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pdf&论文 > 资料05 > 正文
编号:11638093
梁小波.pdf
http://www.100md.com
第1页
第5页

    参见附件(197kb)。

    中国临床肿瘤学教育专辑 (2007) 313

    新辅助治疗在进展期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

    山西省肿瘤医院 梁小波 刘海义

    低位直肠癌由于其特殊的解剖学部位、肿瘤侵袭性强,手术难度大、对生活质量影响严重和手术复

    发率高,一直是直肠癌手术治疗中的难点和热点。局部复发和能否保肛是低位直肠癌手术治疗最棘手的

    两个问题,局部复发不仅是保肛手术需要考虑的最主要指标,而且一旦发生也意味着手术的失败。以往

    常将其原因归咎于狭小的盆腔限制了手术的彻底性。然而,即使在遵循 TME 原则进行手术后,也还有 <

    10%的局部复发率。进一步分析发现,局部浸润深度与病期是另一个决定局部复发率的主要因素[1, 2]。

    近年来,术前的辅助放、化疗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低位直肠癌,尤其是局部进展期(T3~T4) 或有系

    膜内淋巴结转移的低位直肠癌患者(Ⅱ~Ⅲ期)的治疗中,并取得了显著疗效,这种治疗模式即新辅助治疗

    (neoadjuvant therapy)。新辅助治疗能使低位直肠癌肿瘤缩小、浸润减轻、降期甚至肿瘤完全消退,故能明

    显增加切除率、提高保肛率、降低局部复发率,从而使病人获得最佳的治愈机会而伴随最小的功能丧失,大大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美国 Sloan Kettering 癌症中心认为,直肠癌术前联合新辅助治疗已逐渐成

    为一种标准疗法[3]。

    一、 新辅助治疗的概念

    新辅助治疗的概念:新辅助治疗是指在手术前给予的治疗措施,包括化疗和放疗即化放疗

    (chemoradiotherapy,CRT)。1982 年 Frei

    [4]

    提出了新辅助化疗的概念,当时又称前期化疗。Wikle 等[5]

    于

    1989 年报道了新辅助化疗在胃癌病人中的应用,此后随着术前放疗在肿瘤病人当中的应用,新辅助治疗

    越来越受到重视,并逐渐运用到低位直肠癌当中,成为改善病人预后的重要方法之一。

    二、 新辅助治疗的模式

    (一) 新辅助放疗

    新辅助放疗相对术后放疗最主要区别在于术前放疗可使肿瘤缩小、降期,更有利于手术操作,可使

    非常低位的肿瘤实施保留肛门扩约肌手术[6]。 具体而言, 新辅助放疗优势在于: (1) 可实现术前的肿瘤 “降

    期”、“降体积”,部分肿瘤可达到病理学上的完全消退,从而提高根治性切除率[7]。(2) 提高低位直肠癌的

    保肛率。研究发现新辅助放疗后低位直肠癌的保肛率可由 40 %左右提高到约 60 %[8, 9]

    ,说明术前放疗在

    低位直肠癌治疗中确实具有优势。目前认为,结合新辅助放疗,直肠癌在男性距肛缘 5~6cm,女性距肛

    缘4~5cm的情况下,均可安全行保肛手术。(3) 减少术后原发肿瘤的局部复发率。对放疗后手术切除标

    本的病理学研究发现:术前放疗不仅可使瘤体有不同程度的缩小,而且可致肿瘤细胞变性、纤维组织增

    生、癌周浸润消失。肿瘤细胞在放疗后出现坏死、纤维化等改变,可降低手术中因牵拉、挤压而导致的

    肿瘤细胞脱落的机会;放疗可使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降低,减少脱落的肿瘤细胞种植、存活的机会;同

    时,新辅助放疗后,肿瘤的切缘阳性率明显下降。上述因素均使局部复发率得到有效控制。荷兰的研究

    显示,尽管采用标准的 TME 术式已能将术后的 5 年局部复发率降至 12%,而在联合应用新辅助放疗

    +TME 手术后,局部复发率获得了更为显著的下降(6%)

    [10]。(4) 避免术后放疗的诸多缺点。首先,术后肿314 中国临床肿瘤学教育专辑 (2007)

