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ppt&课件 > 课件15 > 正文
编号:11614889
中医内科学内伤发热.ppt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121kb)。

    中医内科学

    第六章 气血津液病症

    第六节 内伤发热

    内伤发热定义

    内伤发热是指以内伤为病因,脏腑功 能失调,气血阴阳亏虚为基本病机,以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一般起病较缓,病程长,病势轻重不一。临床上多表现为低热,或自觉发热而体温并不升高。但有时可以是高热。

    定义分析

    1、病因?a?a内伤

    2、病机?a?a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亏虚

    3、临床表现?a?a发热为主。多以低热或自觉发热而体温并不升高为特征

    文献记述

    内伤发热最早见于《内经》,其中对阴虚发热的论述较详。《素问.调经论》?°阴虚则内热?±?°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气熏胸中,故内热。?±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后世甘温除热法的先声

    ? 《太平圣惠方?¤第二十九卷》治疗虚劳烦热的柴胡散、生地黄散、地骨皮散等方剂,在处方的配伍组成方面,为后世治疗阴虚发热提供了借鉴。

    《小儿药证直诀》在《内经》五脏热病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五脏热证的用方,钱氏并将肾气丸化裁为六味地黄丸,为阴虚内热的治疗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方剂。

    文献记述

    李东垣对气虚发热的辨证及治疗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以其所拟定的补中益气汤作为治疗的主要方剂,使甘温除热的治法具体化。李氏在《内外伤辨惑论》里,对内伤发热与外感发热的鉴别作了详细的论述。

    《病因脉治?¤内伤发热》最先明确提出?°内伤发热?±这一病证名称,新拟定的气虚柴胡汤及血虚柴胡汤,可供治疗气虚发热及血虚发热参考。

    《证治汇补?¤发热》将外感发热之外的发热分为郁火发热、阳郁发热、骨蒸发热、内伤发热(主要指气虚发热)、阳虚发热、阴虚发热、血虚发热、痰证发热、伤食发热、瘀血发热、疮毒发热共11种,对发热的类型进行了详细的归纳。

    文献记述

    ? 《医林改错·血府逐瘀汤所治之症目》:"身外凉,心里热,故名灯笼病,内有瘀血。认为虚热,愈补愈瘀;认为实火,愈凉愈凝";"晚发一阵热,每晚内热,兼皮肤热一时。"

    《医林改错·气血合脉说》:"后半日发烧,前半夜更甚,后半夜轻,前半日不烧,此是血府血瘀。血瘀之轻者,不分四段,惟日落前后烧两时;再轻者,或烧一时。此内烧兼身热而言。"

    证治范围

    ? 凡不因感受外邪所导致的发热,均属内伤发热范畴。

    ? 西医学所称的功能性低热(神经功能性发热与感染后低热 ),肿瘤、血液病、结缔组织疾病、内分泌疾病(甲亢),以及部分慢性感染性疾病(结核病、慢性肾盂肾炎、慢性胆道感染)所引起的发热,和某些原因不明的发热,在有内伤发热的临床表现时,均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证候特征

    ? 1.内伤发热一般起病较缓,病程较长,或有反复发热的病史。

    2.临床多表现为低热,但有时也可以是高热,亦有少数患者自觉发热或五心烦热,而体温并不升高。

    3.因内伤发热主要由于气、血、水湿的郁滞壅遏或气、血、阴、阳的亏损失调所导致,故在发热的同时,分别伴有气郁、血瘀、湿郁或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的症状。

    【病因病机】

    病因:

    1、久病体虚 2、饮食劳倦

    3、情志失调 4、外伤失血

    病机:

