    2.2 颈外静脉的分型

    根据颈外静脉回流的情况将其分三型:Ⅰ型回 流到颈内静脉占13.3 %;Ⅱ型回流到静脉角占50%,其中经静脉前壁汇入的为Ⅱa型,经后壁汇入的 为Ⅱb型;Ⅲ型回流到锁骨下静脉占36.7%(图1)。Ⅰ型在行程中不接受任何属支,经胸锁乳 突肌后缘中下1/3交点,与下1/4上点之间向下内经该肌深面汇入颈内静脉,与颈内静脉上部 夹角为30°±1°(28°~39°); Ⅱ型末段大部分接受颈前静脉的回流,有时还接受肩胛上 静脉,经胸锁乳突肌后缘下1/4 部向下内经该肌深面汇入静脉角,与锁骨下静脉夹角49°± 14.5°(30°~70°)。Ⅲ型颈外静脉从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与中下1/3交点之间入颈后 三角,在颈后三角内向下外行走,并接受肩胛上静脉的回流;肩胛上静脉汇入处的颈外静脉 上、下部形成向内开放的角,肩胛上静脉越短此角越小,反之越大,该角为锐角的占89.5% ,直角占26%,钝角占7.9%;颈外静脉与锁骨下静脉外侧部夹角为57.9°±9.3°(32°~71 °); 汇入处与静脉角间距1.5±0.4cm(1.0~1.9cm)。其他情况见表1。

    1.颈外静脉 2.胸锁乳突肌 3.肩胛上静脉

    4 锁骨下静脉 5.静脉角 6.颈内静脉 7.颈前静脉

    图1 颈外静脉分型示意图

    表1 两侧颈外静脉回流情况分析

    Ⅰ型 Ⅱa型 Ⅱb型 Ⅲ型

    例数 百分率(%) 例数 百分率(%) 例数 百分率(%) 例数 百分率(%)

    左 12 40 10 33.3 4 13.3 4 13.3

    右 10 33.3 10 33.3 6 20.0 4 13.3

    合 22 36.7 20 33.3 10 16.7 8 13.3

    注:1."左"百分率表示占左30侧回流比例情况

    2."右"百分率表示占右30侧回 流比例情况

    3."合"百分率表示占共60侧回流比例情况

    2.3 颈外静脉回流对锁骨下静脉直径的影响

    颈外静脉上段直径0.6±0.2cm。 锁骨下静 脉无颈外静脉汇入的直径为1.2±0.1cm;有颈外静脉汇入的锁骨下静脉,在汇入处内外侧直 径有显著性差异(P<0.01),内侧为1.7±0.2cm,外侧为1.2±0.2cm;无颈外静脉汇入的锁骨下静脉直径与有注入的内侧直径无差异,但与有注入的外侧直径有显著性差异。

    2.4 从穿刺点到上腔静脉起始处的间距

    穿刺点为颈外静脉上段中点,从此点到上腔静 脉起始处的距离;Ⅰ型间距最短,Ⅲ型间距最长,Ⅱ型间距居中,每型中左侧比右侧长,具体见表2。

    表2 两侧颈外静脉从穿刺点到上腔静脉起始 处间距(±s,cm)

    Ⅰ型 Ⅱ型 Ⅲ型

    左 16.9±0.3 17.5±0.5 21.4±1.2

    右 13.8±0.3 14.1±0.6 17.0±0.2

    P值 <0.01 <0.01 <0.01

    2.5 与颈外静脉穿刺有关的其他情况

    上腔静脉长度为5.0±0.6cm(4.2~6.6cm);左右头臂静脉长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DOC附件(31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