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doc资料 > 更多4 > 正文
编号:11611947
第六节 沟通与人际关系N.doc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655kb)。

    第六节 沟通与人际关系

    第一单元 沟通的结构与功能

    一、沟通的概念

    沟通指信息的传递和交流的过程,包括人际沟通和大众沟通。

    人际沟通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信息,以及情感、需要、态度等心理因素的传递与交流过程,是一种直接的沟通形式。

    大众沟通,亦称传媒沟通,是一种通过媒体(如影视、报刊、网络)中介的信息交流过程。

    二、沟通的结构

    沟通过程由信息源、信息、通道、信息接受者、反馈、障碍与背景等七个要素构成。 图 2-3 是沟通过程及其构成要素的关系。

    图 2-3 沟通模式

    (本图引自贝克尔《沟通》,1987年第4版,第9页)

    (一)信息源

    在人际沟通中,信息源是具有信息并试图沟通的个体。他确定沟通对象,选择沟通目的,始发沟通过程。沟通前人们一般需要一个准备阶段,个体明确需要沟通的信息,并将它们转化为信息接受人可以接受的形式,比如口语、文字、表情等等。沟通的准备过程,实际上是个体对自己的身心状态更明确化,整理思路的过程。

    (二)信息

    信息是沟通者试图传达给他人的观念和情感。个体的感受要为他人接受,就必须将它们转化为各种不同的可以为他人觉察的信号。在沟通使用的各种符号系统中,最重要的是词语。词语可以是声音信号,也可以是形象符号(文字);面对面沟通除了词语本身的信息外,还有沟通者的心理状态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使沟通双方产生情绪的互相感染。

    (三)通道

    通道是沟通过程的信息载体。人的各种感官都可以接受信息。人接受的信息中,通常视听信息的比例较大,人际沟通是以视听沟通为主的沟通。

    日常的人际沟通以面对面的沟通为主,但也可以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电话等媒介进行沟通。在各种沟通方式中,影响力最大的还是面对面的沟通形式。因为面对面的沟通除了语词信息外,还有交流双方的整体心理状态的信息,并且沟通着和接受者还有互动和反馈,这些因素综合起来,保证沟通的顺利进行。

    (四)信息接受者

    信息接受者是沟通的另一方。个体在接受带有信息的各种音形符号后,会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把它"转译"为沟通者试图发送的信息或态度、情感。由于信息源和信息接受者是两个不同的经验主体,所以信息源发送的信息内容,与"转译"和理解的后信息内容是有差异的。沟通的质量取决于这种差异的大小。

    (五)反馈

    反馈使沟通成为一个双向的交互过程。在沟通中,双方都不断把信息回送给对方,这种信息回返过程叫反馈。反馈可告知发送者,接受者所接受和理解信息的状态。此外,反馈也可能来自自身,个体可以从发送的信息过程或已经发送的信息中获得反馈。这种自我反馈,也是沟通得以顺利进行,达到最终目的的重要前提。

    (六)障碍

    人际沟通常常发生障碍。例如信息源的信息不充分或不明确,编码不正确,信息没有正确转化为沟通信号,误用载体及沟通方式,接受者的误解以及信息自然的增强与衰减等。

    此外,沟通双方的主观因素也可能造成障碍。如果彼此缺乏共同经验,会难以沟通。

    (七)背景

    背景是沟通发生时的情境。它影响沟通的每一要素,以及整个沟通过程。沟通中,许多意义是背景提供的,词语和表情等的意义也会随背景不同而改变。沟通的背景包括心理背景、物理背景、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

    三、沟通的功能

    (一)沟通是获取信息的手段。

    (二)沟通是思想交流与感情分享的工具。

    (三)沟通是满足需求、维持心理平衡的重要因素。

    (四)沟通是减少冲突,改善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

    (五)沟通能协调群体内行动,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与效率的提高。

    四、人际沟通的分类

    (一)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按组织系统可分为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前者是通过组织规定的通道进行的信息的传递与交流;后者是在正式通道外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正式沟通的优势是信息通道规范,准确度较高;非正式沟通形式灵活,传播速度快,但存在着随意和可靠性差的弱点。

    (二)上行沟通、下行沟通与平行沟通

    按信息流动方向可分上行沟通、下行沟通及平行沟通。上行沟通是下情上达,下行沟通是上情下达,平行沟通是在组织的同级间(非上下级关系)的沟通。

    (三)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

    这是以信息源及接受者的位置关系来区分的,二者位置不变的是单向沟通,而不断变化位置的是双向沟通。

    (四)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

    这是两种基本的语词沟通形式。前者是面对面的口头交流,如会谈、讨论、会议、演说、电话联系等;后者是文字形式的沟通,如布告、通知、报刊等。

    (五)现实沟通与虚拟沟通

    现实沟通是沟通双方对对方的身份和角色都有比较清楚的把握的沟通,面对面的沟通是最普遍的现实沟通形式。有时候,双方通过媒体比如电话来沟通,但还是好像对方站在面前一样,这也是现实沟通。虚拟沟通是随着互连网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沟通形式,在网络上,沟通的双方可以匿名,每个人都可以扮演各种他喜欢的角色,每个人都在和他自己想象的个体在沟通。虚拟沟通中,沟通双方对对方的身份和角色往往是不清楚的,沟通的进程主要受自己的主观感受和想象来引导。

    五、沟通网络

    人际沟通往往有群体背景。群体成员间的沟通模式组合起来形成沟通网络。

    (一)正式沟通网络

    在正式群体中,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与传递的结构称正式沟通网络。正式沟通网络一般有五种形式。即链式、轮式、圆周式、全通道式和Y式。

    图2-4正式沟通网络图

    图2-4是正式沟通网络。其中○代表信息传递者,箭头表示信息传递方向,假设沟通是在五人群体中进行的双向信息交流。比较五种沟通网络的质量的常用指标有:信息传递速度、准确度、接受者接受的信息量及其满意度。很显然,全通道式的沟通网络,信息的传递速度较快,群体成员的满意度比较高。组织行为学对正式沟通网络的研究比较充分,读者可以阅读有关的教科书。

    (二)非正式沟通网络

    群体中的信息交流,不仅有正式沟通,也存在着非正式沟通的各种情况。有学者通过对"小道消息"的研究,发现非正式沟通网络主要有三种典型形式:流言式、集束式和偶然式。

    非正式沟通网络信息传播迅速,影响力大,一则谣言可以一夜之间传遍城市的大街小巷。但信息通过非正式沟通网络传播时,也容易使信息失真和歪曲。

    图2-5 非正式沟通网络图

    专栏 虚拟沟通与网络成瘾

    由于网络具有跨时空性、便利性、实时交互性、匿名性等特点,所以通过网络进行的虚拟沟通成为当前发展最迅速的一种沟通形式。在网络上,每个人都可以不顾现实的限制,尽情地扮演自己希望的各种角色,逃避现实生活的压力。

    网络成瘾是过度利用网络,对网络具有高度的心理依赖的现象。网络成瘾大体上可以分为网络交友成瘾、网络游戏成瘾、网络色情成瘾、网络信息收集成瘾、计算机成瘾和其他网络强迫行为(如不可抑制地发表文章、网络拍卖)等等。

    网络成瘾会使个体角色混乱、人格扭曲、道德感弱化、学习工作受到极大影响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DOC附件(655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