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ppt&课件 > 课件03 > 正文
编号:11665143
起搏器常见并发症的临床分析.ppt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93kb)。

    永久起搏器常见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沈阳军区总医院心内科

    臧红云 王冬梅

    经静脉安置起搏器治疗心脏病

    已被广泛接受,作为一种有创性治疗方法,并发症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如何减少其发生、提高起搏器疗效,正日益受到重视。

    方法: 经静脉送电极至右心房或/和右心室或/和冠状静脉,起搏器均置于同侧胸壁

    电极植入途径

    777例患者中头静脉切开103例、锁骨下静脉穿刺674例。其中头静脉畸形改为锁骨下静脉穿刺7例,锁骨下静脉穿刺失败改为头静脉入径5例

    与手术有关的并发症

    * 囊袋感染5例

    * 囊袋血肿13例

    * 囊袋破溃及起搏器暴露8例

    * 血气胸3例

    囊袋感染(近3年无发生)

    * 均为术后1周~2个月内发生的切口感染

    * 1例与术中止血不充分、术后出现血肿有关

    * 5例均安置临时起搏器后将起搏器移除,囊袋清创、起搏器严格消毒后,更换电极将原起搏器植入对侧胸壁而痊愈

    囊 袋 血 肿

    * 均发生于术后10天内

    * 1例拆线后出血,系缝线缝于小动脉上,切口附近找到出血点结扎而止血

    * 2例术后2~4小时囊袋积血较多,急诊打开囊袋,清创并找到出血点结扎止血

    * 10例术后1~2d出现血肿, 7例严格消毒后于囊袋上方用粗针头抽出液体、3例未抽液,10例均重新沙袋压迫8~12h,积血自行吸收

    囊袋破溃及起搏器暴露

    * 发生于术后2个月~10年,均为体型消瘦者

    * 6例取出原起搏器消毒后将其植入对侧,1例囊袋破溃发生于术后10年直接更换为对侧。

    * 1例身体瘦弱至体重仅40Kg,术后2个月皮肤绽裂、起搏器外露、表面无感染、于皮肤绽裂处行自体皮瓣移植术后痊愈。

    血 气 胸

    * 1例头静脉发育畸形,反复穿刺右锁骨下静脉时出现血、气胸,量均较少,未特殊处理1周后自行吸收

    * 1例血胸后症状明显,胸腔穿刺抽出300ml液体后症状缓解

    * 1例术后因发热拍胸片发现血气胸,闭式引流后出院

    与起搏器有关的并发症

    * 感知障碍8例

    * 局部肌肉及膈肌跳动18例

    * 起搏器综合征10例

    * 起搏器介入性心动过速2例

    * 电池提前耗竭3例

    感 知 障 碍

    * 1例术后1年起搏器参数良好,动态心电图示按需功能不良,同时有头晕症状,反复调整各种感知度无效,考虑起搏器感知线路障碍,起搏器及电极均更换后感知障碍消失

    * 4例过度感知,经调整灵敏度及不应期而纠正

    * 2例感知不良与电极微脱位有关

    * 1例术后9年感知不良,但担保年限尚存2年,提前更换起搏器并使用主动电极,更换后感知障碍消失。

    局部肌肉及膈肌跳动

    * 14例局部肌跳由单极改为双极后肌跳消失

    * 3例经体外程控降低输出电压后症状消失

    * 1例三腔起搏者须重新打开囊袋重新调整电极位置,术中发现与冠状窦电极有关

    起搏器综合征

    * 均为VVI起搏方式

    * 非起搏绝对依赖者6例:采用体外程控减慢起搏

    频率,尽量自身房室顺序起搏而缓解。

    * 起搏依赖者4例:需更换为房室顺序DDD起搏。

    3例术前有心衰者VVI起搏后心衰加重, DDD

    起搏后抗心衰药物明显减量

    1例术前无心衰者但VVI后起搏器综合症较重,改为DDD起搏后症状均消失。

    起搏器介入性心动过速

    4例均为DDD起搏方式,体外程控为DVI起搏方式而终止,将PVARP延长和室早后反应开启后未再出现起搏器介入性心动过速

    电池提前耗竭

    3例均为国产起搏器,提前1~3年电池耗竭,更换术中测试电极参数均好,故行起搏器更换,电极未动

    与导管有关的并发症

    * 电极移位

    * 电极断裂

    * 术后心律失常

    电极移位及处理

    * 13例均发生于术后2天~2年内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PT附件(93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