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doc资料 > 更多4 > 正文
编号:11612032
第06章_皮肤性病常用实验室技术.doc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93kb)。

    第06章_皮肤性病常用实验室技术

    第一节 免疫病理检查

    1.适应证 大疱性皮肤病、结缔组织病等自身免疫性皮肤病、某些感染性皮肤病及皮肤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2.方法及原理 主要有直接免疫荧光法、间接免疫荧光法(图6-1)和免疫酶标法。

    (1)直接免疫荧光法(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DIF):主要用于检测病变组织中存在的抗体或补体。将冷冻切片组织固定于玻片上,滴加荧光标记的抗人免疫球蛋白抗体或抗C3抗体等,经孵育、清洗等处理后,置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若组织中有人免疫球蛋白或C3沉积,则荧光抗体与之结合呈现荧光。

    (2)间接免疫荧光法(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IIF):主要用于检测血清中存在循环的自身抗体,并可作抗体滴度测定。底物取自正常人皮肤或动物组织(如鼠肝切片),将患者血清滴于底物上,再滴加荧光标记的抗人免疫球蛋白抗体等,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若血清中存在循环的特异抗体,荧光标记的抗人免疫球蛋白抗体与结合到底物上的抗体结合,呈现荧光。

    图6-1 (3)免疫酶标记法:有多种不同的检测系统和方法,机制与间接免疫荧光法类似,但显示系统为可催化成色反应的辣根过氧化物酶、碱性磷酸酶等。主要标记细胞的某种特异性成分,用于肿瘤的鉴别诊断。

    3.标本处理 直接免疫荧光检查需将皮肤标本用湿润的生理盐水纱布包裹,4℃下尽快送检。多数免疫酶标法可用普通病理方法制备的石蜡包埋的组织块作为检验材料。

    4.结果分析

    (1)直接免疫荧光:荧光显示的部位通常为棘细胞膜、皮肤基底膜带及血管壁。天疱疮皮损棘细胞间IgG、IgA、IgM或C3呈网状沉积,皮肤基底膜带阳性可见于红斑狼疮、大疱性类天疱疮,血管壁内免疫球蛋白或补体沉积可见于血管炎和红斑狼疮等。

    (2)间接免疫荧光:可测定血清中自身抗体的性质、类型和滴度,对诊断、鉴别诊断、观察病情变化和药物疗效有指导意义。如结缔组织病中抗核抗体的类型可分为周边型、均质型、斑点型及核仁型,不同型各有其特殊意义。红斑狼疮中的抗dsDNA抗体、天疱疮中的抗棘细胞抗体等对疾病活动情况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第二节 真菌检查

    1.采集标本 浅部真菌的标本有毛发、皮屑、甲屑、痂等,标本在分离前常先用75%的乙醇消毒。深部真菌的标本可根据情况取痰、尿液、粪便、脓液、口腔或阴道分泌物、血液、脑脊液、各种穿刺液和活检组织,采集标本时应注意无菌操作。

    2.检查方法 真菌检查的方法主要有:

    (1)直接涂片:为最简单而重要的诊断方法。取标本置玻片上,加一滴10%KOH溶液,盖上盖玻片,在酒精灯火焰上稍加热,待标本溶解,轻轻加压盖玻片使标本透明即可镜检。可用于检查有无菌丝或孢子(图6-2),但不能确定菌种。

    图6-2 (2)墨汁涂片:用于检查隐球菌及其他有荚膜的孢子。方法是取一小滴墨汁与标本(如脑脊液)混合,盖上盖玻片后直接镜检。

    (3)涂片或组织切片染色:涂片染色可更好地显示真菌形态和结构。革兰染色适用于白念珠菌、孢子丝菌等;瑞氏染色适用于组织胞浆菌;组织切片通常用PAS染色,多数真菌可被染成红色。

    (4)培养检查:可提高真菌检出率,并能确定菌种。标本接种于葡萄糖蛋白胨琼脂培养基(Sabouraud agar)上,置室温或37℃培养1~3周,必要时可行玻片小培养协助鉴定。菌种鉴定常根据菌落的形态(图6-3)及显微镜下形态判断,对某些真菌,有时尚需配合其他鉴别培养基、生化反应、分子生物学方法确定。

