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理论书籍 > 现代著作 > 图书全文 > 《痰症论》 > 第二章 痰证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编号:11682013
二、痰证学说的形成
http://www.100md.com 《痰症论》
     自汉以降,痰证理论逐步形成。东汉医圣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集汉以前医学之大成,首创痰饮之说。后世魏荔彤评述:“《内经》言饮而不及于痰,言痰自张仲景始,已有痰病之说……细考其文,究以饮为主,而以痰为附论”(引自《医述》)。至隋·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专列“痰饮候”,“诸痰候”,使痰与饮方以分论。痰证理论诞生后,随着应用的广泛,认识的深入,进而发展到对其共性加以归纳,对其现象予以解释,对其经验概以总结。后世各家,证治日多,所述更详。

    在生理方面,宋代严用和在《济生方》中指出:“人之气道贵乎顺,顺则津液流通,决无痰饮之患”。明·王纶也认为“人之一身,气血清顺,则津液流通”。对杜痰之源的重要性,李梃在《医学入门》强调了“水火升降,脾胃和调,痰以何生”。《景岳全书》指出:“盖痰涎之化,本因水谷,使果脾强胃健如少壮者流,则随食化,皆成气血,焉得留而为痰”。所有这些论述,均从生理上阐明了人之阴阳相对平衡,升降协调,气血调和,脾胃强健,津液流通无阻的重要性。为后世论痰治痰提供了依据。
, 百拇医药
    在痰的概念上,明代王纶在《明医杂著》中指出:“痰者,病名也”。又说:“惟夫气血浊逆则津液不清,熏蒸成聚而变为痰焉”。宋代杨仁斋在《直指方》中,以形态上将痰与饮作了区别,指出:“稠浊为痰,清稀为饮”。张介宾在《景岳全书》所述更详,指出:“痰即人之津液,无非水谷之所化,此痰亦既化之物,而非不化之属也”。又说:“痰与饮,虽曰同类,而实不同也,……若痰不同于饮者,饮清彻而痰稠浊,饮惟停积胃肠,而痰则无处不到。水谷不化而停为饮者,其病全由脾胃,无处不到而化为痰者,凡五脏之伤皆能致之。”不仅说明了广义之痰为“五脏之伤”,而且使痰与饮从概念,形态以及病机病证方面的区别更加明朗化。

    在病机病因方面。金·刘元素指出:“酒性大热而引饮冷,冷与热凝于胸中,不散而成湿,故痰作矣”。明·王纶也有类似记载:“老痰,饮酒之人多有之”。李梃在《医学入门》中说:“风痰外感贼邪,或肾枯木动,或内风郁热……”。又说:“寒痰因形寒饮冷”,“湿痰或外致湿滞,或停饮不散”,“热痰因味厚积热,或外患误温所致”,“火痰因饮食衣褥过厚,火蒸津液,成痰稠浊……”,“气痰七情郁成”,“食痰因饮食不化结成痞块……”。又指出:“痰源于肾,动于脾,客于肺。”李中梓在《医宗必读》中说:“惟脾上虚弱,清者难升,浊者难降,留中滞膈,淤而成痰”。明·龚信在《古今医鉴》中指出:“痰乃津液所化,或因风寒湿热之感,或七情饮食所伤,以致气逆液浊,变为痰饮”。《症因脉治》更加详细的论述了外感痰症与内伤痰症的原因。古人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六淫、七情、饮食所伤为痰邪的致病因素,并认为其病理变化的关键是肺、脾、肾三脏,从而为痰证理论的形成,起到了重大作用。
, 百拇医药
    在致病性质方面,隋·巢元方提出了“百病皆有痰作祟”之说,使痰邪致病的范围得以扩展。元·朱震亨《丹溪心法》指出了痰邪的流动性,认为“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同时也说明了痰浊致病的广泛性。朱氏关于“痰挟瘀血,逆成窠囊”的妙论,为后世探讨痰瘀同病的理论开拓了先河。明·龚信父子提出了“百病中多有兼痰者”的观点。李梃在《医学入门》中也对“百病兼痰”专篇论述,为后世辩治痰证更加开阔了眼界。

