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715895
承续五千年中医药血脉 ——中医药事业30年发展回眸
http://www.100md.com 2009年1月9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3056期
     1978年12月18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30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伟大成就,积累了宝贵经验,带来了我国经济社会的深刻变化,也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伴随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政策法规

    从1982年“发展我国传统医药”入宪到2003年《中医药条例》颁布

    新中国成立以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领导同志都对中医药工作作出过重要批示,为中医药发展奠定了政策基础。

    从1978年中共中央转发卫生部党组《关于认真贯彻党的中医政策,解决中医队伍后继乏人问题的报告》,到1985年中共中央书记处作出关于卫生工作的决定中强调“要把中医和西医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再到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的“中西医并重”方针,以及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坚持中西医并重”、“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等一系列党的中医药方针政策,均明确指出了中医药在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事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 http://www.100md.com
    1982年修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这为中医药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2003年,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我国从此有了专门的中医药行政法规。同时,执业医师法、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中也都有中医药方面的相关规定。中医药管理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

    1986年国家成立了相对独立的中医药管理机构,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组织保障。

    中医网络

    中医院由184所增加到3165所

    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覆盖城乡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相比30年前有了较大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82年衡阳会议后,中医医院逐步得到恢复与重建。开展了以县中医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近年来进一步加强了以社区中医药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
, http://www.100md.com
    从1978年到2007年,全国中医医院由184所增加到3165所,增长了17.2倍;床位数由1.66万张增加到35.5万张,增长了21倍。72%的乡镇卫生院、34%的村卫生室、92%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54.7%的社区卫生服务站能为群众提供中医药服务,基本形成了覆盖城乡的中医药服务体系。

    中医医疗

    年诊疗人次从3337万增加到2.54亿

    积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深入阐发中医药理论和技术的科学内涵,中医药特色优势进一步发挥。一批中医药文献得到挖掘和整理,一批学术特点突出、临床优势明显的中医药重点学科和专科初步形成。中医药在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等方面发挥了独特优势的同时,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重大疑难疾病和新发传染病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1980年到2007年,中医医院年诊疗人次从3337万增加到2.54亿,增长7.5倍;出院人数从28万增加到744万,增长26.6倍。中医药防治SARS、艾滋病、肝炎等重大传染病取得良好效果,在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等重大突发事件的医疗保障工作中,中医药发挥了重要作用。
, http://www.100md.com
    中医教育

    中医药高校47所,中医师60万

    经过30年的努力,院校教育、师承教育、继续教育多形式、多层次、多途径的中医药教育体系基本形成。人才队伍数量和素质也得到提高,初步建立起了社区、农村基层中医药实用型人才的培养机制。通过开展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和经验继承、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等工作,培养、造就了一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和中药技术人才。目前,全国有高等中医药院校(含民族医药院校)47所,具有中医执业医师(含中医助理执业医师)资格的人员达60余万人,注册的中医执业医师37万余人。

    科技创新

    部局级以上科技成果奖960项

    从1978年到现在,中医药行业共获部、局级以上中医药科技成果奖960项,其中国家级科技成果奖106项。中医药已成为我国具有自主创新潜力的重要领域。
, 百拇医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立了一批中医药科研机构,培养了一批以中医药专业人员为主、多学科人员参与的科研队伍,建设了一批重点研究室和规范化的实验室,基本形成了多学科、多层次的中医药科学研究体系,提升了中医药的科技创新能力。中医药科学和技术研究列入了国家重大科技计划和专项,支持力度逐年加大,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推动了中医药的学术进步。

    中药产业

    企业1500家,成为新经济增长点

    我国中药产业不断壮大。目前,中药工业企业已近1500家,中药已从丸、散、膏、汤、丹,发展到现在的滴丸、片剂、膜剂、胶囊、合剂、中药饮片颗粒等40多种新剂型,9000余个品种,中药产品种类、数量、生产工艺水平有了很大提高,2007年中药工业总产值近1800亿元。

    全国建立了400多个中药材种植基地,中药种植面积已超过1400万亩,中药农业已成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生态保护的重要措施。中药产业在一些地区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 http://www.100md.com
    文化建设

    中医药科普进入千家万户

    在我国,中医药文化价值日益受到重视,中医药文化不断弘扬,中医药文化建设与中医药事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开创了中医药文化建设新局面。

    随着一批中医药博物馆相继建立,中医药科普书籍陆续出版,中医药知识得到普及,提高了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文化的认识,大医精诚的优良传统作风得到光大,中医医院文化建设工作稳步推进。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宣传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通过深入开展“中医中药中国行”大型科普宣传活动,中医药科学知识得到普及,中医药文化得到弘扬,中医药更加贴近广大百姓。

    民族医药

    民族医院200所,民族药年销售50亿元
, http://www.100md.com
    作为我国中医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西医结合、民族医药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中西医结合和民族医药在卫生事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明确,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一批中西医结合和民族医医院、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相继建立,成为发展我国传统医药的重要力量。目前,全国有中西医结合医院245所、民族医院200所,一些综合医院和乡镇卫生院也设有中西医结合科和民族医科。民族药产业也迅速发展,涌现了130多家颇具规模的民族药生产企业,年销售额约50亿元,为民族地区的人民群众健康和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社会办医

    中医诊所3万多所,中医坐堂重现

    当前,社会力量兴办中医医疗机构发展迅速,已成为我国中医药事业的重要力量。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同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发展中医药事业,引入社会资本投资举办中医医疗机构,民营医疗机构得到快速发展。
, http://www.100md.com
    2007年,中医类门诊部、中医类诊所达3万多所,这些机构基本上属社会力量举办,远远超过了政府举办中医医疗机构的数量,成为我国发展中医药事业的重要力量,为提高基层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医坐堂重新回到老百姓的生活当中。

    国际合作

    70余国与我国签署政府间合作协议

    中医药广泛走向世界,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影响力。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格局,对外医疗、教育、科技合作、服务贸易不断扩大。政府间合作不断得到加强,已有70多个国家与我国签订了含有中医药内容的政府协议94个,专门的中医药合作协议45个。

    目前中医药已传播到140多个国家和地区,许多国家成立了中医药研究和教育机构,国际市场对中药产品的需求日趋加大,中药产品出口总额已超过10亿美元。
, 百拇医药
    中医药改革开放三十年基本经验

    ■坚持中西医并重,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中医药方针政策。

    ■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放在首位。

    ■坚持统筹兼顾,促进中医药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坚持继承与创新,提高临床疗效,推进学术进步。

    ■坚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保持发扬中医药特色与优势。

    ■坚持解放思想,把改革开放、开拓创新作为强大动力。

    ■坚持主动协调,争取广泛支持,创造中医药发展良好环境。

    ■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形成团结和谐氛围。, http://www.100md.com(高新军 柴玉 樊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