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 正文
编号:11636273
第五节 消化系统.doc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88kb)。

    第五节 消化系统

    教学大纲要求

    熟悉消化系统的正常X线表现以及观察、分析和诊断的原则;掌握消化系统的异常X线表现;了解其临床应用。

    重点和难点

    一、正常X线表现

    (一)胃肠道

    胃肠道疾病的检查,目前仍是首选钡剂造影检查。

    1.咽部 是胃肠道的开始部分,可分为鼻咽、口咽和喉咽三个部分。吞钡正位观察,上方正中为会厌,两旁充钡小囊状结构为会厌谿。会厌谿外下方较大的充钡空腔是梨状窝。正常情况下,一次吞咽动作即可将钡送入食管,吞钡时梨状窝暂充满钡剂,但片刻即排入食管。

    2.食管 是连接下咽部与胃的肌肉管道,分颈、胸、腹三段。食管吞钡充盈,轮廓光滑整齐,宽度可达2~3cm。右前斜位是观察食管的常规位置,在其前缘可见三个压迹,从上至下为主动脉弓压迹、左主支气管压迹、左心房压迹。正常食管有二种蠕动。第三蠕动波是食管环状肌的局限性不规则收缩运动,形成波浪状或锯齿状边缘,出现突然,消失迅速,多发于食管下段,常见于老年人和食管贲门失弛缓症患者。

    3.胃 一般分为胃底、胃体、胃窦三部分及胃小弯和胃大弯。一般可分为四种类型:牛角型、钩型、瀑布型、长钩型(无力型)。双对比造影能显示粘膜皱襞的细微结构即胃小区、胃小沟。正常胃小区约1~3mm大小,呈圆形、椭圆形或多角形大小相似的小隆起。正常的胃小沟粗细一致,轮廓整齐,密度淡而均匀,宽约1mm以下。胃窦部显示胃小区清楚,胃体部显示较差,胃底部则难以显示。一般于服钡后2~4小时排空。

    4.十二指肠 全程呈C形,将胰头包绕其中。降部的外侧缘形成光滑的曲线。内缘中部常可见一肩状突起,称为岬部,为乳头所在处。一段乳头直径不超过1.5cm。

    5.空肠与回肠 两者之间没有明确的分界,但上段空肠与下段回肠的表现大不相同。空肠大部位于左上中腹,多见环状皱襞,蠕动活跃,常显示为羽毛状影像,如肠内钡剂少则表现为雪花状影像。回肠肠腔略小,皱襞少而浅,蠕动不活跃,常显示为充盈像,轮廓光滑。

    6.大肠 分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大肠中直肠壶腹最宽,其次为盲肠。X线主要特征为结肠袋,表现为多数结肠袋呈对称的袋状突出。结肠的充盈和排空时间差异较大,一般服钡后6小时可达肝曲,12小时可达脾曲,24~48小时排空。阑尾排空时与盲肠相同,但有时可延迟达72小时。双对比造影时可见无名沟或无名线。

    (二)肝胆胰脾

    肝胆胰脾在X线平片上呈软组织密度,难以区分病变或正常组织。造影检查对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1.肝脏 呈软组织密度、上缘紧贴膈肌,而胃肠道气体可衬托出肝脏下缘,借此了解肝的形状和大小。平片可对某些疾病引起的肝内钙化、积气以及脓腔定位有所帮助。对肝肿瘤作介入治疗必须将导管超选择插入肝固有动脉内才可进行。这样可以避开胃十二指肠上动脉,避免误栓胃、十二指肠及胰腺等重要脏器。

    2.胆囊及胆管 平片呈软组织密度,与周围脏器不易分辨。由于超声、CT、MRI的应用日益广泛并有更高的诊断正确性和敏感性,所以现在已很少应用口服胆囊造影和静脉胆管造影。

