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论坛报》 > 2008年第37期
编号:11712383
功能性食管病(下)
http://www.100md.com 2008年9月25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8年第37期
     在上期解读中,我们介绍了功能性食管病中的功能性烧心,这一期我们继续介绍功能性食管病中的另外3种常见病症:疑似食管源性功能性胸痛、功能性吞咽困难和癔球症。

    疑似食管源性功能性胸痛

    该病症是以无法解释的、发作性胸骨后内脏样疼痛为特点,推测其很可能源于食管。这种疼痛很容易与心源性胸痛或其他食管疾病,如贲门失弛缓症和胃食管反流病(GERD)造成的胸痛相混淆,故鉴别诊断非常重要。

    以往认为动力异常是功能性胸痛的主要原因,但目前的观点是,内脏感觉异常与该病症的病理生理更为相关。在功能性胸痛患者中,精神障碍共病的患病率高,且心理因素对患者的临床表现有重要影响。

    诊断标准

    在诊断前,患者的相关症状至少已出现6个月,且近3个月符合以下全部诊断标准:
, http://www.100md.com
    ◆ 胸骨后非烧灼样疼痛或非烧灼样不适;

    ◆ 无胃食管反流导致该症状(胸痛)的证据;

    ◆ 经组织病理学检查,排除食管动力障碍。

    治疗

    如果未能进行有创性检查,可先按GERD予以试验性治疗。对诊断明确者,则应按功能性胸痛给予心理安慰治疗,此外,还可选用平滑肌松弛剂或抗胆碱药,但这些药物效果有限。对于症状持续存在或已影响工作生活的患者,最好能采用抗抑郁或心理(行为)干预治疗。

    癔球症

    该病症非常常见,患者通常会有喉部哽噎感、食物滞留感或局部发紧感,有的患者还有某种特别东西滞留的感觉、黏液堆聚的感觉、被束缚的感觉甚至是窒息感,这种异常感觉通常位于甲状软骨和胸骨柄间的中线部位,20%的患者感觉症状位于中线旁。症状常呈发作性,为非疼痛性,进食后常可缓解。
, 百拇医药
    目前关于癔球症的研究很少,推测其产生可能与胃食管反流、咽部(环咽部)或食管动力异常有关。患者的焦虑、抑郁、内向人格和神经质表现更加明显,强烈的情绪波动以及生活应激事件常可加重症状。

    诊断标准

    在诊断前,患者的相关症状至少已出现6个月,且近3个月符合以下全部诊断标准:

    ◆ 持续性或间断性的、非疼痛性的咽喉部哽噎感或异物感;

    ◆ 感觉在餐间出现;

    ◆ 无胃食管反流导致该症状的证据;

    ◆ 无吞咽困难或吞咽疼痛;

    ◆ 经组织病理学检查,排除食管动力障碍。
, http://www.100md.com
    患者的临床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必须明确患者没有真正的吞咽困难。多数临床医生认为,如能进行系统分析,即可对本病做出可靠的鉴别诊断。目前,除了咽喉镜检查外,尚无其他公认的检查手段。如果有报警症状,如吞咽困难、吞咽疼痛、体重减轻或声音嘶哑,应行进一步检查。

    治疗

    本病症的自然病程呈良性,症状可长期存在。目前缺乏有效的药物治疗,主要是向患者解释病情并给予安慰疗法。尚无对照试验显示抗反流和抗抑郁治疗对该病症有效。

    功能性吞咽困难

    该病症是以食物通过食管体部时感觉异常为特征,其诊断需要明确除外结构性病变、GERD以及有组织病理学依据的食管动力障碍。

    食管序列收缩中断、出现同步性收缩、无效收缩以及内脏高敏感性均可能与功能性吞咽困难的发生有关。目前,有关心理因素在功能性吞咽困难中作用的相关资料很少。
, http://www.100md.com
    诊断标准

    在诊断前,患者的相关症状至少已出现6个月,且近3个月符合以下全部诊断标准:

    ◆ 固体和(或)液体通过食管时有食物黏附、滞留或通过异常的感觉;

    ◆ 无胃食管反流导致该症状的证据;

    ◆ 经组织病理学检查,排除食管动力障碍。

    在排除结构性疾病的检查中,以下几种情况应特别予以注意:① 食管钡餐透视(造影)筛查发现动力障碍有助于食管黏膜环或食管狭窄的诊断。② 嗜酸细胞性食管炎能导致患者(特别是在年轻男性患者)对固体食物吞咽困难,胃镜下活检有助于排除嗜酸细胞性食管炎的诊断。③ 对于常规检查未发现结构性病变的患者,应进行食管压力测定,在检查过程中吞咽食物能提高其诊断率。④ 在病因不明的患者中,有34%~70%存在非特异性弥漫性食管动力异常,但这些动力异常可能不是造成吞咽困难的病理性原因,因此,动力异常的存在并不能排除功能性吞咽困难的诊断。弥漫性食管痉挛动力异常的诊断标准已经很明确,但在一些病例中,很难将其与非特异性动力障碍区分开来。⑤ 吞咽困难与胃食管反流的关联不大。

    治疗

    应尽量向患者解释病情,并令其避免一些诱发因素,进食时应细嚼慢咽,同时调整可能存在的心理因素。该病症有时可自行缓解,对于症状较重者,可在临床评估后采用为期2~4周的抗反流治疗,对于治疗无效且缺乏反流证据者,应停止用药。此外,还可试用平滑肌松弛药、抗胆碱能药、抗焦虑抑郁药。对少数患者,可考虑进行机械性干预,如扩张治疗等。,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