    瘤被纤维化瘢痕包裹,处于相对乏氧的状态,放射敏感性下降,而术前放疗则不存在这一问题。其次,手术后部分小肠降入盆腔并发生粘连、固定,放疗过程中受到反复照射而引起损伤,而手术前小肠并未

    进入盆腔,且有良好的活动性,不易受到术前放疗的损伤。此外,术前放疗不存在吻合口的放射损伤问

    题[11]。有研究显示,患者对术前放疗耐受性良好,其急、慢性毒性反应均小于术后放疗[12]。

    多项研究证明,术前放疗剂量与病理完全缓解率 (CR)呈正相关,放疗剂量≥5500cGy 能使 CR 接

    近 50 %。但盆腔内部组织,包括小肠不能耐受总量 >5000cGy 的放疗 。故目前推荐使用最大放射总量

    为 5000cGy 的高能直线加速器放疗,每日小剂量180~200cGy。最常用的术前治疗总量是 4500cGy,每

    次 180cGy,每周5次,持续 5周 。郁宝铭等也认为,术前放疗应将剂量控制在 40~45Gy,属中等剂量,而且放疗结束后需休息 6 周,目的是等待放射组织反应的消退,另一方面是充分发挥放射治疗对肿瘤的

    杀伤作用,达到缩小、降期的目的[13]。

    虽然有许多报告指出术前放疗可使肿瘤明显缩小,分期下降,保肛率增加[11]

    ,但也有很多研究表明

    单纯术前放疗对提高生存率无明显帮助[14, 15]。这可能与单纯放疗期间肿瘤局部得到控制的同时,而无法

    控制远处转移有关,所以目前的观念更趋向于术前放疗联合化疗。

    (二) 新辅助化疗

    据统计,在Ⅱ期(Dukes’B)直肠癌病例中约有 25 %,在Ⅲ期(Dukes’C)中约有 50%,于直肠癌切除时

    已有远处微小转移灶,并最终导致死亡。这也是不论是否保肛,都需应用化疗的意义之一。

    起初,直肠癌新辅助化疗的药物选择主要是以 5-FU 类药物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Minsky报告术前

    联合应用放疗及5-FU为基础的化疗后,可使 90%无法切除的直肠癌转化为可切除的,病理学完全缓解率

    (PCR)可达20%,相比之下,术前单用放疗的这两项比值分别为 64%和6%[16]。

    随着奥沙利铂(Oxaliplatin)、拓扑异构酶抑制剂开普拓(Campto) 以及卡培他滨(Capecitabine,希罗达)

    等新药的问世,一些新的方案也被逐步应用到直肠癌的新辅助化疗当中,并取得了不俗的效果。将它们

    联合用于新辅助治疗中,亦被称为强化的新辅助放化疗(intensified neo2adjuvant radiochemotherapy),其可

    使病理学完全缓解率由 9 %~29 %进一步提升到 19 %~37 %[17]。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新辅助化疗方案有 5Fu/CF方案、FOLFOX 方案 FOLFIRI方案和 Xeloda 单药方案

    等。Andre等[18 ]

    认为,FOLFOX 方案比FOL FIRI方案更具有优越性,所以多以 FOLFOX4方案作为一线

    用药,而 FOLFIRI 方案则作为二线用药[19]。第 39 届美国肿瘤学年会(ASCO)的多篇学术报告均称希罗达

    的效果至少相当于5-FU/ LV,而且当后者无效时再改用希罗达仍可获得一定疗效[20]。也有研究者认为,卡培他滨大剂量间歇使用的副反应较大,所以主张小剂量持续不间断的服用,病人的依从性好,反应轻,能耐受,疗效毫不受影响,更为可取(13)。

    (三) 新辅助放化疗

    化疗与放疗同时应用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化疗中的5-FU能对放疗起到增敏作用,而放疗可上调肿

    瘤细胞内 TP 的活性[21]

    ,从而增强 5-FU 的作用;放疗的作用主要在局部,对经血运播散的远处转移则

    是无作用的,而化疗的作用主要是针对远处转移,化疗的疗效在于杀灭循环中的肿瘤细胞以及消除可能

    存在的微转移灶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97KB,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