    3.胰腺 与周围脏器密度相同,缺乏天然对比,不能直接显示胰腺。ERCP的适应证为怀疑胰腺癌或其他胰腺疾病及梗阻性黄疽的鉴别诊断。

    4.脾 平片在周围脂肪组织的衬托下可显示牌。胃肠道造影可显示因脾肿大及异位而引起的对邻近胃肠道的受压移位征象。

    二、异常X线表现

    (一)胃肠道

    胃肠道的异常X线表现包括胃肠道轮廓改变、粘膜皱襞的改变、管腔大小的改变、位置及移动度改变和功能性改变。

    1.胃肠道轮廓改变 包括龛影、憩室和充盈缺损。

    (1)龛影(niche)是由于胃肠道壁产生溃烂,达到一定深度,造影时被钡剂填充,当X线从病变区呈切线位投影时,形成突出腔外的钡斑影,见于胃、十二指肠溃疡等。

    (2)充盈缺损(filling defect)是指充钡的胃肠道轮廓某局部向腔内突入而未被钡剂充盈的影像,是胃肠道肿瘤的直接征象。

    2.粘膜皱襞的改变 包括粘膜皱襞破坏、粘膜皱襞平坦、粘膜皱襞增宽和迂曲、粘膜皱襞纠集和胃微皱襞改变。胃小区大小,胃小沟粗细及形态的改变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价值。由于胃小区和胃小沟因各种原因并不是都能清晰显示,故在判断分析时要慎重。

    3.管腔大小的改变 胃肠道管腔的狭窄和扩张是常见的征象,包括功能性和器质性,腔内和腔外病变以及炎性和肿瘤等。造影检查具有重要意义。

    4.位置及移动度改变

    5.功能性改变 包括张力改变、蠕动的改变、运动力的改变和分泌功能的改变。

    (二)肝胆胰脾

    1.肝脏的异常X线表现 包括肝脏体积异常、肝脏密度异常和肝动脉造影的异常表现。其中肝脏密度异常有:①肝内胆管积气:可见分支状低密度气体阴影。气体来自于消化道,多见于胆肠吻合术、奥狄括约肌切开术等术后。②门静脉积气:常见于肠系膜动脉梗死和小儿坏死性小肠炎,气体自肠系膜上静脉进入门静脉系统。一旦发现积气,为预后不良的征兆。③肝实质积气:化脓性肝脓肿。④肝弥漫性密度增高:原发性或继发性血色素沉着症。⑤肝内局限性钙化。

    2.胆道的异常X线表现 胆系的结石大部分是阴性结石,在平片上不能显示。只有含钙量较高的结石(阳性结石)才能在平片上显示为高密度影。

    胆囊长径超过10cm,宽径超过6cm,为胆囊增大。胆囊壁可发生钙化形成所谓瓷器样胆囊,系长期慢性炎症所致。如胆囊周边见多数细小致密斑点,如同小花环围绕胆囊,此为腺肌增生症的典型改变。分析胆囊不显影的病因时须注意除外肝胆系统以外及技术原因。

    胆管狭窄,肿瘤所致者常为局限性、环形狭窄,边缘为锯齿状;而炎症性狭窄则多为漏斗状或鼠尾状,范围较长、边缘较光滑。一般狭窄之上方均有不同程度的胆管扩张。

    3.胰腺的异常X线表现 胰腺本身不能直接显示,因而平片检查价值有限。胰头因癌肿或炎症而肿大时,可出现十二指肠曲扩大;十二指肠曲内缘呈反"3"字征。胰腺癌的ERCP表现为胰管呈鼠尾状局限性狭窄,其远侧的胰管明显扩张;或是胰管完全中断。慢性胰腺炎的ERCP表现为胰管呈串珠状扩张,排空延迟。

    4.脾脏的异常X线表现 脾脏明显肿大时平片上可显示其对邻近脏器(如胃、结肠脾曲等)压迫和推移。此外,平片还可显示钙化灶,多因脾结核、组织胞浆菌病、慢性血肿或海绵状血管瘤所致。

    三、观察、分析和诊断

    消化道疾病的诊断,主要依靠X线影像诊断。正确的诊断需要正确的检查方法、细致观察、分辨正常与异常,综合异常的病理表现,结合临床资料,包括病史、症状、体征及其他检查资料,进行分析和推理。

    首先要做到按消化系统的解剖顺序,如食管、胃、十二指肠、小肠和大肠依次观察;观察、分析中还要以胃肠道的轮廓和形态、粘膜皱襞、位置及可动性、管腔大小和功能改变为重点;分析异常表现时,也应注意观察病变的部位和分布、数目、形状、大小、边缘、病变区与正常区的分界和邻近器官的关系;还必须结合临床资料和其他有关的检查结果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DOC附件(88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