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药学版 > 基础研究
编号:11742808
重视血药浓度与药效关系的基础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09年1月6日 《中国医药报》 2009.01.06
     □戴德哉

    一般认为:血中药物浓度和药效的产生,形成平行关系。其实,大多数药物的药效与血药浓度的关系并不都是如此。重视血药浓度与药效学关系的基础研究,研究它们的不平行性,对提高疗效和用药合理性,以及降低治疗疾病所需的费用大有裨益。

    血药浓度与药效并非平行

    临床用药后,药效是主要的观察指标。用药后血中出现药物浓度,并不等同就产生了药效。绝大多数服药后药效的产生和停药后药效的消退,时间上均滞后于血中药物浓度。这是由多种原因所决定的。产生药效的部位不在血管内,药物穿透到组织间隙,与细胞接触,与作用靶点(酶系等)结合,才起效。当血中药物浓度降低时,组织中的药物浓度也降低,药物与靶点解离,才使药效终止。但如果药物和靶点结合后的改变是不可逆的(如酶的活性被不可逆抑制),此时,虽然血中药物浓度早已消失,药效仍会维持一段时间。阿司匹林不可逆地抑制环氧酶,此酶每天能新生成10%,使酶活性恢复,故需每天服用阿司匹林才能保持对环氧酶的抑制,降低血栓发生率。这就是血药浓度与药效不平行的例子。
, 百拇医药
    因此,认为药效与血药浓度是平行关系,这在概念上简单化了。药效产生是在细胞上的靶点,如:各类酶、受体或离子通道,以及它们的上游:核内mRNA、DNA、转录部位等,测定血中的药物浓度,或是组织中的药物浓度,都只是反映体内药物的数量变化,尚未准确反映起效部位的浓度和结合状态,均未涉及药效。因此,血药浓度检测只是间接地反映与药效的可能关系,药效并不总是敏感地随血中药物浓度的波动而改变。

    药物效应对血药浓度的反应可分为3类:很不敏感、不太敏感和敏感。大多数药物的治疗反应对血药浓度属于前两种。当药物浓度降低后,药效仍会保持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形成药效滞后(逆时钟袢),药效持续时间往往明显长于血中药物的保持时间。药效不仅与药物半衰期的长短相关,也与靶点的结合亲和力、解离系数等因素有关。例如:患者肌注麦角胺0.5毫克后,产生收缩血管的药效,测前臂与拇指间血压值之差,能反映血管收缩作用。10小时后,血中麦角胺基本已消失,但药效却达到峰值,缩血管作用延续达70小时。说明血药浓度与药效是分离的。
, 百拇医药
    开发新制剂须重视药效研究

    对控释、缓释制剂的开发,均应有生物学基础研究的支持,尤其要重视药效的生物学基础研究。不仅要注意用药后血药浓度的改变(这一指标很容易量化,达到很高精确性),也应该重视研究药效的产生、消退和持久性的关系。而不要以简单的药效和血药浓度呈平行的概念去描述,只有很少数药物的血药浓度上升和下降过程与药效平行,绝大多数并不平行。血中药物停留时间长短有差别,药效的持久性却未必有明显差别。因此,在研发新型制剂时要重视具体药物的血药浓度延长对药效持久性的差别研究,并研究这种差别是否具有生物学意义和临床意义。

    血中药物浓度是产生药效的基础,在判断两种相同药物的两种品牌制剂时,如果用药后血中药物浓度的达峰时间、峰值高度和血药浓度对时间所围的面积相同,就可认为这两种制剂的药效相等,具有生物等效性。这种情况下可用血中药物浓度反映药物效应。这仅限于求证两种不同品牌药品是否具有等效性。而在其他情况下,血药浓度的高低不等于药效的大小。血药持续时间长短或上下波动,不足以说明药效也必定有明显影响。将某药由普通制剂开发成控释/缓释片,后者必须在药效学上显示有明显的优势。因此,新剂型的研制和应用,必须有改善药效的生物学基础研究支持。

    (作者系中国药科大学药理研究室教授),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