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医方剂 > 现代名医名方 > 方药中
编号:11683392
方药中先生创新的教育理念与实践 ——庆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建院30周年
http://www.100md.com 2008年10月30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3016期
     2008年金秋十月,满怀豪情和自信的中国人民,迎来了改革开放30周年。作为改革开放结出的一个硕果,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迎来了三十年院庆。

    三十年绚丽华章,三十年硕果累累。在这欢庆时刻,我们不能不怀念起中医研究生教育的奠基人与开拓者、研究生院的创始人之一、著名中医学家方药中先生。他以全新的教育理念与开拓实践,为中医研究生教育奠基铺路,谱写了创业第一篇。

    上世纪七十年代,经历“文革”摧残的中医,已是“后继乏人乏术”,面临断代的危局。著名中医学家岳美中等中医前辈,痛心疾首,上书党中央和国务院,得到了时任国家主席的李先念等国家领导人的大力支持和正式批复。1976年举办了全国中医研究班。1978年改革开放的东风带来了科学的春天,也带来了中医的春天。随着全国研究生制度的恢复,中医开始首次招收研究生。经历了严格的初试、复试和口试,从千余名考生中录取了五十名,成为我院首届中医研究生,成立了研究生班。仍由前全国中医研究班主任岳美中先生任主任,方药中先生任副主任,并增加了任应秋、董建华、刘渡舟三位副主任。由方药中长期主持工作。作为一名首届研究生和毕业后一直留任的一名老教师,我有幸见证了中医研究生教育从无到有的历程,经历了我院研究生教育由班一部一院的发展过程,感受了方药中先生为中医高级人才培养所提出的一系列全新教育理念和开拓实践,目睹了结出的累累硕果。
, http://www.100md.com
    严格选拔学生:

    不拘一格,学历与实践并重

    以什么条件选拔中医研究生?先生不止一次地说:“人才难得啊!‘不拘一格降人才!’”在先生的主持下,制定了广开生源、严格考试、学历与实践并重的选拔原则。具体来说,一方面把“文革”中失去深造机会的十余届中医院校优秀毕业生作为主要生源,一方面以“同等学历”为传统带徒出身、自学成才的优秀中青年中医、西学中等开启了大门。但是二者均必须具备三年以上的临床实践,才能取得报考资格。通过资格审查的共1168名考生在当地参加了统一的命题考试。然后按分数选取100名考生到北京参加复试。第三关是由岳美中、方药中、任应秋、刘渡舟四位担任主考,亲自进行口试。三试之后,最后录取了50名考生。事实证明,这些来自五湖四海,不同学历和经历的学子们各有所长,但都具有较好的中医功底、临床能力和中华文化的基础。他们在研究生班的大熔炉里,各自得到了修炼和升华,后来都成为中医的栋梁之才。在学习期间有的研究生改变原定的研究方向,如改攻中医心理学等。有的专家和导师颇有微辞,认为是“不务正业”。对此方先生以包容的态度对待:“人各有志,让他们按自己的意愿、爱好去发展吧!”不但宽容大度,而且还给予了支持。在先生看来,人才的选拔与培养,应该是多途径的。这也正是“有教无类”、“不拘一格”我国传统教育理念的体现。
, 百拇医药
    创新设计课程:

    创建以“四部经典”

