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内分泌科 > 肥胖病 > 信息
编号:11639693
饥饿是“食瘾” 肥胖为“脑病”
http://www.100md.com 2008年8月7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973期
     墨西哥《千年报》日前刊登了题为《解密食瘾》的文章。

    文章说:“如果你刚吃过饭,那食物的画面对你来说毫无吸引力。但如果你几个小时都没吃过东西,一旦有食物摆在面前你就会觉得非常美味,会对它们‘垂涎三尺’,而大脑会传递一个强烈的信号:开吃!”在这一现象背后有一种影响食欲的多肽激素在控制着人们的食欲。科学家研究发现,这种激素会使人在饥饿时一旦看到食物,大脑的反应就像毒瘾发作一样强烈。换句话说,饥饿属于一种“食瘾。”

    不久前,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的阿兰·达格尔发表在《细胞-代谢》杂志上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提出了这一观点。

    该研究对好几个人在食物场景前的大脑反应进行了评估,其中有的人处于正常状态,有的人则被注射了少量的多肽激素。结果显示,注射了多肽激素后,酒精和毒品依赖的大脑神经反馈中心的反应最为强烈。

    一般来说,人的食欲是由两个不同的生理机能控制的。一个是“稳态饮食”,其由多肽激素等激素控制,其作用是指挥大脑应该在什么时候进食;另一个是“非稳态饮食”,则由视觉或嗅觉机能控制,当人看见美食或闻见其香味时就开始进食,此时人希望吃东西是因为感觉眼前的食物很美味或者可以想像到品尝时的愉悦感。

    麦吉尔大学称,达格尔和同事的这项研究“表明这两种生理机能是交叉起作用的,而其中的关键‘角色’是胃部的多肽激素”。

    达格尔认为,当一个人饥肠辘辘地去超市购物时“容易购买更多的食物和高热量食品,因为此时的大脑会把食物‘想象’得更美味,而这绝大部分是因为多肽激素的作用”。

    不久前,科学家证实了多肽激素参与对人的食欲调节。这种激素是在胃部生成,而其水平的高低则与饮食息息相关:当一个人在吃饭时,其多肽激素水平就会降至最低点,而饭后不久这种激素的水平就会慢慢上升,到下一次进食前达到最高点。

    达格尔表示,多肽激素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刺激食欲能力最强的激素”。一个被注射了多肽激素的人会立即冲到饭桌边大快朵颐。

    多肽激素会“告诉”人体吃饭的时间到了,并且非常“强调”这一信息。显然,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当食物匮乏的时代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但现在这种指示会导致某种“食瘾”,从而对人类构成威胁。

    达格尔说:“有些科学家反对使用‘食瘾’这个词,因为我们只有靠进食才能生存。然而我们已经发现,大脑中与毒瘾有关的活跃区域和食欲的反应区域相同。”

    达格尔建议,将肥胖作为一种大脑活动紊乱病症进行研究,并可采用上瘾研究中的相同手段对其进行分析。

    麦吉尔大学指出,达格尔的这项研究进一步巩固了“肥胖应被视为一种大脑疾病,而饥饿也应被看作一种‘食瘾’”的观点。

    达格尔还指出,这种观点可以帮助有关方面出台一些新的公共政策,比如限制学校供应“垃圾食品”或是禁止此类食品针对儿童做广告。

    (钟 社),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