    图6-3第三节 变应原检测

    变应原检测用于确定过敏性疾病患者的致敏物质,特别是对明确职业性皮肤病的病因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指导预防和治疗。变应原检测可分为体内试验和体外试验。

    (一)斑贴试验(patch test)

    1.适应证 接触性皮炎、职业性皮炎、手部湿疹、化妆品皮炎等。

    2.方法 根据受试物的性质配制适当浓度的浸液、溶液、软膏或原物作为试剂,置于4层1cm×1cm的纱布上,贴于背部或前臂曲侧的健康皮肤,其上用一稍大的透明玻璃纸覆盖,再用橡皮膏固定边缘。同时作多个不同试验物时,每两个之间距离应大于4cm。同时必须设阴性对照。目前多用市售的铝制小室斑试器进行斑贴试验。

    3.结果及意义 24~48小时后观察。受试部位无反应为(-),出现痒或轻度发红为(±),出现单纯红斑、瘙痒为(+),出现水肿性红斑、丘疹为(++),出现显著红肿、伴丘疹或水疱为(+++)。阳性反应说明患者对受试物过敏,但应排除原发性刺激或其他因素所致的假阳性反应,假阳性反应者将受试物除去后,皮肤表现很快消失,而真阳性反应除去受试物后24~48小时内皮肤表现往往可增强。阴性反应则表示患者对试验物无敏感性。

    4.注意事项 ①应注意区分过敏反应及刺激反应;②阴性反应可能与试剂浓度低、斑试物质与皮肤接触时间太短等有关;③不宜在皮肤病急性发作期作试验,不可用高浓度的原发性刺激物作试验;④受试前2周和受试期间服糖皮质激素、受试前3天和受试期间服用抗组胺类药物均可出现假阴性;⑤如果在试验后72小时至1周内局部出现红斑、瘙痒等表现,应及时到医院检查。

    (二)皮内试验(intracutaneous test)

    1.适应证 用于测试Ⅰ型(如青霉素试验)和Ⅳ型变态反应(如结核菌素试验)。

    2.方法 一般选择前臂屈侧为受试部位,局部清洁消毒后取配制好的皮试液进行皮内注射,形成直径为0.1ml的皮丘。

    3.结果 15~20分钟后观察结果。受试部位无反应为(-),出现红斑直径>1cm、伴风团为(+),直径2cm、伴风团为(++),直径>2cm、伴风团或伪足为(+++),6~48小时后出现反应并出现浸润性结节为迟发反应阳性。

    4.注意事项 ①宜在病情稳定期进行;②应设生理盐水及组胺液作阴性及阳性对照;③结果为阴性时,应继续观察3~4天,必要时3~4周后重复试验;④有过敏性休克史者禁用;⑤应做好抢救准备,以对应可能发生的过敏性休克;⑥受试前2天应停用抗组胺药物;⑦妊娠期应尽量避免检查。

    第四节 滤过紫外线检查

    滤过紫外线(Wood灯)是高压汞灯发射出的波长为320~400nm的光波,可用于色素异常性皮肤病、皮肤感染及卟啉病的辅助诊断,也可观察疗效。

    1.方法 在暗室内将患处置于Wood灯下直接照射,观察荧光类型。

    2.临床意义 色素减退、色素脱失或色素沉着性皮损更易与正常皮肤区别。假单胞菌属感染发出绿色荧光,铁锈色小孢子菌、羊毛状小孢子菌等感染为亮绿色荧光,黄癣菌感染为暗绿色荧光,马拉色菌感染为棕色荧光,紫色毛癣菌和断发毛癣菌感染无荧光。皮肤迟发性卟啉病患者尿液为明亮的粉红-橙黄色荧光,先天性卟啉病患者牙、尿、骨髓发出红色荧光,红细胞生成性原卟啉病患者可见强红色荧光。局部外用药(如凡士林、水杨酸、碘酊等)甚至肥皂的残留物也可有荧光,应注意鉴别。

    第五节 性病检查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DOC附件(93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