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论坛报》 > 2008年第39期
编号:11712344
简化评估量表及控制目标 提升国人心血管危险因素控制水平
http://www.100md.com 2008年10月9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8年第39期
简化评估量表及控制目标 提升国人心血管危险因素控制水平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寿命的延长,社会城市化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体力活动减少,高脂肪饮食增多和体重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死因顺位逐渐前移。据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发布的《2006年中国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统计公报》显示,脑血管病和心脏病已成为中国人群的主要死亡原因,占据总死亡人数的34%。

    六项指标 简化的国人评估量表

    目前公认的可调可控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血脂异常、高血糖、腹型肥胖和不健康生活方式,其中不健康生活方式包括饮食缺少蔬菜水果、缺乏运动以及吸烟。

    利用上述已知的危险因素建立危险评估模型,预测个体未来10年发生冠脉事件的可能性,是心血管疾病预防的重要内容。实践证明,通过危险评估,及早对高危患者进行相应干预,已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目前,危险评估模型常用的有美国弗莱明翰(Framingham)评分系统、美国成人治疗组(ATP)Ⅲ危险评分系统和欧洲危险评分系统(SCORE),这些模型在国外已经得到临床医生的普遍认可。
, 百拇医药
    我国应用危险评估量表指导临床治疗还比较少,可能与现有评估量表操作复杂、不适合我国国情有关。2008年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危险评估量表》(见C4版图1、图2)。该量表仅使用收缩压、性别、年龄、总胆固醇、糖尿病和吸烟六项指标,简单易懂,很适合临床医生操作,建议今后大力推广《危险评估量表》在我国的应用。但评估危险只是手段,降低冠脉事件是目的。我们不仅仅要掌握危险因素的评估方法,更重要的是通过危险评估及早对危险因素进行干预。

    健康号码 易记的危险因素控制目标

    心血管疾病预防的现代治疗策略要求控制好各种危险因素,包括血脂、血糖、血压和体重等。各种危险因素都有多种指标来衡量,如血脂包括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甘油三酯;血糖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压包括收缩压、舒张压和脉压。虽然多种指标的建立使危险因素的控制更加精确,但不容易为患者及广大公众所掌握,且在强调“全面”后,可能导致重点不突出,实效性不好。
, 百拇医药
    如老年人常见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很多老年患者因为担心舒张压降得过低,而不敢应用降压药物,导致收缩压持续增高,造成脑卒中事件。实际上控制好收缩压,通常较低的舒张压不会降得太多,且脉压也会缩小。在我国,脑卒中死亡人数是心肌梗死死亡人数的4倍。脑卒中与收缩压关系密切,强调收缩压的重要性,给患者一个简单明确的信息,有利于控制高血压和降低致残致死性脑卒中的发生。

    在血脂检测方面也存在误区,老百姓多数更重视甘油三酯,忽略胆固醇,而且医院化验单上总胆固醇的正常范围采用统一标准,没有进行危险分层,给患者误导,许多高危、极高危患者满足于较高的总胆固醇水平。因此单一强调总胆固醇,让患者记住不同危险分层总胆固醇的达标值,了解LDL-C也会随着总胆固醇的降低而降低,有利于高危和极高危患者的血脂控制。

    就糖尿病而言,空腹血糖是最容易被发现异常和加以控制的指标。一般来说,50岁以上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45岁以下的年轻人空腹血糖升高的相对较多,而后者正是2型糖尿病发病率增长最快的人群,也是对自身健康最不重视的人群,常因血糖检测的繁琐导致监测依从性差,控制糖尿病首先控制空腹血糖,可以增加血糖控制和监测的依从性。在空腹血糖控制的基础上控制餐后血糖,HbA1c终将得到控制。

    因此在临床操作中,建议将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控制目标进行简化,把收缩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戒烟和腰围作为首要目标来控制,形成简单易记的健康号码140-6-543-0-2527。健康号码更具有实效性,不仅容易被患者与广大公众记住,也有利于临床医生向患者进行相关危险因素控制的宣传教育,有利于提高我国人群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控制率。,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