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doc资料 > 更多4 > 正文
编号:11611958
第五节 态度与态度转变N.doc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109kb)。

    第五节 态度

    态度是联系个体内、外世界的桥梁。由态度出发,向内可研究个体的心理状态,向外则可对行为进行某种预测。因此,在社会心理学的全部历史和领域中,也许没有一个其他的概念比态度更接近中心位置。有的学者甚至把社会心理学视为研究态度的科学。

    第一单元 态度形成

    一、态度的概念

    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的总的评价和稳定性的反应倾向。

    (一)态度的特点

    1、内在性

    态度是内在的心理倾向,是尚未显现于外的内心历程或状态。

    2、对象性

    态度总是指向一定目标,具有针对性,没有无目标的态度。态度的对象包括人、物、事件、观念等等。

    3、稳定性

    态度一旦形成就会持续一段时间、不会轻易转变。

    (二)态度的成分

    一般认为,态度有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性三个成分。

    1.认知成分

    个体对态度对象的所有认知-既关于对象的事实、知识、信念、评价等等。

    2.情感成分

    个体在评价基础上对态度对象产生的情感反应或情感体验。

    3.行为倾向成分

    个体对态度对象的预备反应或以某种方式行动的倾向性。

    上述三种成分的英语词首分别为C(cognition,认知)、A(affection,情感)、B(behavior,行为倾向),因而有人把态度的三成分说称为态度的A、B、C模式。

    一般地说,态度的三种成分是协调一致的。在它们不协调时,情感成分往往占有主导地位,决定态度的基本取向与行为倾向。

    (三)态度与行为

    态度有行为成分。社会心理学家研究态度的初衷,很大程度上就是认为态度决定行为,通过态度可以预测人们的行为。但大量的研究表明,人们的实际行为常常与态度不一致,而且这种不一致,在大多数情况下并没有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很多人认为抽烟有害,但仍然吞云吐雾。

    态度与行为关系比较复杂。态度是行为的重要决定因素,但个体具体采取什么样的行动,还受情境、认知因素,甚至是过去的行为的影响。

    (四)态度与价值观

    价值观是个体核心的信念体系,是个体评价事务与抉择的标准,是关于什么是"值得的"的看法。价值观对态度有直接的影响,这种影响是通过个体对对象赋予价值来实现的。个体对某一对象的态度,就其认知成分来说,评价是核心要素。评价即确定价值,就是确定态度对象对个体的社会意义。个体的态度取决于这一对象的价值。当个体认为它有价值时,就会持有肯定态度;认为没有价值时,就会采取否定态度;介乎二者之间采取中性态度。价值大小决定态度程度强弱。态度对象的客观价值对态度有重要影响,但态度的直接决定因素是个体赋予对象的主观价值。

    态度与价值观也有根本的不同。首先价值观与态度相比,更抽象和一般,更稳定和持久,更不容易改变。其次,价值观不像态度具有直接的、具体的对象,也没有直接的行为动力意义。它对行为的作用是间接的,价值观通过影响态度而最终影响行为。

    个体的各种价值观根据价值选择的重要性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同样,人的各种态度也会构成一个具有整体性的态度体系。越是接近价值体系中心的价值,越是接近态度体系中心的态度,对个体的意义越大,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力也越大。

    专栏 价值观的类型

    价值观是一个多元结构的复杂系统。该系统包含许多成分,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具有各种成份,只是相对强弱不同、主导价值观不同。德国哲学家斯普朗格(E.Spranger,1928)在《人的类型》一书中提出了六种类型的价值取向:经济的、理论的、审美的、社会的、政治的和宗教的。这一理论影响很大,心理学家奥尔波特(G.W.Allport,1960)等人据此编制了《价值观研究量表》,用于测量和研究价值观。下面是六种价值观取向的人的特点。

    经济型 具有务实的特点,追求财富,对有用的东西感兴趣。

    理论型 具有智慧、兴趣,求知欲强,富于幻想,重视用批判和理性的方法去寻求真理。

    审美型 追求世界的形式与和谐,以美的原则如对称、均衡、和谐等评价事物;

    社会型 热心社会活动,尊重他人价值,利他和注重人文关怀。

    政治型 追求权力、影响和声望,喜欢支配和控制他人。

    宗教型 认为最高的价值是统一和整体,相信神话和命运,寻求把自己与宇宙联系起来。

    二、态度的功能

    社会心理学家卡茨(D.Katz,1960)提出,态度有四个方面的心理功能。

    (一)工具性功能

    个体倾向于发展能给自己带来利益的态度。一种对象满足个体需要的价值越大,个体对它的态度越积极;一种对象越是不利于个体需要的满足,个体就越倾向于对其形成拒绝或逃避的态度。态度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按照功利原则进行取舍的结果,是个体社会交换和社会适应的产物。

    (二)自我防御功能

    个体倾向选择有利于自我防御的态度。这种防御有利于自我形象及自我价值的确立,并能减少焦虑,转移情绪冲动。

    (三)价值表现功能

    自我防御功能强调个体被动保护自我形象与价值,而态度的价值表现功能强调个体主动表现自己。日常生活中,人们通过表明自己的态度,来显示自己的社会价值。

    (四)认知功能

    个体对情境中的客体通过态度来赋予其意义。个体获得对某种事物的态度,就好像找到一个应付新情境的向导。已经形成的态度,会影响对新的情境的认识。

    三、态度的属性

    (一)方向

    即态度的指向。个体对态度对象是肯定指向或是否定指向。在态度测量中,大多涉及的是这个属性。它包括是与否、赞同与反对、接纳与拒绝、喜欢与厌恶等等。

    (二)强度

    即态度倾向于某一特定方向的程度。大多数人格量表涉及的是态度强度的测量。

    (三)深度

    个体对特定态度对象的卷入水平。态度对象对个体的意义越大,个体卷入越深。

    (四)向中度

    某种态度在个体态度体系及相关价值体系中接近核心价值的程度。

    (五)外显度

    个体在其行为方向与行为方式上的外露程度。

    四、态度的形成

    美国学者凯尔曼(H.C.Kelman,1958)提出态度形成包括依从、认同和内化三个阶段。

    (一)依从

    依从是态度形成的开始,个体总是按社会规范和社会期待或他人意志,在外显行为方面表现与他人一致,以获得奖励,避免惩罚。此时行为受外因控制,依从是表面的、暂时的,是权宜之计,是一种印象管理策略。

    (二)认同

    认同是个体自愿接受他人观点、信息或群体规范,使自己与他人一致。在认同阶段,个体虽然受到态度对象的吸引,但已超越属于外部控制的奖惩,而主动趋同于对象。这一阶段情感因素起明显作用,认同依赖于对象对个体的吸引力。

    (三)内化

    内化是态度形成的最后阶段。个体真正从内心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使之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成为自己态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内化是个体原有态度与所认同的态度协调的结果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DOC附件(109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