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口腔科 > 口腔粘膜病 > 概述
编号:11648064
急性萎缩型念珠菌病!
http://www.100md.com 2008年7月7日
     急性萎缩型念珠菌病

    疾病概述

    口腔念珠菌病是真菌——念珠菌属感染所引起的口腔粘膜疾病。近年来,由于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发生菌群失调或免疫力降低,而使内脏、皮肤、粘膜被真菌感染者日益增多,口腔粘膜念珠菌病的发生率也相应增高。鹅口疮(雪口病)是最常见的口腔念珠菌病。 临床表现: 口腔念珠菌病按其主要病变部位可分为:念珠菌口炎、念珠菌唇炎与口角炎、慢性粘膜皮肤念珠菌病。 各类慢性粘膜皮肤念珠菌病,首先表现的症状,往往都是长期不愈或反复发作的鹅口疮和口角炎;继而在头面部和四肢发生红斑状脱屑皮疹、甲板增厚,也可发生秃发及前额部、鼻部的皮角样损害。

    急性萎缩型念珠菌病因

    念珠菌为单细胞真菌,25%-50%的健康人可带有念珠菌,但并不发病;当宿主防御功能降低时,这种非致病性念珠菌转化为致病性菌。白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致病力最强,也是念珠菌病最常见的病原菌。白念珠菌感染所引起的雪口病是最常见的口腔念珠菌病。
, 百拇医药
    急性萎缩型念珠菌病症状

    1、念珠菌性口炎 (1)急性假膜型(雪口病):急性假膜型念珠菌口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新生儿最多见,发生率为4%,又称新生儿鹅口疮或雪口病。新生儿鹅口疮多在出生后2-8天内发生,好发部位为颊、舌、软腭及唇,损害区黏膜充血,有散在的色白如雪的柔软小斑点,并可相互融合为白色或蓝白色丝绒状斑片,严重者蔓延扁桃体、烟部、牙龈,早期黏膜充血较明显,斑片附着不十分紧密,稍用力可去除,暴露红的黏膜糜烂面及轻度出血。患儿烦躁不安、啼哭、哺乳困难,有时有轻度发热,但少数病例可引起念珠菌性食管炎或肺念念珠菌病,并发幼儿泛发性皮肤念珠菌病、慢性黏膜皮肤念珠菌病。 (2)急性红斑型:急性红斑型念珠菌性口炎,又称为萎缩型者,多见于成年人,常由于广谱抗生素长期应用而致,且大多数患者原患有消耗性疾病,如败血病、营养不良、内分泌紊乱、肿瘤化疗后等。某些皮肤病在大量应用青霉素、链霉素的过程中,也可发生念珠菌口炎,因此,本型又被称为抗生素口炎。主要表现为黏膜充血、糜烂及舌背乳头呈团块萎缩,周围舌苔增厚。患者常首先有味觉异常或味觉丧失,口腔干燥,黏膜灼痛。 (3)慢性肥厚型:本型或称增值型念珠菌口炎,可见于颊黏膜、舌背及腭部。本型的颊黏膜病损,常对称地位于口角内侧三角区,呈结节状或颗粒状增生;或为固着紧密的白色角质斑块,类似一般黏膜白斑。腭部病损可由义齿性口炎发展而来,黏膜呈乳头状增生。 (4)慢性红斑型:本型又称义齿口炎,损害部委常在上颌义齿腭侧面接触的腭、龈黏膜,多见于女性患者。黏膜呈亮红色水肿,或有黄白色的条索状或斑点状假膜。
, 百拇医药
    2、念珠菌性唇炎多发于高龄(50岁以上)患者。一般发生于下唇,可同时有念珠菌口炎或口角炎。糜烂型者在下唇红唇中部长期存在鲜红色的糜烂面,周围有过角化现象,表面脱屑。颗粒型者表现为下唇肿胀、唇红皮肤交界处常有散在突出的小颗粒。经检念珠菌唇炎糜烂部位边缘鳞屑,伴有不同程度的搔痒感。

    急性萎缩型念珠菌病诊断

    根据病史和临床特征诊断,实验室检查包括涂片检查病原菌、分离培养、免疫学和生化检验、组织病理学检查和基因诊断等。

    急性萎缩型念珠菌病治疗

    1、局部药物治疗 (1)2%-4%碳酸氢钠(小苏打)溶液:用于哺乳前后洗涤婴幼儿口腔,轻症患儿病变在2-3天内即可消失,但仍需继续用药数天,以预防复发。也可用本药在哺乳前后洗净乳头,以免交叉感染或重复点燃。 (2)甲紫(龙胆紫)水溶液:1/2000(0.05%)浓度,每天涂搽3次,以治疗婴幼儿鹅口疮和口角炎。1%甲紫醇溶液可用于皮肤病损。 (3)氯已定:选用0.2%溶液或1%凝胶局部涂布,冲洗或含漱。可与制霉菌素配伍成软膏或霜剂,加入少量支炎舒松,以治疗口角炎、义齿性口炎等。 (4)西地碘华素片:每次1片含化后吞吐服,每天3-4次。 (5)制霉菌素:局部可用5-10万U/ml的水混悬液涂布,每2-3小时1次,涂布后可咽下,疗程7-10天。 (6)咪康唑:散剂可用于口腔黏膜,霜剂适用于舌炎及口角炎,疗程10日。 2、全身抗真菌药物治疗 (1)酮康唑:成人剂量为每天1次口服200mg,2-4周为一疗程。 (2)氟康唑:对口腔健康情况珠菌感染疗效优于酮康唑。首次一天200mg,以后每天100mg,连续7-14天。 (3)伊曲康唑:每天口服100mg.。 3、增强机体免疫力 注射胸腺肽、转移因子。 4、手术治疗 对于癌前损害,在治疗期间应严格观察,若疗效不明显,应考虑手术切除。,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