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pdf&论文 > 资料02 > 正文
编号:11665857
论麻黄汤类方剂的临床运用.pdf
http://www.100md.com
第1页
第2页

    参见附件(298kb)。

    · 4 2 ·

    北京 中医药大学学报( 中医临床版)

    J o u r n a l o f B e i j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T CM( C l i n i c a l Me d i c i n e )

    2 0 0 4 年 6月第 1 1卷第 2期

    J u n e 2 0 0 4 , Vo 1 . 1 1 , No . 2

    ·

    方药研究·

    论麻黄汤类方剂的临床运用

    姜元安

    (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 1 0 0 0 2 9 )

    关键词 : 麻黄汤; 类方; 临床运用

    中图分 类号 : R2 8 9

    在《 伤寒论》 与《 金匮要略》 二书中, 以麻黄汤所

    含药物为基本组方成分的一类方剂 , 称为麻黄汤类

    方剂。包括麻黄汤 、 大青龙汤 、 小青龙汤、 麻杏石甘

    汤、 麻黄加术汤、 麻杏薏甘汤、 越婢汤、 越婢加术汤、越婢加半夏汤和葛根汤等方剂。其治疗作用各有特

    点 , 临床皆可施用 , 今结合个人在临床上的运用体

    会, 分别论述于下。

    1 麻 黄汤证

    在《 伤寒论》 一书中, 仲景为论治以感受风寒邪

    气 为主的伤寒病而专设 了六经辨证论治体系, 麻黄

    汤是治疗太阳病中伤寒表实证之主方。本方以麻黄

    与桂枝相配为主, 发汗散寒 , 专于发越被寒邪所郁

    姜元安, 男 , 4 1岁 , 教授, 医学硕士生导师

    闭之阳气。凡治伤寒病初起而属表实者 , 非此方莫

    属。但余却常常听说本方于临床上无有可用之时,且《 伤寒论》 教材又多称本方为发汗之第一峻剂而

    人人畏之 , 以致仲景良方被束之高阁而不得尽其临

    床治疗之用。若不能明了麻黄汤临床之用 , 则麻黄

    汤类方剂临床之用皆难明之。

    伤寒表实证 , 以寒邪伤人卫 阳之气 , 而使阳气

    闭郁于表为主要病机特点。《 伤寒论》 说 : “ 太阳病 ,或已发热 , 或未发热 , 必恶寒 , 体痛 , 呕逆 , 脉阴阳俱

    紧者 , 名为伤寒。” 临床所见, 恶寒必先于发热而出

    现 , 或恶寒数 E t 而竞不发热 , 故 日“ 或已发热 , 或未

    发热 ”

    治其标 , 后固其本 , 故先用苍 白二陈汤加活血之品

    以化痰湿 、 祛瘀血 、 通经络 ; 再用补养肝 肾、 益气活

    血之药调理善后 , 收到了较好疗效。

    2 平补镇心丹治疗惊悸恶梦

    宋某 , 男 , 4 9岁。1 9 5 5年 6月初诊。主诉 : 惊悸

    恶梦 7年。因屡经战役受炮火轰击刺激过强 , 每晚

    午夜梦见重炮激 战 , 心惊 而醒 , 周身大汗 , 湿透衣

    衫。曾在各地医院神经科诊治, 均未见好转, 特来治

    疗。查体 : 形体瘦长 , 面色无华, 唇发绀 , 鼻尖红 , 面

    有疹子色白。苔薄白, 舌质淡 , 脉沉细。此病由惊恐

    得之。《 内经》 云: “ 精气并于肾则惊 , 心虚而肾气并

    之则为恐。” 每晚梦中惊醒, 大汗 , 唇发绀 , 脉沉细 ,皆心肾两虚之候。 治宜养心肾, 益营卫。方用平补镇

    心丹 , 重用龙齿。处方 : 归脾合剂 3 0 0 mL, 每次 3 0

    mL , 日服 3次。琥珀粉 2 0 g , 每次 2 g , 日服 3次。熟

    地 6 0 g , 茯苓 4 5 g , 茯神 4 5 g , 麦冬 4 5 g , 山药 4 5 g ,天冬 4 5 g , 龙齿 7 5 g , 车前子 3 0 g , 肉桂 3 0 g , 炒枣

