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ppt&课件 > 课件14 > 正文
编号:11614742
出血性疾病总论.ppt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273kb)。

    出血性疾病总论

    一、概述

    * 定义:出血性疾病是指正常止血机理发生障碍引起的,临床上以自发性出血、轻微损伤后出血过多或出血不止的一组疾病。发病机理有三方面:1、微血管壁异常;2、血小板质和量的改变;3、凝血功能的障碍。

    注意:

    * 1、出血性疾病的病因:正常止血机能障 碍(全身性出血);

    * 2、临床表现:共同表现为自发性出血或 轻微损伤后出血过多、出血不止;

    * 3、应与局部因素所致血管破裂出血区别:如:

    * 鼻粘膜炎--鼻衄;牙周炎-牙龈出血;

    * 肺结核--咯血;消化道溃疡--呕血;

    二、正常的止血、凝血机制:

    * 正常人体完善的止血功能由血管壁、血小板及凝血系统三方面的因素彼此协同完成。

    (一)血管壁:

    * 正常情况下,微血管壁都有完整的组织结构:

    * 内皮细胞层(光滑、带负电荷)

    * 内膜层-- 基底膜(胶原纤维、VWF- R)

    * 皮下结缔组织

    * 中 层-- 平滑肌及弹力纤维

    * 外膜层-- 结缔组织

    * 内皮细胞层表面光滑、带有负电荷(血小板表面带有负电荷),可防止血小板在其表面粘附、聚集。内皮细胞之间有透明质酸和硫酸软骨素,起到使内皮细胞紧密连接,完全覆盖在带正电荷的基底膜上。

    血管在正常止血过程中的作用:

    * 1、反射性收缩,使血管破裂处缩小,血流变慢;

    * 2、刺激血小板粘附-形成白色附壁血栓;

    * 3、激活凝血系统-形成稳固的红色血栓。

    血管在正常止血过程中的作用

    * 血管破损

    *

    * 反射性血管收缩 (短,仅15~30秒)

    *

    * 基底膜暴露

    *

    * 血流变慢、破裂口缩小 内、外源凝血系统

    * 血小板粘附

    * 血小板聚集、释放 止血 血 栓

    * 5-TH 血管收缩

    * TXA2

    (二)血小板:

    * 在局部形成白色血栓,机械性填塞血管破损处。

    1、血小板的结构:

    * 血小板呈圆盘状,直径约2-4um,在电镜下可分为三区:

    * 1)外周区;

    * 2)溶胶 - 凝胶区;

    * 3)细胞器区;

    1)外周区:(粘附作用)

    * A、 外衣层:含有粘多糖、糖蛋白、血浆蛋白、 纤维蛋白原、 凝血因子V、XI、XII;

    * B、膜层:保持血小板完整性;

    * C、膜下层:保持血小板在静止状态时形态和激活时的伪足形成;

    * 糖蛋白共有5类:GPI-V,其中GP1b、GPIIb与GPIIIa与血小板的粘附、聚集功能有关。

    2)溶胶-凝胶区:

    * 由许多纤维成分组成,含散在分布的微细丝、微细管、肌动蛋白、肌球蛋白,,与血块退缩功能有关;使血小板析出水份,形成结构更加紧密的血栓。

    3)细胞器区:

    * 含α颗粒、致密体、线粒体、糖原颗粒、高尔基体;

    * α颗粒:数量多,颗粒内含有多种蛋白质,如血小板第4因子、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纤维连接素;

    * 致密体:含有钙、ADP、ATP|、5-羟色胺、焦磷酸盐、抗血浆素;

    2、血小板的凝血作用:

    * 在局部粘附、聚集,形成白色血栓,机械性地填塞血管破损处,达到初步止血。

    (1)粘附:血小板结合在胶原 纤维上

    * 血小板粘附作用的机理至今尚未完全阐明,近年的研究证明与以下三方面有关:

    * a、血小板膜糖蛋白GPIb;

    * b、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

    * c、血管壁胶原纤维上的VWF受体;

    * 血管破损处内皮细胞缺损,下面的胶原纤维暴露,胶原纤维上的VWF-R暴露,VWF与其受体结合,GPIb再与VWF结合,使血小板在血管壁上粘附。

    (2)聚集:血处板发生彼此粘 附现象(聚集共有二相)

    * 目前认为胞浆中Ca2+升高,可使GPIIb与GPIIIa结合,形成GPIIb/IIIa复合物。该复合物具有受体的作用,并可通过凝血酶的两个γ链使血小板形成桥式连接:

    * r链 r链

    * GPIIb/IIIa--凝血酶--GPIIb/IIIa

    * 血小板 血小板

    (3)释放:血小板将颗粒内容物释放到细胞外

    * 第一相聚集后,血小板发生变形,并释放出5-HT、ADP及PF3,促进血小板的第二相聚集,使粘附着的血小板聚集物增大形成血小板血栓。

    (4)聚集调节:

    * A、凡能使血小板中cAMP浓度增高的物质,均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如:α-肾上腺素能阻滞剂、β-肾上腺素能兴奋剂、腺苷、咖啡因、茶碱、潘生丁等;

    机理:

    * B、凡能使血小板中cAMP减少的物质,均能增强聚集;如ADP、凝血酶、肾上腺素、胶原等;

    * C、钙离子阻滞剂可阻碍钙离子流通,使胞内钙离子浓度下降,抑制聚集;

    * D、阿斯匹林及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因影响花生四烯酸代谢(TXA2、PGH2)及影响ADP由血小板释放,而抑制血小板聚集;

    * E、小剂量ADP可致第一相聚集(初步聚集),但此为可逆的,数分钟后血小板解聚;

    * F、大剂量ADP可致第二相聚集(次发聚集),不可逆。

    血小板在止血过程中的作用

    * 血管破损

    * RBC 胶原纤维上VWF受体暴露 内、外源凝血

    * 系统激活

    * ADP 血小板粘附

    * 血小板第一相聚集(初步) 凝血酶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PT附件(273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