    为主干的中医研究生课程体系

    中医研究生学什么?没有统编教材,也无史可鉴。对中医学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央提出了“系统学习、全面掌握、整理提高”十二字方针。如何在研究生课程中贯彻这一方针?中医文献浩如烟海,如何从中选取最具代表性的论著?先生提出了以《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作为四部代表性医著,进行系统、全面地学习与研究。对此也曾有过不同认识。有人提出学习《内经》太难了。为此先生曾做过多次调研。对《内经》的学习,大本期间只有几十段选读。就在调研经过层层选拔的50名研究生中,竟也没有一位研究生全文通读过(内经》162篇原文。如果中医的高级人才都不能全面、系统地学习这部中医学的奠基之作,那么中医的继承将从何谈起?中医学的发展与创新岂不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再如选《温病条辨》。既往是曾有把《内经》、《伤寒》、《金匮》和《神农本草经》列为“四大经典”之说。但是这四部古籍都是汉以前的著作,距今已近一千八百年了。在这一千多年中,中医学有了很大发展,特别是明清温病学的建立与发展,已成为中医发展史上的一大里程碑。如果无视这一千多年中医学的发展与创新,那岂不是割断历史、无视发展与创新。再说,在大学期间,上述四本著作,惟有温病学没有学习原著。在温病学的诸多著作中,(温病条辨》算得上是其中最全面、系统、集大成、有创新、切实用的一部。因此,列入了《温病条辨》。这样就形成了以“四大经典”为中医研究生专业必修课的主干课程。考虑到中医学术发展的连续性和学术流派纷呈的传承特点,还设置了《中医各家学说研究》课。考虑到必须让研究生吸纳新知,了解新理论、新成果和学术动态,还设置了《专题讲座系列》。这样就构建成了以“四部经典”为主干课程,结合古今学术发展研究的《中医各家学说研究》、《专题讲座系列》共同组成的中医研究生专业课程体系。至今,这一体系已经过三十届研究生的实践验证,证明了其系统性、科学性和中医学继承发扬并重的自身特点。对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其中由研究生共同完成的对经典著作的注释本早已刊印,《专题讲座》也已集为两卷正式出版,流传国内外。
, http://www.100md.com
    关于学习外语问题,先生并不反对学习外语,他本人能用英语进行简单对话。但是他认为在研究生短暂的学习期间,拿出过多时间学习外语,势必冲击专业课学习,二者难以兼得。他说,外语本身就是一门学科,三年全学外语,也难以达到交流的需求。因此,最初就把外语作为选修课处理。为此,他还让我起草了一份致国务院学位委员的意见书,由方药中、任应秋、李今庸等诸先生联名上书,陈述中医研究生不必把外语列为必修,对因工作需要学习外语者,他大力支持并不止一次批准他们去专门攻读外语。

    倡新学习方法:

    “自学为主,提要勾玄”

    中医院校基本上采用以课堂讲授统编教材为主的学习方法。沿袭这种方法,显然不适合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为此,先生提出了“自学为主,提要勾玄”的教学方法。具体来说,先由教师制订出统一的自学进度进行自学,然后由主讲老师对其内容进行提要勾玄、答疑,并辅以专题讲座。当然这就对主讲教师有很高的要求。那时,《内经》是任应秋、方药中、程莘农先生主讲。《伤寒论》是刘渡舟、万友生先生主讲。《金匮要略》是方药中、李今庸、金寿山、何任先生主讲。《温病条辨》是董建华、赵绍琴、潘澄濂、邓铁涛先生主讲。《各家学说》由任应秋、姜春华先生主讲。这些名师都为我们做过极为精彩的“提要勾玄”式的导读。以方先生讲的“病机十九条”为例,他没有沿袭顺文释叉、在“十九条”具体内容上大加发挥的窠臼,而是单刀直入指出“病机十九条”的精神实质是什么?质言之,“病机十九条”的精神实质是总结出了中医分析病机的要点、步骤和方法。即:以脏腑经络辨析病位;以风、火、湿、燥、寒、辨析病性;通过“必先五胜”辨析病本,从而形成了中医临床辨证的基本模式。真可谓“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万友生先生则是以“寒温统一论”来诠释《伤寒论》。为了联系临床运用,在讲解“温病三宝”的具体运用时,潘澄濂先生都是通过他在治疗重症肝炎、肠伤寒、出血热的具体运用进行讲解。邓铁涛先生则更为具体到用“安宫牛黄丸”救治昏迷病人时,“舌上滴药法”的使用。为了临床带教,姜春华、潘澄濂先生都到研究生班病房参加过会诊。研究生班的病房还与北大一院实行定期交替查房。由方先生和谢竹藩教授间周一次各去所辖病区查房或会诊,我们跟随学习。先生还让我们在学习期间就参加门诊和讲课。当时,我和何绍奇在第二学年就在西苑医院出门诊和讲授医古文课。
, 百拇医药
    广聘一流名师:

