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 正文
编号:11636724
中医方剂学.doc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558kb)。

    绪言

    1、方剂学是研究治法与方剂配伍规律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

    2、方剂是在辩证审因、决定治法之后,选择适宜的药物,按照组方原则,酌定用量、用法及剂型,妥善配伍而成的药物组合体。

    3、最早记载方剂的医书是《五十二病方》。

    4、《黄帝内经》载方13首。

    5、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创造性的融理法方药于一体。共收载方剂314首。"方书之祖"

    6、晋唐时期,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前者载方5300余首,后者载方2000余首。王焘《外台秘要》,载方6000余首,是研究唐以前方剂的重要文献。

    7、宋代,翰林医官院组织编著《太平圣惠方》,载方16834首。其后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宋代官府药局的成药配方范本,初载方297首,后增补到788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编制的成药要典。钱乙《小儿药证直诀》,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严用和《济生方》。

    8、金元时期。

    9、明清时期,明·朱橚《普济方》,载方61739首,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部方书。

    10、方论方面,金·成无己《伤寒明理论·药方论》是首次依据君臣佐使剖析组方原理的专著。其后又有明吴昆的《医方考》,清汪昂的《医方集解》。

    方剂的组成

    1、君药: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其药力居方中之首,是不可缺少的药物。

    2、臣药:一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的药物。二是针对兼病或兼证起治疗作用的药物。其药力小于君药。

    3、佐药:有三种意义,一是佐助药,协助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症状。二是佐制药,用以消除或减缓君、臣药的毒性和烈性。三是反佐药,即根据病情的需要,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佐药的药力小于臣药,当病人不拒药时就不必用反佐药。

    4、使药:有两种意义,一是引经药,即能引方中诸药以达病所的药物。二是调和药,即具有调和诸药作用的药物。

    5、常见的引经药:

    桔梗(载药上行)--肺经;心经(如天王补心丹)

    羌活――太阳经

    柴胡――少阳经

    白芷――阳明经

    川芎――厥阴经

    细辛、附子――少阴经(细辛:性甚走窜,透表达里,搜剔筋骨而祛邪。)

    牛膝――引药下行,引气血下行

    6、在组方体例上,君药宜少,一般只用一味,若病情复杂可用二味,但君药药味不宜过多,多则药力分散。

    7、方剂的组成变化:药味增减变化;药量增减变化;剂型更换变化。

    方剂的分类

    北齐徐之才的"十剂":宣通补泄轻重涩滑燥湿。

    后又有"十二剂":宣通补泄轻重涩滑燥湿寒热。

    方剂与治法

    常用治法:汗和下消吐清温补。

    汗法:通过开泄腠理,促进发汗,使外感六淫之邪由肌表随汗而解的一种治法。汗法不仅能发汗,尚能祛邪于外,透邪于表,畅通其血,调和营卫。"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因其轻而扬之"

    吐法:通过引起呕吐,使停留于咽喉、胸膈、胃脘等部位的痰涎、宿食或毒物从口排出的治法。"其高者,因而越之"

    下法:通过荡涤肠胃,泻下大便或积水,使停留于肠胃的宿食、燥屎、痰结等从下而出的治法。"其下者,引而竭之"

    和法:通过和解或调和作用,以达到消除病邪的治法。"伤寒邪气在表者,必渍形以为汗;邪气在里者,必荡涤以为利。其于不外不内,半表半里,既非发汗之所宜,又非吐下之所对,是当和解则可矣。小柴胡汤为和解表里之剂也。"

    温法:通过温阳、祛寒或回阳等作用,使寒祛阳复,用治里寒证的治法。"寒者热之","治寒以热"

    清法: 通过清解热邪的作用,以治疗里热证的方法。里热证有热在气分、营分、血分等。"热者寒之","治热以寒"

    消法:通过消导和散结的作用,对气血痰食水虫等所成的有形之邪,使之渐消缓散的一种治法。"坚者削之","结者散之"

    补法:针对人体气血阴阳,或某一脏腑之虚损,给以补养的治法。"虚则补之","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解表剂

    辛温解表

    麻黄汤

    组成:麻黄(去节)9g 桂枝6g 杏仁(去皮尖)6g 炙甘草3g

    方歌: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宜服之。

    功用:发汗解表(为主),宣肺平喘(为辅)。

    主治:外感风寒表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方解:麻黄汤主要用治外感风寒表证。本方关键之处在于宣肺气。表实证的症状皆是由于肺气不宣所致。肺主气,合皮毛,通腠理。外感风寒之邪束表,导致毛窍闭塞,卫阳被遏,不能达外,故而可见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又由于毛窍不透,故而肺气不能宣通,则上逆而为咳喘。故治疗本病的最关键之处在于宣通肺气。

    而本方之中,用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正可以治疗本病的主症;此外,由于本病卫强营弱卫气与邪气交争于外,导致卫气的病理性的亢盛,故但用麻黄发汗只能解卫气之闭郁,所以又用透营达表的桂枝为臣药,以助麻黄发汗之力,且可以调和营卫。杏仁降利肺气,与麻黄配伍,一升一降,以增强宣肺平喘之功。炙甘草益气补中,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药性即可调和麻黄杏仁的宣降特性,又能缓和麻黄桂枝合用的峻烈之性,使汗出不致过猛而伤及正气。

    "治肺不忘宣降""麻黄无桂枝不温""附子无干姜不热"

    使用:1、一般冬季使用;2、青壮年多用;3、北方多用;4、有咽痛者不能使用麻黄汤。咽痛则表明有热,热证复用热药,则必然加重病情,故如此。

    附方:

    麻黄加术汤:麻黄汤原方加白术12g,白朮: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苍朮:燥湿健脾,祛风湿 功用:发汗解表,散寒祛湿。主治:风寒湿痹,身体烦疼,无汗等。(即风寒表实证挾湿)注意!本方中的白术可以用苍术代替。东汉时期,苍术和白术是不分的。

    麻杏苡甘汤:麻黄6g,杏仁6g,甘草3g,薏苡仁12g。功用:解表祛湿。主治:风湿一身尽痛,发热,日哺所剧者。这里不是阴虚潮热,而是湿邪所致的潮热。日晡:下午三点到七点

    大青龙汤:麻黄6g,桂枝6g,甘草6g,杏仁6g,石膏18g,生姜9g,大枣3g。服后,取微似汗,汗出多者,用温粉扑之。温粉:龙骨、牡蛎、黄芪、麻黄根,共研细末。功用:发汗解表,清热除烦。(外有表寒,内有里热)主治:外感风寒,不汗出而烦躁,身疼痛,脉浮紧。用大青龙汤治之,中病即止。

    三拗汤:麻黄(不去节),杏仁(不去皮尖),甘草(不炙)。功用:宣肺解表。主治:感冒风邪,鼻塞声重,语音不出,咳嗽胸闷。

    华盖散:麻黄、桑白皮、紫苏子、杏仁、赤茯苓、陈皮,甘草。功用:宣肺解表,祛痰止咳。主治:肺感风寒,咳嗽上气,痰气不利,脉浮者。

    桂枝汤

    组成:桂枝9g 芍药(白芍)9g 甘草6g 生姜9g 大枣3枚

    方歌: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DOC附件(558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