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 正文
编号:11636318
第一章 概论.doc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278kb)。

    第一章概论

    针灸治疗学是阐述针灸治疗疾病一般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基本理论和经络、腧穴、刺炎等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其内容颇为广泛,总体可分为概论、各论及专论三个部分。概论主要阐述针灸治疗作用、针灸治疗原则、针灸辨证论治纲要和针灸配穴处方(包括特走穴的临床应用),各论详细介绍临床各科常见病证的辨证论治的具体方法,专论则介绍子午流注针法、灵龟八法、针刺麻醉和针灸治疗作用的现代研究。

    第一节针灸治疗作用

    在正常的生理情况下,机体处于经络疏通、气血畅达、脏腑协调、阴阳平衡的状态。而在 病理s情况下,则经络里滞、气血不畅、脏腑失调、阴阳失衡。针灸治病就是通过针刺或艾灸脑 穴,以疏通经络气血,调节脏腑阴阳,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一疏通经络

    疏通经络是针灸治病最主要、最直接的作用。中医理论中"不通则痛",即指经络闭阻不

    通而引发的多种病证。经络闭阻不通,气血运行不畅,甚至气滞血瘀,从而引发肢体或脏腑的肿胀、疼痛。气血不能正常运行到相应肢体、脏腑,又会引起肢体的麻木、按软、拘挛或者脏腑功能活动失去平衡。凡此,均应"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以针灸之法疏通经络,《内经》称之为"解结"。如《灵枢·刺节真邪》篇说:"用针者,必先察其经络之实虚......一经上实下虚而不通者,此必有横络盛加于大经,令之不通,视而泻之,此所谓解结也。"解结就是疏通经脉,使脉道通畅,气血畅行。

    由于引起经脉不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故《内经》中又针对不同原因,提出了不同的疏通经络的方法,即"针所不为,灸之所直"。《干金方》中说:"凡病皆由血气室滞不得宣通,针以开导之,灸议温暖之。"可见,同样是经络闭阻不通,实热引起者直用针刺,虚寒引起者直行灸疗。对于感受风寒湿邪引起的受患经脉部位酸楚冷痛、痉挛抽痛或跌仆损伤而致的肢体红肿疼痛,针刺可起到祛风除湿、活血化瘀、通经活络而止痛的作用。对于气血不行、经脉失养引起的肢体麻木不仁、酸软无力、瘫痪失用,灸疗可以起到益气养血、温经通络而补虚的作用。

    二、扶正祛邪

    扶正祛邪是针灸治病的根本法则和手段。《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转归过程,就是正气和邪气相互斗争的过程。疾病的发生,是正气处于相对劣势,邪气处于相对优势。既病之后,机体仍会不断产生相应抗病能力,继续与病邪抗争。若正能胜邪,则邪退病愈;若正不敌邪,则病趋恶化。

    针灸治病,不外乎扶正与祛邪两个方面。扶正就是扶助正气,增强抗病能力,正气得复又有利于抗邪。祛邪就是祛除病邪,减轻疾病症状,消除致病因素,病邪得除又减轻对正气的损伤。

    针灸治病的过程,就是不断发挥扶正祛邪的作用。凡邪盛正气未衰老(新病),治宜祛邪

    一为主,邪去五户芬。正虚邪不盛者(久病),治宜扶正为主,正复邪自除。若正已虚而邪未衰,单纯扶正则难免助邪,一味祛邪,又更伤正气,故治宜攻补兼施。若以正虚为主者,扶正为上,"兼以祛邪,或先补后攻。若以邪实为主者,法邪为上,兼以扶正,或先攻后补。

    针灸扶正祛邪作用的实现,除了与补泻手法有关外,还与部分脆穴偏补偏泻的性能有

    关。偏补的航穴如关元、气海、命门、肾俞、膏育,多在扶正时用之。偏泻的脑穴如曲泽、委中、水沟、十宣、十二井穴,多在祛邪时用之。绝大部分胸穴则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如中院、内关、三阴交、合谷、太冲、足三里,临床既可用于扶正,又可用于祛邪。