    在病证范围方面,东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记载了咳嗽、喘满、心悸、眩晕、胁痛、气逆不能平卧、体疼重、口干或思饮痞闷、小便不利、大便溏等痰饮证的临床证候,广泛涉及了内科各系统的疾病。隋·巢元方专门讨论了“鬲痰风厥头痛候”,并记述了痰癖的证候。宋·朱肱《活人书》中指出:“中脘有痰,亦令人憎寒发热,恶风自汗,胸膈痞寒,有类伤寒,但头不痛,项不强为异耳。余常见湿痰郁于项背,或麻或强,脉浮滑而不浮紧耳”。明·楼英所著《医学纲目》,对痰的证候范围,认识较广,所述甚详,指出:“痰之为病,或偏头风,或雷头风,或太阳头痛,眩晕如坐舟车,精神恍惚,口眼??动,眉棱耳轮俱痒,颔腮四肢遊风肿硬,似疼非疼,浑身燥痒,搔之则瘾疹随生,皮毛烘热,色如锦斑,齿颊似痒似痛而疼无定所,满口牙浮,痛庠不一,嗳气吞酸,鼻闻焦臭,喉间豆腥气,心烦鼻塞,咽嗌不利,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或因喷嚏而出,或因举动而唾,其痰如黑墨破絮桃胶蚬肉,或心下如停冰铁,闭滞妨闷,嗳嚏连声,状如膈气,或寝梦刑戳,刀兵剑戟,或梦入人家,四壁围绕,暂得一窦,百计得出,不知何所,或梦在烧人,地上四面烟火,枯骨焦气扑鼻,无路可出,或不因触发,忿怒悲啼,雨泪而寤,或时郊行,忽见天边两月交辉,或见金光数道,回头无有,或足膝酸软,骨节腰肾疼痛,呼吸难任,或四肢肌骨间痛如击戮,乍起乍止,并无常所,不时手臂麻疼,状如风湿,卧如芒刺不安,或如毛虫所螫,或四肢不举,手足重滞,眼如姜蜇,胶粘痒涩,开阖甚难,或阴晴交变之时,胸痞气结,闭而不发,则齿痒咽痛,口糜舌烂,及其奋然而发,则喷嚏连声,初则涕唾稠粘,次则清水如注,眼前黑暗,脑后风声,耳内蝉鸣,眼??肉惕”。许俊在《东医宝鉴》中记载了风痰、寒痰、湿痰、热痰、郁痰,气痰、食痰、惊痰等多种痰证,著述分类明确,实为后世论痰者所宗师。
, 百拇医药
    治疗方面,仲景提出了“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治疗原则,为后世治疗痰证作了有益的启蒙。《伤寒杂病论》所载262方,其中50余方使用了治痰药物。有些方药至今仍为医家治痰所喜用。西晋·葛洪撰《肘后备急方》,列有“治胸膈上痰(疒阴)诸方”。隋·巢元方提出了痰病患者不能“服散而饮过度,将适失宜,衣厚食温”的防治方法和护理措施。唐代孙思邈集诸家之所秘要,去众说之所未至,搜罗医疗经验,成书《千金要方》,所载治痰方药,如今仍在沿用。张子和在《儒门事亲》中专列“痰论”一门,将痰证按风痰、热痰、湿痰、酒痰进行辨治,并对痰证的治疗,首创吐法,认为“痰在胸膈之上,大满大实,非吐安能得出”,从而更加丰富了治痰的内容。元代朱震享在《丹溪心法》中提出了“治痰法,实脾土,燥脾湿,是治其本”。所述深密精邃,显用于世。明·楼英《医学纲目》中提出:“凡病百药不效者,其关上脉伏而大者,痰也,用妙应丸”。王纶在《明医杂著》中设立治疗“老痰”的化痰丸并认为“惟在开郁降火,清润肺金,而消凝结之痰,缓以治之,庶可效耳”。李梃对痰证的治疗更有发挥,他在《医学入门》中指出:“因气动者曰痰气,顺气导痰汤,因火动者曰痰火,清热导痰汤,因湿动者曰湿痰,祛湿导痰汤主之,通用二陈汤,能使大便润而小便长,尤为分导要药。风加南星皂角白附子竹沥,寒倍半夏加姜附姜汁,火加石膏青黛,湿加苍术白术,燥加栝蒌杏仁,老郁痰加海石芒硝栝蒌,食积加山楂神曲麦芽,停水加槟榔,痰在胁下加白芥子以行之,痰在四肢加竹沥,痰在经络用此探吐,痰在皮里膜外加白芥子竹沥姜汁,气实用荆沥”。设立痰病虚证的治疗,并批评了“痰无补法”的说法。张介宾进一步阐述了虚痰的辨治,对“脾胃之痰”、“肾经之痰”、“风寒之痰”、“中风之痰”、”饮食之痰”的证治又有新的见解。《景岳全书》还提出了“治痰者,必当温脾强肾,以治痰之本,使根本渐充,则痰将不治而自去”的治病求本的原则。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搜集了治痰方药百余首。清代叶桂,贯彻古今医术,学验俱茂,其著《临证指南医案》运用温、补、逐、散诸法治疗痰证痰病,而取卓效,并强调了“古人见痰休治痰之论,此诚千古之明训”。唐宗海为“痰瘀相搏”立法组方,为后世痰瘀同病同治奠定了基础。,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