    学术开放,群贤毕至,

    首开中医百家讲坛

    “名师出高徒”。为研究生选聘具有真才实学的一流名家讲学,营造开放的学术氛围,是先生始终坚持的原则。讲学的内容,一般有命题和自选两种。前者根据课程需要,由先生列出选题,聘请该选题造诣最高的名家承担已如上述:后者则请名师自选。要求课前一律打印出讲稿,分发学生。各位名师首次讲课,均由先生亲自介绍并参加听课,最后一次的讲课,仍由先生答谢并听课,这已形成惯例。这种对学术和专家的尊重,是我从未见到过的。其实,他的工作很忙,除全面主持研究生班的工作而外,还有自身教学任务,每周的查房和门诊以及学术活动等。正是在这种尊重知识、学术开放的气氛中,专家们不但精心讲课、答疑,而且还要去病房会诊,有时晚间还会来到自习室和宿舍参加学生的讨论。师生在学术面前人人平等,学而思,思而辩,各抒己见,质疑问难,高谈阔论,意气风发,挑灯夜读,乐而忘返,深夜不散。当时由于经费所限,待遇菲薄,先生经常自掏腰包,设简朴而诚挚的家中便宴款待诸贤。鉴于先生在中医界的威望、研究生们的水平和求知精神,老前辈们都是有请必到,欣然前往,从不提及报酬。记得姜春华先生因糖尿病习惯以啤酒代主食,而北京当时只有大桶灌装的啤酒,往往都是自己从上海带来。当时研究生班没有车,赵绍琴先生每次都爽快地主动告诉我:“你们困难,车子我自己解决吧”。他们把来研究生班讲学作为平生一件幸事和快事。正是这种开放的浓厚的学术氛围,不同学术观点的自由交流,使小小的研究生班赢得了“中医之杏坛”、“中医之黄埔”的美誉。据我粗略的回忆,中医界的一流学者几乎全部都在研究生班小小五尺讲坛上留下了足迹。方药中先生更是身先士卒,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广纳百川,开设了中医第一个百家讲坛。
, 百拇医药
    寻求培养方式:

    开办中医第一个研究生班

    研究生班采取了集体培养和导师指导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即前期在研究生班集中完成公共和专业必修课的课程学习,为后期的专业学习打下较坚实、宽广的基础,同时也了解了专业需求、导师学术和特点,这样再填报志愿确定专业和导师。经过师生双向选择再进入跟师进行专业学习和完成学位论文。这样充分发挥集体培养和导师指导的优势,保证了专业基础的质量和系统性,同时避免了盲目性,师生双方彼此了解,关系融洽。后来,这种培养方式还被一些传统文化的传承如京剧等采纳,效果也很好。由于研究生班在教学质量、培养方式、导师的德高望重等方面的因素,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把“中医基础理论”专业的第一批博士点授予了研究生班。在相当一段时间里,这是全国唯一的《中医基础理论》博士点。

    探索培养模式:

    培养“四艺”兼备的通才型人才
, http://www.100md.com
    中医高级人才是个什么样?这是一个根据时代、国情、需求不断探索和调整的模式。先生认为,对中医高级人才的整体需求应具备四个方面:掌握中医理论;具有较高的临床能力;能独立进行研究;具备较好的表达传播能力。用先生的话说就是:“懂理论、会看病、能研究、会讲会写。”孔子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作为培养模式,这也算得上是“四艺兼备”的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吧。他认为,从中国的国情和实际需求出发,分工精细、十分精专的人才,毕竟需求还是少一些,条件往往集中在大城市、大医院、大学、大科研机构,而更多的人才需求是要适应面较宽的通才模式。而且中医学本身就以整体、综合为其特点和优势。不应照搬西医专业分工过细的做法。三十年过去了,从毕业研究生的去向来看,他们多根据需求分别承担了临床、教学、科研、编辑、文献、管理等多方面的工作。由于“四艺兼备”,整体素质好,应变能力强,都能根据需求,承担或变换不同的工作,并很快成为本专业的学术带头人、著名专家和领导。这种复合型的通才模式,看来,至少在现阶段仍是一种比较符合中国国情、时代需求和中医特点的中医高级人才主要培养模式。
, 百拇医药
    身体力行,大师风采长存