    实:气、血、湿的郁结

    虚:气、血、阴、阳亏虚

    【病因病机】

    ? 总之,内伤发热的病机,大体可归纳为虚、实两类。由肝经郁热、瘀血阻滞及内湿停聚所致者属实,其基本病机为气、血、水湿等郁结壅遏化热而引起发热。由中气不足、血虚失养、阴精亏虚及阳气虚衰所致者属虚,因气属阳的范畴,血属阴的范畴,此类发热均由阴阳失衡所导致。或为阴血不足,阴不配阳,水不济火,阳气亢盛而发热;或因阳气虚衰,阴火内生,阳气外浮而发热。

    病因病机

    ? 可由一种或多种病因同时引起发热如:气郁(滞)血瘀、气阴两虚、气血两虚

    ? 病久可相互转化:由实转虚、虚实夹杂。以淤血日久损及气、血、阴、阳为多见。

    诊断依据

    ? 1.内伤发热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多为低热,或自觉发热,表现为高热者较少。不恶寒,或虽有怯冷,但得衣被则温。常兼见头晕、神疲、自汗、盗汗、脉弱等症。

    2.一般有气、血、水壅遏或气血阴阳亏虚的病史,或有反复发热的病史。

    ? 3 . 无外感表证。所谓 "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

    ? 4.必要时可做有关的实验室检查,以进一步协助诊断。

    诊断注意事项

    ? 1.注意体温计测试温度的差异 由于年龄不同和个体差异,其基础体温也不同。如小儿代谢率较高,体温也较成人稍高;老年人及虚弱体质者代谢率低,其体温也较青壮年稍低;妇女经期体温低,而排卵及妊娠期高;剧烈运动和食后体温可稍高。另外,内伤发热中的五心烦热或仅自觉发热其体温并不升高。因此,不能完全依赖体温计的测试结果为诊断内伤发热的依据。

    2.注意分辨证型 《证治汇补·发热》中载:"经曰:阴虚则内热,此一端也,其他除感客邪之外,有劳力劳色、气郁火郁、伤食伤酒、挟瘀挟痰、疮毒虚烦、皆能发热,宜熟辨之。"临床应根据患者的发热特点及兼症详细区辨内伤发热的类型:①发热为阵阵微热或情绪激动时易发热,属气郁发热;②发热为午后潮热、面部烘热或五心烦热者,属阴虚发热;③低热、汗出恶风、早上或上午较甚者,或劳则发热,属气虚发热;④午后或夜间发热、或某一局部发热,属瘀血发热;⑤以低热为主,又伴血虚证候或有出血史者,属血虚发热。

    诊断注意事项

    ? 3。注意辨证结合辨病 内伤发热可能涉及西医学功能性低热、甲亢发热、慢性感染性发热、风湿病发热、恶性肿瘤性发热等,应从症状、体征、辅助检查详细区辨之。

    (1)神经功能性低热者:检查往往无器质性病变,多伴见心悸、失眠、多汗等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

    (2)甲亢发热:多有高代谢综合征,如食欲亢进、喜凉怕热、低热乏力、多汗、心悸、消瘦等;并有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如神经过敏、情绪激动、急躁易怒。体检:手颤、皮肤潮湿、腱反射亢进、突眼、甲状腺大、心率快、基础代谢率高。实验室检查:T3↑、T4↑、TSH↓ ,白细胞正常或稍低。

    (3)慢性感染性发热:主要由结核病、慢性肾盂肾炎、慢性胆道感染引起。临床应注意区分三者:结核病主要依靠结核菌的检出和结核菌素试验阳性;慢性肾盂肾炎主要依靠静脉肾盂造影、肾功能检查及肾脏B超检查以明确;慢性胆道感染主要根据胆道造影及B超检查并结合临床特征确诊。

    (4)风湿病发热:主要症状表现为多发性关节炎、心肌炎、皮下结节、环形红斑或发热、关节酸痛。实验室检查:血沉快、血清抗O滴度↑、C反应蛋白(+)、WBC↑,心电图可见P-R期间延长。

    (5)恶性肿瘤性发热:多为有明确部位的癌瘤而出现的发热。

    鉴别诊断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PT附件(121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