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执考资料 > 正文
编号:11665014
传染病学(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医师应试指南.47页) .doc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274kb)。

    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中医师应试指南

    传染病学

    第一单元 传染病学总论1

    第二单元 病毒性肝炎9

    第三单元 流行性出血热16

    第四单元 艾滋病20

    第五单元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23

    第六单元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30

    第七单元 伤 寒33

    第八单元 细菌性痢疾(菌痢)38

    第九单元 霍 乱41

    第十单元 消毒和隔离45

    第一单元 传染病学总论

    第一节 感染与免疫

    一、感染的概念

    (一)感染 感染是病原体对人体的一种寄生过程。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有些病原体与人体宿主之间达到了互相适应、互不损害对方的共生状态,例如肠道中的大肠杆菌和某些真菌。但这种平衡是相对的,当某些因素导致宿主的免疫功能受损或机械损伤时,可使寄生物离开其固有的寄生部位而到达其不习惯寄生的部位,如大肠杆菌进入腹腔或泌尿道时,平衡不复存在而引起宿主的损伤,则可产生机会性感染。

    (二)传染病 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如病毒、立克次体、细菌、螺旋体、真菌等)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

    (三)寄生虫病 寄生虫病是由原虫或蠕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疾病。

    广义的传染病包括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所致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感染性疾病是指由病原体(包括微生物与寄生虫)感染人体后所致的疾病。感染性疾病不一定具有传染性。

    二、感染过程的表现

    病原体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就开始了感染过程。病原体是否被清除,或定居下来,进而引起组织损伤、炎症过程和各种病理改变,主要取决于病原体的致病力和机体的免疫功能,也和来自外界的干预,如外伤、药物、放射治疗等有关。

    (一)病原体被清除 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可被处于机体防御第一线的非特异性免疫屏障,如胃酸所清除(如霍乱弧菌),也可由事先存在于体内的特异性被动免疫(来自母体或人工注射的抗体)所中和,或特异性主动免疫(通过预防接种或感染后获得的免疫)所清除。

    (二)隐性感染 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导致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亦无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的感染。在大多数传染病(如脊髓灰质炎、乙型脑炎、甲型病毒性肝炎)中,隐性感染是最常见的类型,其数量远远超过显性感染。大多数隐性感染都可使人体获得不同程度的特异性免疫,病原体被清除。少数人可转变为病原携带状态。体内持续存在病原体而不发生明显病理损害者,称为健康携带者。伤寒、菌痢、乙型肝炎等传染病都可有健康携带者。

    (三)显性感染 又称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引起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而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在大多数传染病中,显性感染只占全部感染者的一小部分。在少数传染病中,如麻疹、天花、流行性出血热等,大多数感染者表现为显性感染。显性感染过程结束后,病原体可被清除,而感染者获得稳固的免疫力,如伤寒。然而,有些传染病,如菌痢、流行性感冒等,病后感染者的免疫力并不稳固,容易再度受感染而发病。小部分显性感染者可转变为病原携带者。

    (四)病原携带状态 按病原体的种类不同而分为带病毒者、带菌者与带虫者等,按其发生于显性或隐性感染之后而分为恢复期携带者与健康携带者。发生于显性感染临床症状出现之前者称为潜伏期携带者。按其携带病原体持续时间在3个月以内或以上而分为急性与慢性携带者。所有病原携带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不显出临床症状而能排出病原体,因而在许多传染病中,如伤寒、菌痢、霍乱、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和乙型肝炎等,成为重要的传染源。有些传染病,如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等,病原携带者极为罕见。

    (五)潜伏性感染 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在机体中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起来,等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才引起显性感染。常见的潜伏性感染有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疟疾、结核病等。潜伏性感染期间,病原体一般不排出体外,这是与病原携带状态不同之处。潜伏性感染并不是在每种传染病中都存在。

    上述感染的五种表现形式在不同传染病中各有侧重,一般来说,隐性感染最常见,病原携带状态次之,显性感染所占比重最低,但一旦出现,则容易识别。

    三、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能否引起疾病,取决于病原体的致病能力和机体的免疫功能这两个因素。致病能力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 侵袭力 指病原体侵入机体并在机体内生长、繁殖的能力。

    (二) 毒力 包括毒素和其他毒力因子。毒素包括外毒素和内毒素。外毒素通过与靶细胞的受体结合,进入细胞内而作用。内毒素则通过激活单核-吞噬细胞、释放细胞因子而起作用。

    (三) 数量 在同一种传染病中,入侵病原体的数量一般与致病能力成正比。但在不同的传染病中,能引起疾病的最低病原体数量可能有较大差异。

    (四) 变异性 病原体可因环境、药物、遗传等因素而发生变异,如病原体的致病力减弱或增强。病原体的抗原变异可逃逸机体的特异性免疫作用而继续引起疾病或使疾病慢性化。

    四、感染过程中免疫应答的作用

    机体的免疫应答对感染过程的表现和转归起着重要的作用。免疫应答可分为有利于抵抗病原体的保护性应答和促进病理改变的变态反应两大类。保护性免疫应答又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和特异性免疫应答。

    (一) 非特异性免疫应答 是机体对侵入病原体的一种清除机制。

    1. 天然屏障 包括外部屏障,即皮肤、粘膜及其分泌物,以及内部屏障,如血-脑脊液屏障和胎盘屏障等。

    2. 吞噬作用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包括血液中的游走大单核细胞、肝、脾、淋巴结、骨髓中固有的吞噬细胞和各种粒细胞,都具有非特异性吞噬功能,可清除机体内的病原体。

    3. 体液因子 包括存在于体液中的补体、溶菌酶、纤维连接蛋白和各种细胞因子。体液因子能直接或通过免疫调节作用而清除病原体。

    (二) 特异性免疫 指由于对特异性抗原识别而产生的免疫。由于不同病原体所具有的抗原绝大多数是不相同的,故特异性免疫通常只针对一种病原体。感染后的免疫都是特异性免疫,通过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相互作用而产生免疫应答。

    第二节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一、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条件

    (一)传染源 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

    1.患者 急性患者借其症状,如咳嗽、呕吐、腹泻等,可促进病原体的播散;慢性病人可长期污染环境;轻型病人数量多而不易被发现;在不同传染病中其流行病学意义各异。

    2.隐性感染者 在某些传染病中,如脊髓灰质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隐性感染者是重要的传染源。

    3.病原携带者 慢性病原携带者不显出症状而长期排出病原体,在某些传染病中,如伤寒、菌痢等,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DOC附件(274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