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doc资料 > 更多2 > 正文
编号:11611879
结肠癌病因及风险因素.doc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32kb)。

    结肠癌病因及风险因素

    1、年龄:结肠癌患者的平均年龄在60-65岁之间。年龄越大患结肠癌的危害越大。

    2、结肠癌的家庭历史:增加了直系亲属患这种病的危险,一些家庭情况,如家族性息肉病,给结肠癌患者带来许多的危害。

    3、遗传因素:在结肠癌的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几种基因以及遗传病给结肠癌造成很大的危害:家庭性息肉病、Turcot综合症、Gardner综合症、少年息肉病、Cowden氏病、神经纤维瘤病。

    4、血吸虫病:一般认为大肠粘膜上血吸虫卵长期沉积,可造成粘膜反复地溃疡、修复以及慢性炎症等病变,出现腺瘤状增生,在此基础上发生癌变。

    5、溃疡性结肠炎、高食物脂肪、低食物纤维都能增加患结肠癌的危害。

    结肠癌流行病学

    结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以40岁~5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据世界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结肠癌在北美、西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的发病率最高,居内脏种瘤前二位,但在亚、非、拉美等地发病率则很低。

    我国的发病率与死亡率低于胃癌、食管癌、肺癌等常见恶性肿瘤。近年各地资料显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各趋势。

    中国和日本人的大肠癌发病率明显低于美国,但移民到美国的第一代即可见到大肠癌发病率上升,第二代基本接近美国人的发病率。从流行病学的观点看,结肠癌的发病和环境、生活习惯、尤其是饮食方式有关。

    一般认为高脂肪食谱和纤维素不足是主要发病原因。研究显示,饱和脂肪酸的饮食可增加结肠中胆汁酸与中性固醇的浓度,并改变大肠菌群的组成。胆汁酸经细菌作用可生成3-甲基胆蒽等致癌物质,固醇环也可经细菌作用被芳香化而形成致癌物质。食物纤维包括纤维素、果胶、半纤维素、木质素等,吸收水分,增加粪便量,稀释肠内残留物浓度,能够缩短粪便通过大肠的时间而减少致癌物质与肠粘膜接触的时间,若膳食纤维不足时,已是结肠癌的发病因素之一。

    慢性大肠炎症,如溃疡性结肠炎的肠癌发生率高于一般人群,炎症的增生性病变的发展过程中,常可形成息肉,进一步发展为肠癌;克隆氏(Crohn)病时,有结肠、直肠受累者可引起癌变。

    血吸虫流行区和非流行区的结肠癌发病率与死亡率有明显区别,过去认为慢性血吸虫病患者,因肠壁血吸虫卵沉积与毒素刺激,导致大肠粘膜慢性溃疡,炎性息肉等,进而引起癌变。这个观点一直在争论,据浙江省嘉善县血吸虫病日渐控制,新发病例明显减少,晚期病人趋于消失,而结肠癌的发病率仍很高。

    据一般资料统计,有结肠息肉的患者,结肠癌发病率是无结肠息肉患者的5倍。家族性多发性肠息肉瘤,癌变的发生率更高。

    近几年来,有报告结肠癌阳性家族者,其发病率是一般人群的四倍,说明遗传因素可能参与结肠癌的发病。

    1、发病率

    上海地区大肠癌的发病率1990年统计为20.7/10万。

    2、死亡率

    我国大部分省市大肠癌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原因的第5?位。

    3、性别和年龄

    据国内报道的2509例大肠癌中男女发病比例为1.65∶1,发病年龄约75%在31?0岁。

    4、病因

    确切病因不明,可以与下列因素有关。

    ①饮食与环境

    ②大肠腺瘤

    ③慢性大肠炎症

    ④遗传因素

    ⑤其它因素

    上海结肠癌年平均增长率为4%,现已成为市区第四位常见癌症。

    【一般介绍】 大肠癌包括结肠癌与直肠癌(carcinoma of the colon and rectum),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世界不同地区的发病率差别很大。据世界肿瘤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大肠癌在北美、西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的发病率最高,居内脏恶性肿瘤中第一二位,但在亚、非、拉美等地的发病率则较低。我国部分省市的统计表明,本病在我国的发病率与死亡率次于胃癌、食管癌、肺癌等常见恶性肿瘤,居第四至六位,但近年各地资料显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日本大肠癌在战后经济发展的同时,发病率也日见上升。目前我国大肠癌的防治水平虽有提高,一些大城市的大肠癌根治性切除后5年生存率达60%左右,比50年代高出一倍,但发展并不平衡,仍须进一步强调早期诊断的重要性。

    【病因】 大肠癌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发病有关因素可归纳如下:

    -、饮食因素中国和日本人的大肠癌发病率虽明显低于美国,但移民到美国的第一代即见大肠癌发病率上升,第二代已接近美国人的发病率。由此移民流行病学特点,可见大肠癌的发病和环境、生活习惯,尤其是饮食方式有关。一般认为高脂肪食谱与食物纤维不足是主要发病原因。高脂肪饮食,特别是含有饱和脂肪酸的饮食,可憎加大肠中胆汁酸与中性固醇的浓度,并改变大肠菌群的组成。胆汁酸经细菌作用可生成3-甲基胆蒽等致癌物质;固醇环也可经细菌作用被芳香化而形成致癌物质。食物纤维包括纤维素、果胶、半纤维素、木质素等,具有吸收水分性能,可增加粪便量,稀释肠内残留物浓度,并因缩短粪便通过大肠的时间而减少致癌物质和大肠粘膜接触的机会;反之,食物纤维不足,即成为大肠癌的发病因素之一。

    二、结肠息肉 据一般统计,大肠癌的发病率在有结肠息肉者高出无结肠息肉者约5倍;在大肠癌切除标本中,常可发现残留息肉,且能见到由腺瘤移行成为癌的组织学证据。结肠息肉主要为管状腺瘤与乳头状(绒毛状)腺瘤,以后者的癌变发生率为高,可达40%。在家族性多发性肠息肉病,癌变发生率更高,一般在40岁以上者罕有幸免。

    三、慢性大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的大肠癌发生率高于一般人群,炎症的增生性病变发展过程中,常可形成炎性息肉,进而发生癌变,其所需时间较长,比结肠息肉的大肠癌发生率为低。Crohn病有结肠、直肠受累者也可引起癌变。

    四、遗传因素 据报告在有大肠癌阳性家族史者,本病发病率高出一般人群约四倍,说明遗传因素可能参与大肠癌的发病。

    大肠癌的诊治及预防

    大肠癌包括直肠癌和结肠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发病率有所增高。由于人类寿命延长,老龄患者愈来愈多,于是大肠癌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在我国乃至世界有逐渐上升的趋势,成为常见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

    一、流行病学

    不同地区、不同种族大肠癌的发生率不尽相同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DOC附件(32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