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泌尿外科 > 阴茎 > 包茎和包皮过长
编号:11778331
包皮,切,还是不切(《新科学家》译稿)
http://www.100md.com 2008年8月21日 科学松鼠会
包皮,切,还是不切(《新科学家》译稿),包皮环切术的真专家和假内行之间展开唇枪舌战薇薇安马克斯进行深度调查,原文见此,包皮,切,还是不切(《新科学家》译稿)
     包皮环切术的真专家和假内行之间展开唇枪舌战。薇薇安 马克斯进行深度调查。

    署名人:薇薇安 马克斯,格拉汉 劳顿;译:BY

    【科学松鼠会之小红猪小分队出品,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设想一下,存在某种快捷简单的外科手术,实验结果表明,它能给你新出生的孩子终生HIV防御能力,也许还能抵挡各色性传播疾病,甚至癌症。这手术只有轻微的疼痛,少量的流血,偶尔会出岔子,但出现严重反作用的风险微乎其微。你是否会选择它?我猜你多半会。可是,等你发现其他实验的结果认为这项手术的益处很有问题,而且它还牵涉到切掉你孩子阴茎的一部分,这时候你又做何种感想呢?

    简单来说,这正是新生男孩父母所面临的两难问题。据风头越来越劲的男性包皮环切术鼓吹者说,切掉一截包皮是有史以来最有效的公众卫生手段之一,应该像疫苗接种一样成为常规。反对者则说,且慢。反对者坚称环切术并无医学上的好处,而且还要毁坏男人的性生活。类似的争论持续了几十年,但近期就环切术在阻止HIV传播中扮演的角色方面的发现,让包皮——或是没有包皮——又回到了公众卫生的议事日程中。

    据伦敦卫生学和热带医学学院(London School of Hygiene & Tropical Medicine)的海伦 维斯(Helen Weiss)说,全世界有大约百分之三十的男人做过环切术,因而环切术很可能是地球上最普遍的外科手术。大多数环切术的原因是文化和信仰,不过在医学领域内推广此项手术以提高卫生和防止感染也已有时日。

    环切术鼓吹者的最新发现是防止HIV感染。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美国泌尿学家阿隆 芬克(Aaron Fink)注意到非洲AIDS患者中有很大一部分没有做过环切术(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 vol 315, p 1167)。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成堆的实测证据表明,做过环切术的男人倾向于较低的HIV阳性概率,到两千年的时候,这项结果得到了广泛的接受(AIDS , vol 14, p 2361)。

    不过,我们所需要的是大量随机临床实验结果,以此证明环切术能保护男人对抗病毒。这方面的首个研究于二零零二年开始产出数据,实验地点为橙子农场(Orange Fame)——南非靠近约翰内斯堡的大型城镇。照计划实验要进行三年之久,但被提前结束,因为半途分析表明环切术将HIV感染率降低了百分之六十——这样的结果让实验的领导者,法国国立健康与医药研究院(INSERM)的贝尔特朗 奥夫列特(Bertran Auvert)把环切术比作“效率极高的疫苗”(PLoS Medicine , vol 2, p e298)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091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