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论坛报》 > 2008年第46期
编号:11711486
疑难嗜铬细胞瘤诊治研究获多项进展
http://www.100md.com 2008年11月27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8年第46期
     本报讯 (记者 胡德荣)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内分泌科王卫庆等,在嗜铬细胞瘤的早期诊断、疑难病例诊治及发病机制等的临床与基础研究中,获得了多方面的进展。该成果日前获得上海市第六届医学科技进步一等奖。

    该《疑难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研究在国内率先建立了间羟肾上腺素类似物(MN)的高效液相测定方法,使嗜铬细胞瘤的诊断符合率由原来约50%提高到目前的97%。结合CT、131碘-间碘苄胍(131I-MIBG)等影像学方法,使诊断符合率提高到接近100%。

    该研究提出了以稳定降压、扩充血容量和密切生化监测为核心的围手术期管理方案,使术前准备时间由平均42天缩短为10.6天,使患者的术中血压稳定。

    该研究积累了大量疑难病例,包括双侧肾上腺占位嗜铬细胞瘤、静止型嗜铬细胞瘤、遗传性嗜铬细胞瘤、巨大嗜铬细胞瘤、小肠副神经瘤、心脏副神经节瘤和在国际上首次报道并命名的法洛四联症-脏器转位-嗜铬细胞瘤病等,显著提高了诊治的成功率。

    研究者还总结了我国遗传及散发性嗜铬细胞瘤的发病特点,发现在家族性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MEN)2型中,嗜铬细胞瘤的发生率达到100%,不同于西方报道值。该研究还在国际上首次提出,ERBB-2在恶性肿瘤中表达阳性率显著提高,可作为鉴别良、恶性肿瘤的标志物。,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