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 正文
编号:11636253
第四章 妇科病症.doc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313kb)。

    第四章 妇科病证

    第一节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是指月经周期异常的月经病,临床以月经先期或月经后期或月经先后不定期,常伴有经量、经质、经色的异常为特征,为妇科常见病证之一。月经不调病因复杂,诊断时应作妇科检查,以明确是功能性病变还是生殖系统器质性病变所致。

    现代医学的部分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以及生殖器炎症或肿瘤引起的阴道异常出血等疾病,可参照本节而辩证施治。

    一、月经先期

    月经先期系由气虚不因或热抗冲任,导致月经周期提前7日以上,甚或半月余一行,并连续两个月经周期以上的月经病,亦称月经超前、经行先期、经平等。

    【病因病机】

    本病主要由血热抗干冲任,迫血妄行,或气虚统摄无权,冲任失固所致。

    1.气不摄血 素体虚弱,或劳倦过度,饮食失调、或代思伤牌,均可导致肺气虚弱,血先统摄,冲任不固,使月经先期而下。

    2.血热内扰 素体阳盛,或嗜食辛辣,过服喂它药物,助阳生热;或清志不好,肝郁化火,郁于胞宫城阳虚阳亢,虚热内生,皆致血热妄行,月经先期。

    【购证治疗】

    1.气不摄血

    症状和体征 月经提前,经量或多或少,质稀色谈,神疲乏力,气短伯言,小伍空坠,纳少便清,舌淡,苔薄少,脉细弱。

    证候分析 气虚统摄无权,冲任不固,致月经超前、小社空坠、质稀免谈。脾气虚弱,生化不足,故神疲乏力、气短亿亩、纳少使猪。百谈、答薄少、脉细弱,均为气虚之象。

    治法 补脾益气,调冲摄血。以足太阳牌经穴为主。

    处方牌俞足三里气海三阴交

    随证配穴 表见小腹冷痛、四肢欠温者,加灸肾俞、关无。

    刺灸方法 外用补法,并施奔。

    方义 牌俞、足三里可健脾胃益气血,助生化之源。气海总调一身元气,补之能益气扬血。配三阴交以调养胞官,固冲摄血。

    2.血热内扰

    症状和体征 月经提前,量多,色红质粘,夹有小血块,面颊红赤,烦热口干,尿货便煤,舌红,答薄黄,脉沿数。

    证候分析 热邪迫血委行,故月经超前而量多。热灼律血,故经色红质粘稠而有块。血热炽盛,则面领红赤。邪热内扰,则烦热口干.尿费便操、舌红、苦费、脉滑数,均为血热之象.

    治法 清热凉血,调理冲任。以足太阴脾经穴为主。

    处方 三明交 血海 行间 地机

    随证配穴 烦热口渴甚者,加曲地、中极。虚烦不得眠者,加然谷、神门。

    刺灸方法 外用泻法。

    方义 三阴交为足三明经的交会穴,可调理三阴而益冲任。血海清血热,以调经。行间泻肝经郁热。地机为足大明经评穴,可行牌经经气而化湿热。

    [其他疗法]

    耳针 内生殖器、内分泌、皮质下、肝、脾、肾、缘中。每次选2~4穴,中强度刺激,留外15~20min,每日1次。也可用王不留行籽埋压或理针,每2~3日1次,左右耳穴交换治疗。

    二、月经后期

    月经后期系由营血亏损、阳虚、寒凝、气滞导致月经延后7日以上,甚或40~50日一行,且连续两个月经周期以上的月经病,亦名经行后期、经期错后,也有称经水过期、经迟者。

    [病因病机]

    本病主要由管血不足,血海空虚,月经不能按时满溢;或由寒客胞宫,或肝郁气滞,气血运行受阻,经脉凝滞,冲任受阻而致。

    1.血寒凝滞 经行之际过食生冷,或冒雨涉水,感受寒凉,寒邪乘虚客手胞宫;或阳气素虚,寒自内生,均致血寒凝滞,冲任气血滞行,月事不能应期来潮,而致月经后期。

    2.阴血亏虚 久病体虚,或牌虚化源不足,或产乳过多,暗耗阴血;或失血过多,损伤营阴,以致营血虚少,不能灌养冲任,而致月经后期。

    3. 肝气郁滞平素清志不舒,气机郁滞,气滞则血行不畅,冲任受阻,亦致月经后期而行。

    [辨证治疗]