    三十年来,在研究生院的百家讲坛上,一代名师名医展现了他们各自不同的风采:议论宏阔、大匠风度的方药中先生;严肃严谨、广证博引的任应秋先生;从容不迫、弛张有度的刘渡舟先生;轻松风趣、京腔京韵的赵绍琴先生:谈笑风生、择善而从的姜春华先生;引经据典、言必有据的李今庸先生;高瞻远瞩、信念坚定的邓铁涛先生;踏实谦和、用事实说话的黄星垣先生等。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景象。其中方先生的讲课风采,更是让人难以忘怀。作为一位中医教育家,从1957年教授全国西学中班开始,数十年没有离开过讲台。他是一位杰出的教师。由于具有极坚实的中医基本功,对四部经典,可以随时登台讲授。他讲授《内经》,包括最艰深的“运气七篇”,都是背诵讲解,不需查看原文。《伤寒》、《金匮》,更是倒背如流了。他对中医理论,由于达到了融会贯通的境界,因此,总能把玄奥的经文讲得深入浅出,取象比类,例如在讲《至真要大论》“从内之外者,调其内;从外之内者,治其外”一段时,这样讲:当你回到家里,发现屋里屋外,水流满地。原来离家时,停水了,于是忘了关好水龙头。水显然是来水后从水龙头、从房间里流到外面的。这时,你是急于先扫外面的水,还是先去屋里关好水管呢?当然,还是先关上水管。因为水是从那里流出来的嘛。然后,再去扫水,关水管,这就是“从内之外者,调其内”,就是先找出“原发”,“原发”是“本”。当然,治了本,水流满地也不行,还要打扫地面的水。外面的水是“继发”,是“标”,也要治“继发”。质言之,辨病治病,一定要“求本”。而“求本”的重要方法,就是要找出原发病之所在。深入浅出,易用难忘。他讲的“病机十九条”,已如上述,首先揭示其基本精神,但是最后还是要落实到临床如何辨证论治,并用个人验案加以说明具体运用。他对中医感情至深,讲课时很自然地倾注了他对中医的笃厚感情。听过他讲课的学生,无不为他那深邃的说理、行云流水般的语言、滔滔江河般的气势,以及那弘道启新的智慧和风采所折服和感动。他具有很好的中国传统文化修养,从诸子到诗辞歌赋,信口诵来,极富文采。有一次在讲自然界四时六气中的秋气特点时,就背诵起欧阳修的《秋声赋》来:“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奋发……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一气之余烈。”把秋气那种雾露清凉、凋零萧条、苍敛萧索的自然景象,描述得如临其境,出神入化。这种医文融合,理情并茂的讲课,实在是精彩绝伦,让人永生难忘。

    在改革开放春潮中诞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医研究生教育已走过了三十年。三十年来,我院已培养出了1213名硕士,415名博士,在校生470名。回顾三十年走过的路,是为了走好现在和未来的路。“三十而立”,中医研究生的培养应该走出自己的路,而不是以“接轨”来照搬或靠拢到其他学科的路。中医高级人才的培养需要不断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但是方药中先生对中医研究生教育所提出的一系列教育理念和创新实践,他倡导的多途径培养人才、广纳百川的学术氛围,从中医特点和国情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和他那身体力行、博大精深的大师风范,值得我们认真总结、静心思考。 D4, http://www.100md.com(许家松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