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文化 > 文化研究
编号:11681657
衍文与倒文
http://www.100md.com 2008年9月29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3002期
     古籍在长期的流传中,由于辗转传抄,以及水火、虫蚀、竹简脱落等原因,出现了讹、脱、衍、倒、错等现象,这就产生了古籍整理中的校勘之事,以恢复古籍的本来面目。讹指错字,脱指丢字,衍指多字,倒指文字颠倒,错指竹简插放错乱。

    这里只谈一下衍文与倒文对于文意的影响。

    先举衍文例,如《素问·上古天真论》:

    “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

    文中“被服章”三字与前后文毫无意思上的联系,疑是传抄者不经心无意掺入的,故宋· 林亿《新校正》云:“详被服章三字疑衍,此三字上下不属。”

    又如《素问·平人气象论》:

    “乳之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
, 百拇医药
    宋·林亿《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无此十一字,《甲乙经》亦无。详下文意,多此十一字,当去。

    再举倒文例,如:

    《素问·骨空论》:“扁骨有渗理凑,无髓孔,易髓无空。”

    扁骨,是与圆骨相对而言,指肋骨之类的扁形骨。首句言血脉可以渗透到扁骨之内。下句“无髓孔”,谓语“无”的主语是前面的“扁骨”,其后之“髓”字疑衍。末句“易”,古通“亦”。则亦髓二字误倒,意为:骨无孔,髓亦无空。唐·王冰注云:“易,亦也。”清顾尚之《内经素问校勘记》云:“依注,易髓二字当乙转。”谓句应为“髓亦无空”。

    又《素问·汤液醪醴论》:“孤精于内。”

    清·顾尚之《内经素问校勘记》:“孤精二字误倒,当依《圣济总录》乙转。”
, http://www.100md.com
    又《灵枢·官能》:“不知所苦,两蹻之下,男阴女阳,良工所禁。”

    男阴女阳:此既违背常理,又前后失韵。当为“男阳女阴”。

    综上可知,倒文多是传抄者不经心而导致误倒,衍文多为传抄者不经心而增字,或将前面之文字重复,或将它处文字掺入,亦有将注文窜入经文的,兹不枚举了。

    但是有没有传抄者故意将前后文字颠倒、故意增字衍文呢?答曰:有的。汉儒改经之风很盛,为了封建主政治的需要,他们往往随意增字衍文,或将经文前后颠倒。试举一例说明:

    现传《诗经·王风·丘中有麻》是汉儒故意改经的代表作。原文不长,不妨抄录如下:

    丘中有麻,彼留子嗟。彼留子嗟,将其来施施。

    丘中有麦,彼留子国。彼留子国,将其来食。
, 百拇医药
    丘中有李,彼留之子。彼留之子,贻我佩玖。

    诗凡三章,章四句,每句应是四个字,这是《诗经》的通例,但首章末句却多了个“施”。必须指出,这是故意增字衍文。又诗中“将其来施”、“将其来食”中的“将其”应为“其将”,同样必须指出,这是故意误倒。

    这是为什么呢?

    须知这是一首汉民族原生态的情歌。“丘”象征男子,“麻、麦、李”象征女子,“有”象征男子得到了女子。诗中以女子的口吻讲述她与男子的约会,字里行间流溢着她对这个男子的爱。这个男子姓留(即刘),“子”表示以字行,“嗟国”是其字,分言子嗟、子国,犹如今有人叫文华,其妻时呼其阿文,时而又呼其阿华,足见其情爱之昵。“施”、“食”二字皆古人性爱活动的廋语,是他与她这次约会活动的内容。末章“贻我佩玖”,是女子对男子赠给信物的感怀。

    这就是这首原生态情歌的本来面目。显然,汉儒为了行诗教是不敢如此解说的,于是就将阳施阴化之意的“施”故意衍复成迭音词“施施”,作“行走的样子”解,将下章象征性爱活动的廋语“食”,作俗义“吃饭”解;“其将”之“其”是代词,指代男子刘嗟国,句中作主语,故意误倒成“将其”,使句意费解,实属不词;且将诗的主题定“思贤”,《毛诗序》曰:“《丘中有麻》,思贤也。”而且还生拉硬扯地说:“庄王不明,贤人放逐,国人思之而作是诗也。”这样,刘嗟国就是那个所谓的贤人了,诗中的“我”就是国人了。全诗是说贤人刘嗟国走来了,将到我这儿吃饭,最后送我一块佩玖。试问,这能叫贤人吗?这不是俗透了的俗人吗?汉儒如此改经,使这首原生态性爱诗的本来面目被掩盖掉了,这既可以无伤于封建礼教,拉扯为思贤之说,又为封建统治出了谋策,此乃《毛诗》刻意用心之所在。

    一般古代科技文献中出现误衍、误倒现象多是传抄者不经心所致,而汉儒改经,则是为了封建政治统制和维护封建礼教的需要而故意误衍误倒。今之读者于此须审慎之。, http://www.100md.com(宋书功 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人文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