    仁 2 4 g , 高丽参 2 4 g , 北五味 1 5 g , 炙远志 1 5 g 。蜂

    蜜适量 , 漂朱砂( 穿衣用) 1 2 g , 上药焙研细末 , 炼蜜

    为丸, 梧桐子大小。每服 6 g , 日3次。空腹服。服合

    剂与琥珀粉 3天, 病情无变化。赶制药丸, 连服药丸

    5天 , 恶梦大减, 汗亦减少, 午夜 2时仍醒 1次, 约半

    小时后仍可入睡。继服 2 0天后恶梦全无, 汗止。患

    者为巩固疗效 , 要求继服丸药。继续以上治疗 , 唯原

    方减龙齿至 4 5 g 。随访 3年, 未再发生恶梦惊悸。

    体会 : 本案患者饱受惊恐 , 多虑善惊 , 胆怯心

    虚, 而惊恐伤神 , 心气更虚 , 神无所 附, 致心神不安

    而不寐。《 沈氏尊生》 谓: “ 心胆俱怯 , 触事易惊 , 梦多

    不详, 虚烦不眠。” 本病病位在心 , 与肝胆有关, 治宜

    养心 肾并镇惊安神定志 , 用平补镇心丹加减 , 重用

    龙齿 , 收到显著疗效。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 2期 姜元安 论麻黄汤类方剂的临床运用 4 3 ·

    身体疼痛 , 包括头痛 、 身疼、 腰痛、 骨节疼痛, 是

    寒邪郁闭阳气 、 气血不得流行而稽迟的主要临床表

    现 , 患者往往于发热 出现之前 , 但觉恶寒之时 即会

    有明显而且往往是较为剧烈 的“ 体痛” 。诸证之中,切不可随便地将“ 腰痛” 视为肾虚之变。

    众所周知 , 太 阳病初起 , 以汗出与无汗分表虚

    与表实。但必须要认识到, 伤寒病初起之无汗 , 是寒

    邪郁闭卫阳而使之不得“ 司开合” 的直接后果。寒邪

    不散 , 则郁闭之阳不 能外达 , 故仲景 以“ 阳气重故

    也” 一语点出伤寒表实证之病机关键。

    以上是伤寒病初起麻黄汤证的临床特点。但临

    床上若欲使麻黄汤必有用武之地 , 还必须明确伤寒

    病与温热病之异。伤寒邪气以伤阳为主, 故初起时

    必不 口渴 ; 而温热邪气 以伤阴为主 , 故初起时必见

    口渴。这是临床上外感热病初起时区分伤寒病与温

    热病的关键所在 , 仲景在《 伤寒论》 中“ 太阳病 , 发热

    而渴 , 不恶寒者 , 为温病” 一句早就论及 , 只是在临

    床上往往被人忽视 , 以致寒温之病不辨 。若在外感

    热病初起即能明辨伤寒与温病 , 则伤寒病中之麻黄

    汤证 岂有 难辨之理?

    此外 ,临床上还有一种值得注意的现象是 , 有

    些医家只凭咽喉肿痛来定温病 , 而不论病者 口渴与

    否。温病初起 固然多见咽喉肿痛, 但并不意味着伤

    寒病初起就不会 出现咽喉肿痛。在《 伤寒论》 中, 有

    半夏汤一方治疗寒邪客于少阴之咽喉疼痛即是明

    证 。临床上常见伤寒表实证而又出现咽喉肿痛 , 治

    疗时在麻黄汤中加半夏一味,取麻黄汤合半夏汤之

    意, 每获 良效。

    案 1 : 杨某 , 男 , 4岁。外感高热不退 , 经服西药

    无效。时值年关 , 家人颇为着急 , 邀余往家中诊治。

    患儿精神极度疲惫 , 倦 卧懒言 , 头额并尺肤触之灼

    手 , T 3 8 . 9。 C。 患病至今, 始终无汗。舌淡苔白润 , 脉

    急数。 予麻黄汤 1剂:炙麻黄 6 g , 桂枝 4 g , 杏仁 1 0

    g , 炙甘草 2 g 。 初服药约半小时后, 周身微微汗出, 身

    热随之而退, 尽剂而愈。

    案 2: 千某 , 女 , 3 0岁。外感 2日, 于 1 9 9 2年 5

    月 8日就诊。身热, 恶寒 , 无汗 , 头痛 , 身痛 , 腰疼 , 骨

    节疼痛。不呕, 不咳, 口不渴。舌嫩红 , 脉浮滑。炙麻

    黄 1 0 g , 桂枝 6 g , 杏仁 1 5 g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98KB,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