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医业 > 探讨
编号:11681403
中医院坚持“姓中”不能动摇
http://www.100md.com 2008年10月13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3006期
     某地一家在全国有一定名气的县级中医院,内设一个国家级中医重点专科和其他20余个中医或中西医结合专科,医院门诊纯中医诊治占三分之二,病区250张床位主要为中医床位,尤其中医专科业务收入占全院业务总收入85%以上特别引人注目。该院被列为省级中医“名院”项目建设单位,国家和省卫生部门在此分别召开过中医专科建设现场会,全国150余家中医院先后前往学习取经。

    这家“二级甲等”中医院,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促使业务量连年递增,10年来业务收入也翻了一番半,职工人均创收已夺破20万元。然而,近几年来,该院却每年亏损达200万元左右。

    中医院的业务势头越来越旺,为何又难以扭亏转盈?该院拿去年为例算了细账:一是国家对药品实行顺差作价优惠患者,医院药品利润从原先为40%降至15%,一年减少药品纯收入800余万元。二是新的医疗服务收费价格调整后,CT等不少检查项目收费平均下调30%左右,该院一年来减少检查收费收入210余万元。三是去年该院职工工资性收入人均增长11.4%,职工各种保险费用支出增9.9%,医院全年增加开支共140余万元。四是该院近百名离退休职工的工资和福利待遇,社保部门只承担60%,其余40%计八九十万元需医院负担。问题是对中医院的投入严重不足。2007年,财政给予该院拨款共90万元,仅能解决医院离退休职工待遇的补助。

    由此看来,这家中医院的亏损,纯属政策性亏损。对此,当地政府某些官员似乎并不理解,不是积极主动地帮助医院度过政策性亏损的难关,反而责怪院长领导不力。在这些官员看来,医院不该发生亏损,凡亏损就得负领导责任。于是,弄得这位院长忧心忡忡,当记者前往采访时,他一再拜托不要披露医院亏损,尤其不要提亏损的原因为财政投入太少,否则可能会给他带来麻烦。

    其实,基层中医院因业务收入“含金量”低,在补偿机制尚未完善的情况下发生亏损并非个别。因此,对中医院的亏损应实事求是地分析,只要并非管理不善,又非经营失策,也非业务清淡所造成,就得从补偿机制的问题上多加研究切实的对策。

    应当看到,党和国家对中医药事业越来越重视,各地正在不断加大中医投入,不断推出巩固发展中医院的倾斜政策。但国家财力毕竟有限,对中医院的投入还不可能完全普遍到位。就医院自身而言,不应光是眼睛向上,盯着国家等补助,而应眼睛向内,抓好增收节支,努力实现扭亏转盈。但中医院抓增收,只能通过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的服务成果而来,决不能丢掉姓“中”,“以西代中”急功近利抓创收。中医院必须锁定姓“中”,因为振兴中医这是国策,对医院的补偿机制问题也正在逐步解决。并应看到,中医有广泛的民众基础,中医还较好解决了“看病贵”的问题,因而,中医院应坚定不移地满足群众对中医药服务需求为己任。还应看到,正是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形成了中医院医疗服务的核心竞争力,中医药是中医院生存和发展的支柱。所以,尽管中医院坚持姓“中”并不容易,但没有过不去的坎,中医院姓“中”不能动摇。, 百拇医药(章关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