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739084
帮农民解决看病难题
http://www.100md.com 2008年10月21日 《生命时报》 2008.10.21
     3年内投入15亿元,推动陕西农村卫生事业发展

    2008年10月14日上午,陕西农村卫生建设扶贫项目(以下简称项目)总结会在延安召开。项目由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李嘉诚基金会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同出资实施,旨在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农村医疗扶贫新模式。自2006年10月正式启动以来,项目在陕西省延长、延川、耀州、蓝田四县顺利开展,共有42家乡镇卫生院、58所村卫生室获得了资助,近85万村民从中受益。

    到了冬天,就诊病人就能用上暖气了

    地处延安市东部的延长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不到2200元,农民看病难的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该县交口镇中心卫生院的医师拓延芳告诉《生命时报》记者:“以前,卫生院就是几间大窑洞,白天开着灯也是黑漆漆的;设备特别简陋,查白细胞,还要在显微镜下一个一个地数。”在延长县,日子不好过的卫生院不止交口镇一家。据了解,在项目开展前,延长县12所乡镇卫生院共有业务用房面积8898平方米,而危房面积就有4370平方米,几乎占了一半。
, 百拇医药
    而项目的开展让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服务条件有了巨大的飞跃。2007年,卫生院新建业务用房510平方米,维修改建业务用房3800平方米;各家卫生院的院落进行了绿化,水渠、大门、厕所、照明等设施也得到了改造。其中,交口镇中心卫生院里新建了一栋白色的2层小楼。在四周灰蒙蒙的窑洞的包围下,中心卫生院无疑已成了交口镇最体面的建筑。

    新的卫生院也有了新的设备。院子里停着一辆崭新的救护车。诊室里B超、心电图、200毫安X光机、生化仪、血球记数仪等一应俱全。“查血常规,再也不用数显微镜了。”拓延芳高兴地说。

    更让她激动的是,卫生院以后再也不用烧炉子。2008年,交口、安河、雷赤、张家滩、郑庄5所中心卫生院安装了锅炉和供暖管道。“以前冬天,我们要一边看病一边烧炉子,要是换个屋子给患者检查,还得先烧暖了才能进去。今年装了锅炉,到了冬天,我们就能用上暖气了。”

    扶贫项目除了加强硬件建设,还进一步推进了对乡村医生的培训,同时也吸引了一部分医生来乡镇卫生院工作。拓延芳两年前曾是一名在延长县行医的个体医生,项目开始后,她来到交口镇,应聘成为卫生院的业务骨干,也成了镇上唯一一位执业医师。
, 百拇医药
    农民看得上病、看得起病了

    随着扶贫项目的进一步深入,延长县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医疗水平越来越高,前来就诊的村民也多了起来。

    两年前,延长县杨家湾的卫生室坐落在公路旁,距离村民的住处很远,由于设备简陋,医生只能应付普通感冒、简单外伤之类的小病,结果门可罗雀,鲜有村民光顾。后来在项目的资助下,卫生室搬迁到了“新农村建设”项目小区,诊疗环境有了明显改观。由于获得了项目提供的医疗设备和大量常用药物,医生处理伤口、骨折包扎、食物中毒等常见病也能够得心应手。如今,越来越多村民看病、查体时最先想到的就是卫生室。2008年截至9月份,这里接待的门诊病人已达3000人。而2006年,这个数字只有300人。

    项目具有3方面重要作用

    记者了解到,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成立不到3年,但它已经在全国七个省市自治区为国民健康事业投入了1.5亿善款,受益人群超过7000万。谈到这次的扶贫项目,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桑希杰说:“该项目新建、改建的100个医疗机构,虽然远不能解决全省人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但却在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 百拇医药
    第一,上述医疗卫生机构可以从事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成为普及医药卫生知识、培养农民健康卫生习惯的“学堂”。一个人看病所需费用,足够20个人接受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应该成为医药卫生事业的重头戏。掌握了健康知识、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使预防为主的方针真正落实到基层,从而大大降低农民患病的几率,降低农民看病的成本。

    第二,项目保证农民有病以后可以得到及时治疗,大大提高了农民患病就诊和救治的成功率。以前农民有病不看,一方面是因为医院远,另一方面就是花钱多。但现在项目使得农民‘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乡’,真正实现了看病的方便、快捷和有效救治。

    第三,更好地保护妇女儿童的身心健康,提高分娩妇女的住院率,降低孕妇和婴幼儿的死亡率。

    保护农民健康,就是保护农村生产力。在项目中,基金会只是投入了820万元,但它是一个引子,目前陕西省政府已决定,在3年内投入15亿元,在陕西全省着力改善农村医疗状况,推进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目前,项目已经验收,今后的工作重点是加强管理,管好用好,保证项目可持续地发挥作用,使农民长期受益。”桑希杰强调。▲, 百拇医药(本报记者 徐李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