    三、调和阴阳

    调和阴阳是针灸治病的最终目的。疾病的发生,从根本上说是阴阳的相对平衡遭到了破坏,即阴阳的偏盛偏衰代替了正常的阴阳消长。

    《灵枢·根结)}篇说:"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怕累问·至真要大论篇他说:"调气之方,必别阴阳。""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在阴阳一方偏盛,另一方尚未虚损的情况下,应泻其有余,清泻阳热或温散阴寒,以防阳热太盛而耗伤阴液,阴寒太盛而耗损阳气。

    而当一方偏盛,另一方也见虚损的情况下,在泻一方有余的同时,当兼顾一方之不足。配合扶 正或益其不足。在阴阳偏衰的情况下,应补其不足。阴虚不能制阳,常出现阴虚阳亢的虚热 证,治宜滋阴潜阳,即所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阳虚不能制阴,常呈现阳虚阴盛的阴寒证,

    治宜补阳消明,即所谓"益火之源,以消阴围"。阴阳俱虚则滋阴补阳同施。

    阴阳互根,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故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阳得明助而 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阴中求阳即滋阴时兼以补阳,阳中求阴即补阳时兼以滋阴。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说;"故善用针者,从明引阳,从阳引阴。"指出针灸调和阴阳的具体方法既可以阴证治阴,阳证治阳,而从阴阳互根的角度考虑,又可以采取阴证治阳,阳 证治阴之法。例如,肝阳上亢之头目昏痛,取太溪、照海以滋养肾阴;亡阳出现的肢体逆冷等,灸任脉之气海、关元以阴中求阳。

    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与针刺补泻手法密切相关。《灵枢·终始》篇说:"阴盛而阳虚,先 补其阳,后泻其明而和之;阴虚而阳盛,先补其阴,后泻宾阳而和之。"例如,阴盛阳虚则可见 癫疾、嗜题,阳盛阴虚则可见狂躁、失眠,针灸临床均可取阴路脉气所发穴照海和阳跨脉气所 发穴申脉治疗。而属阴盛阳虚的癫证、嗜睡宜补申脉,泻照海(补阳泻阴);属阳盛阴应的托证、失眠应补照海,泻申脉(补阴泻阳)。

    综上所述,针灸的治疗作用,实质上就是对机体的一种良性调节作用,调节经络气血,调节脏腑阴阳。其治疗作用的发挥,与多种主观、客观因素密切相关。除了脑穴的特性、针灸补 泻手法以外,还与机体状态(包括禀赋、年龄、性别、心理素质、病变表现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治疗时间、辅助治疗措施等密切相关,其中尤以机体状态最为重要。机体在不同的病理状态下,针灸可以产生不同的治疗作用。如当机体处于虚寒、脱证状态时,针灸可以起到补应散寒、回阳固脱的作用;当机体处于实热、闭证状态时,针刺可起到清热泻实、开窍启闭的作用。高血压者,针灸可使其降低;低血压者,针灸可使其升高。心动过速者,针灸能使之减慢;心动过缓者,针灸能使之加快。胃肠痉挛而疼痛者,针灸可以消除痉挛,使疼痛缓解;胃肠蠕动弛或下垂者针灸又可使胃肠蠕动增强、胃底生高。凡此种种,均足以说明机体状态这个内在因素在针治疗过程所起的重要作用。

    第二节针灸治疗原则

    针灸治疗原则是根据八纲的理论,结合疾病的病位、病性,确定的治疗大法。即用针法,还是用灸法,或是针灸并用;用补法,还是用泻法,或是补泻兼施。

    针刺和艾灸虽然同属于外治法,但毕竟是两种不同形式的施治方法。不同的施治方法,

    对机体产生的作用和效果也就不尽相同。例如,天枢穴用针刺的方法可以起到活血化瘀的作 用,适用于治疗胃肠瘀血、痛经、闭经;用艾灸的方法则能够发挥益气止血的作用,适用于治疗胃肠出血、月经过多、崩漏。再如,关元、肾俞、带脉、三防交四穴,针刺有清下焦、利湿热的 功能,用于治疗赤带;艾灸有温下焦、扶寒湿的作用,用于治疗白带。

    补泻手法的不同,治疗效果也不相同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DOC附件(278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