    1.血寒凝滞

    症状和体征 月经周期延后,量少,色黯有血块,小腹冷痛,得热痛减,畏寒肢冷,苔白,脉沉紧。

    证候分析 经期感受寒邪或阳虚阴寒内生,致血寒凝滞,气血运行不畅,而致经行后期、量少色黯有块。寒凝气滞则小腹冷痛,热能胜寒则得热痛减。阴寒凝滞,阳气运行受阻,故苔白、脉沉紧。

    治法 温阳散寒,行血调经。以任脉、督脉穴为主。

    处方 关元 命门 隔俞 血海 三阴交

    随证配穴 小腹冷痛拒按者,加归来、天枢。小腹冷痛喜按者,加肾俞。

    刺灸方法 外用平补平泻法,并施灸。

    方义 关无为补元气要穴,命门乃元气之根,两穴相配,针灸并施,能温阳逐寒。隔俞为人会穴之血会,配血海可调气行血。三阴交为足三明之会,能温通脾肾之经气,而调养经血。

    2.阴血青虚

    症状和体征 月经周期延后,量少,色淡无块,小腹隐痛,头晕眼花,心悸少寐,面色苍白或萎黄,舌淡红,普薄少,脉弦细弱。

    证候分析 久病或失血,营阴亏耗,致肝血亏虚,经水不能应时而至,故月经后期、量少色淡无块。血虚胞脉失养,故少腹隐痛。血不能上荣于头面,教头晕眼花、面色苍白或萎黄。肝阴不足,虚火内扰,神不守舍,故失眠。血不养心,故心悸。舌淡红、昔薄少、脉弦细弱,均为肝血亏虎之象。

    治法 补气养血,益冲调经。以背俞穴为主。

    处方 肝俞 肾俞 关元 三阴交 气穴

    随证配穴 兼见口干咽燥、心烦、目干涩者,加太溪、阴部。

    刺灸方法 针用补法。

    方义 肝俞、肾俞能补益肝肾,滋生精血。关元为任脉经穴,气穴为足少阻和冲脉之会,配三明交能补养冲任,益气调经。

    3.肝气郁滞

    症状和体征 月经周期延后,量少,色黯红或有小血块,小腹胀痛或胸腹、两胁、乳房胀痛,首薄白,脉弦。

    证候分析 化思郁怒伤肝,肝气都滞,致经血运行不畅,故月经后期、量少包黯有小血块、小腹胀痛。肝失条达,脏腑、经脉气机失疏,故胸腹、乳房、两胁胀痛。病无寒热,故苔薄白。脉弦乃肝气郁滞之象。

    治法 疏肝行气,理血调经。以足厥明肝经穴为主。

    处方 太冲 合沟 血海 地机 子宫

    随证配穴 乳房、胸胁胀痛甚者,加支沟、膻中。

    刺灸方法 针用泻法。

    方义 太冲为肝经原穴,蠢沟为肝经络穴,两穴相配能疏肝行气。血海、地机为脾经脱穴,能调气行血。子宫可疏调局部气血。

    [其他疗法]

    1.耳针 内生殖器、内分泌、肝、脾、肾、皮质下。每次选2~4穴,中度刺激,捻转得气,留针15~30min,隔日1次。也可耳穴压丸或埋针,每2~3日1次,左右耳穴交换治疗。

    2.穴位注射 子宫、足三里、三明交。每次取2~3穴,5%当归注射液或复方丹参液,每次每穴0.5ml,每日1次。

    三、月经先后无定期

    月经先后无定期系由肝郁肾虚,气血失调,导致血海蓄溢失常,月经周期提前或延后7日以上,并连续两个月经周期以上的月经病,亦称经水无定、月经意期、经乱等。

    [病因病机】

    本病主要由肝郁、肾虚,致气血失调,瘀血阻滞;或冲任损伤而引起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DOC附件(313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