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738680
抗病毒治疗,从预防耐药做起
http://www.100md.com 2008年11月25日 《生命时报》 2008.11.25
     前不久,首次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一次,旨在让全社会都能重视并关怀乙肝人群的“乙肝患者现状调查”。调查结果让我们认识到,当前国内的乙肝防治环境存在亟待解决及改善的问题。

    七成患者担心耐药

    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受访者能够认识到“乙肝药物发生耐药会严重影响治疗效果”,但是还有近半数患者错误地认为“保肝治疗最重要”,三成患者认为“乙肝可以痊愈”,还有少数患者极端地认为“乙肝基本上治也等于白治”。

    全世界各国乙肝治疗指南均明确指出,慢性乙肝治疗的首要目标是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或消除乙肝病毒,延缓和阻止疾病进展。只有病毒复制得到长期持续抑制,病毒载量降到检测线以下(300拷贝/毫升以下),才能降低患者的传染性,并且降低疾病远期进展,如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率。

    “乙肝患者现状调查”还发现,核苷类抗病毒治疗是当前乙肝患者使用最多的治疗方法,然而七成多患者比较或非常担心核苷类药物的耐药。核苷(酸)类药物只能直接抑制病毒复制,没有免疫调节的特性,采用这类药物治疗至少需要2年时间。在这一过程中,一旦发生耐药,就可能导致治疗效果丧失、疾病进展或病情反复等后果,且限制了患者后续治疗的选择。
, 百拇医药
    重视医患沟通,选对乙肝治疗策略

    医患沟通是正确选择治疗策略的一个重要因素。乙肝患者现状调查显示,目前乙肝患者就医不固定以及医患之间缺乏双向沟通,仍是比较严重的问题:比如,六成乙肝患者没有固定的医院和医生,四成患者完全由医生决定服用的药物。事实上,医患之间的沟通从诊治一开始就至关重要。

    首先,建立稳定的医患关系能使患者拥有较强的依从性,不随意更换医生,为长期治疗提供了保障。而依从性差的患者,缺乏上述概念,会随意更换医生或治疗方案,导致疾病反复直至恶化。因此,医生应充分理解患者需求,从专业角度帮助患者选择更佳治疗方案。另一方面,患者也应加强对医生的信任,积极主动寻求疾病相关知识,树立正确的治疗目标,定期随访检查。

    其次,医生要帮助患者选择最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案。在方案制定时,医生应当向患者介绍长期抗病毒治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不同抗病毒药物的疗效、安全性、耐药发生率等特点,并结合患者的病情、经济情况等因素,给予患者综合全面的建议,帮助患者选择更合适的治疗方案。
, 百拇医药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核苷(酸)类药物中各药物的耐药发生率是不同的。由于抗病毒治疗需要长期进行,如果初始治疗时选择了高耐药发生率的药物,一旦出现耐药,病人将面临治疗效果丧失、疾病反复甚至恶化等严重后果,并且大大限制了下一步的治疗选择,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据今年港沪国际肝病年会上最新公布的《亚太地区耐药管理》调查研究报告显示,在国内,仅专家门诊、住院治疗、耐药检测等,就会对每一位患者在耐药发生后的第一年,造成约4000元人民币的额外费用,而这些还不包括治疗药物本身的费用、患者就医的交通费、误工费等。

    预防耐药,抗病毒才会更经济更有效

    因此,如果条件允许,患者应在初始治疗时就选择强效持久抑制病毒、低耐药率的核苷(酸)类药物,如当前各国乙肝指南所优先推荐的恩替卡韦,该药不仅在抗病毒上效果显著,而且五年累计耐药发生率仅为1.2%。从最终治疗效果来看,这才是更经济有效的治疗策略。

    因此,“预防耐药”才是真正避免额外治疗花费的“上策”。所谓“预防耐药”策略,就是在初始治疗时,就选用恩替卡韦等强效持久抑制病毒、且耐药发生率低的核苷类药物。这不仅能长期保证较好的治疗效果,还能有效帮助患者避免因耐药而造成的额外经济损失与时间成本。

    乙肝患者可以同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面对面沟通,寻求科学合理的初始治疗方案,尽可能做到“预防耐药”。只要高度重视初始治疗药物的选择,就能够最大程度地将耐药防患于未然,为乙肝治疗赢得先机,尽早回归健康生活。▲(朝 源),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