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doc资料 > 更多1 > 正文
编号:11613014
2006—2015年大邑县疟疾防治规划.doc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34kb)。

    2006-2015年大邑县疟疾防治规划

    一、背景

    疟疾是全球广泛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降低疟疾发病率,减轻疟疾疾病负担已列入《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疟疾也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虫媒传染病。50多年来,在各级政府的重视和领导下,我国疟疾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发病人数由20世纪70年代初的2400多万减少到目前的数十万,严重流行区的范围已大幅度缩小,除云南、海南两省外各省已消除了恶性疟。由于疟疾流行因素复杂,具有传播快、易反复的特点,加上近年来部分地区防治工作力度有所削弱,经费投入不足,以及流动人口和周边一些国家疫情对我国边境地区的影响,2000年以来我国疟疾疫情出现回升,部分地区疫情暴发。目前,全国有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存在疟疾传播,其中,云南、海南两省的疟疾流行仍较为严重,中部地区的苏、鲁、豫、皖、鄂5省疟疾流行尚未得到有效控制,许多省受到输入性恶性疟的威胁。

    大邑属非稳定性疫区。1950-2006年曾出现3次大流行(1952、1963、1971年),特别是1952年和1971年发病为我县历史最高峰,年发病率分别是235.81/万和111.50/万,一度出现"上午打谷子,下午打摆子","谷黄无人收"的景象。使广大农村人群丧失了劳动力,并且疟疾的流行还严重影响了我县的公共卫生环境,而在改革开放期间在一定程度上使外来人员和外来投资者产生了畏惧心理,严重制约了我县经济发展。在党和政府对防治工作的高度重视下,在防治工作人员长期的努力下,我县疟疾的流行得到了有效的控制,1998年以来,我县疟疾年发病率均控制在1/万以下,1999年以来无年发病率在5/万以上的乡(镇),2003年以来无一例内源性疟疾病例发生。这标志着我县的疟疾防治工作已经步入了后期管理阶段。监测结果表明我县人群的疟疾流行始终处于一个低的水平。但是,随着我县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流动性加大的同时也可能带来疟疾。

    为进一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我县的疟疾的发生和流行,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全县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确保我县不发生局部疟疾的爆发和流行,控制继发疟疾病人的发生,巩固我县疟疾防治成果,根据《2006-2015年全国疟疾防治规划》,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制订本规划。

    二、指导思想

    贯彻预防为主、科学防治的方针,实行因地制宜的原则,坚持政府领导、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重视和加强全民健康教育,切实提高群众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形成群防群控的工作局面;继续重视和加强联防联控机制,有效地控制疟疾的流行。

    三、目标和工作指标

    (一)目标

    到2015年底,持续保持无本地感染。

    (二)工作指标

    1.发热病人血检覆盖率和年血检率

    到2015年底,全县乡镇以上医疗卫生机构持续开展发热病人血检疟原虫;以乡(镇、街道)为单位,临床初诊为疟疾、疑似疟疾及原因不明的发热病人年血检率达到80%以上。

    2.疟疾病例规范治疗率(以下简称"治疗率")

    到2015年底,以乡(镇、街道)为单位,治疗率持续保持100%。

    3.间日疟病人传播休止期规范根治率(以下简称"根治率")

    到2015年底,以乡(镇、街道)为单位,本县疟疾病人的根治率持续保持100%。

    4.疟疾防治知识知晓率

    (1)到2007底,各(乡、镇、社区)的居民和学生疟疾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分别达到80%和85%以上。

    (2)到2010年底,各(乡、镇、社区)的居民和学生疟疾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分别达到85%和90%以上。

    (3)到2015年底,各(乡、镇、社区)的居民和学生疟疾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分别维持在90%和95%以上。

    5.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疟疾防治技能培训合格率

    (1)到2007年底,各(乡、镇、社区)、村相关医务人员疟疾防治技能培训的合格率达到80%以上。

    (2)到2010年底,各(乡、镇、社区)、村相关医务人员疟疾防治技能培训的合格率达到90%以上。

    (3)到2015年底,各(乡、镇、社区)、村相关医务人员疟疾防治技能培训的合格率达到95%以上。

    四、防治策略

    以防止输入传染源,尤其是恶性疟引发传播为目的,以传染源的及时发现和规范抗疟治疗为重点,采取传染源监测和人群健康教育为主的防治策略。

    五、防治措施

    (一)加强传染源检测和疫情报告

    各医疗机构要切实加强发热病人的血检工作,及时发现传染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和卫生部关于传染病疫情报告的要求,加强疫情报告和管理,提高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二)加强传染源控制

    对发现的疟疾病例,要按照疟疾防治技术方案,及时、规范给予治疗。对间日疟病人,要进行休止期根治,减少传染源积累。出现疟疾突发疫情时,根据疫情控制需要可在一定范围内采取预防性服药措施。

    (三)加强媒介防制

    结合爱国卫生运动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DOC附件(34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