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论坛报》 > 2009年第1期
编号:11710234
临床安全用药并非“老生常谈”——访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李大魁教授
http://www.100md.com 2009年1月1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9年第1期
     2009年,本报开设临床用药栏目,希望通过建立药师与医师沟通的平台,让安全用药的警钟长鸣。栏目创办伊始,本报记者采访了北京协和医院药剂科、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李大魁教授,请李教授就有关临床安全用药问题给予解答.

    编者按: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都知道,一些人的一口“四环素牙”,常常是伴随他们一生的特征。这些使我们深刻认识到了药物的危害。更为触目惊心的是,庆大霉素和链霉素造成的儿童耳聋,苯甲醇注射导致的蛙脚,轰动一时的“马兜铃酸肾病”以及犹然在耳的“刺五加注射剂”教训更令人感到痛心!这些都在提醒人们,安全用药问题亟需“老生常谈”.用药安全指上市药品在使用全过程中的安全性。不安全用药包括用药差错和不合理用药。前者可发生在处方、配方、发药、给药、病人用药和储存等各阶段,例如“刺五加注射剂”事件就是由于保存时遭水浸造成药物质量问题而引起的,属于一起典型的药品贮存差错案例。用药差错可通过改进措施避免,而药物的合理应用则需要医师和药师之间长期通力合作。

, 百拇医药     论坛报:临床常见的不合理用药问题有哪些?

    李教授:临床常见的不合理用药包括:没有选对适应证;当有多种药物可供选择时,没有选取最佳药物、剂量、用法、给药途径和疗程;没有对特殊病人实施个体化给药。此外,重复开药、有害的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也是较为常见的问题.

    论坛报:我国临床常见的不合理用药问题主要有哪些?

    李教授:我国药物的不合理应用主要表现在抗生素和激素的滥用,直接的临床后果就是药物不良反应事件增加和药源性疾病危险升高,导致治疗时机延误、治疗失败,由此造成的医疗纠纷也层出不穷.

    提到临床不合理用药,不能不谈输液剂滥用问题.2007年全国大输液产量高达71亿瓶(袋),比2006年增加了10%。《天津护理》杂志2008年的一篇报道称,某医院输液中心日输液量达500人次。不必要的输液治疗是我国用药安全的巨大隐患.
, 百拇医药
    论坛报:有哪些措施能够减少这类不合理用药问题的发生?

    李教授:WHO对医疗机构中每次就诊的平均处方药物数、以通用名开药比例、处方中抗生素的比例、处方中注射药物的比例和使用基本药物和处方集药物的比例均有明确要求。同时,WHO对医疗机构是否对处方者提供基本用药目录或处方集、是否提供给临床医生用药指南也有规定。在我国,这些要求已列入医疗机构考核内容中,但执行情况还有待改进.

    临床医师在处方时应及时学习理解诊疗指南的精神,循证地使用药物。对于缺乏指南指导的疾病治疗,可遵循医疗机构内的规范用药.

    此外,医师平时应注重对药学知识的积累,增进与药师的合作,在开药前还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2007年7月7日,香港1名27岁女性病人死于严重医疗差错,原因是医师误将长春新碱用于鞘内注射。为了预防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WHO随后提出,在药品说明书或包装上进一步明确标识“仅用于静脉注射,其它途径将产生致死危险”,禁止用注射器静脉推注长春新碱,将长春新碱的注射途径改为稀释后静脉滴注(如用50ml生理盐水稀释后静脉滴注).
, 百拇医药
    论坛报:现在,各国对于用药过程中的不良事件都很重视,美国FDA专门有一个药物监察(MedWatch)栏目,及时对各种药物不良事件进行通报,而我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也定期出版《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发给各家医院。有些医生看到通报上出现的警示药就觉得“这种药不能用了”,这样的态度是否可取?

    李教授:医务人员要及时知晓和理解国家发布的不良反应信息和药械警戒,临床实践中既不要简单地“斩草除根”一概不用,也不可盲目地“视而不见”草率用药,关键是要根据已知信息对病人进行风险-利益评估。国外发布的药物不良反应信息,也未必完全适用于中国,譬如国外屡次报道阿司匹林的雷耶(Rey)综合征,在中国就鲜有发生。用药是一门艺术,临床医师应在平时积累药物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情况,时时进行利弊平衡。,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