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737928
从现在起远离“不夜城”
http://www.100md.com 2009年1月13日 《生命时报》 2009.01.13
     “一座城市既然有了历史的光辉,就不必再用灯光来制造明亮”

    如今,无论是不是过节,满眼的“火树银花”都把城市的夜空装扮得格外繁华耀眼。可面对这样的生活常态,却也有人发出了不同的声音:就在这一道道璀璨的“风景线”烘托着喜庆气氛的同时,埋下了资源浪费、危害健康等诸多方面的隐患。

    “不夜城”丰富了我们的生活

    “亮化才是现在的特色”。36岁的职业音乐主持人晓林说:“记得小时候,拉闸限电是常有的事情,可现在不一样了。不要说北京,就算是一般县城,到了晚上也都是流光溢彩。”晓林觉得,大多数年轻人的感觉都可能和他一样,晚上不愁没地儿玩,是不夜城带来的最大“实惠”。

    在记者采访中,约80%被访者表示自己有过“夜生活”,其中,逛商场、泡吧、K歌等占据主流。而释放压力、消磨时间、结交朋友则是他们流连于“不夜城”的主要原因。
, http://www.100md.com
    郑州大学商学院、郑州大学系统经济研究所所长孙学敏教授则认为:“现代社会工作节奏越来越快,因此需要多种形式的压力释放通道,这就为打造‘不夜城’、‘夜生活’创造了基础,也直接带来了‘夜经济’的繁荣。同时,‘不夜城’还增加了城市品位,使城市更富个性,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多姿多彩的‘不夜城’会被誉为‘城市名片’了。”

    “不夜城”是把双刃剑

    可一直以来,对“不夜城”的质疑之声也不绝于耳。“天空中看不到星星了”、“周围的环境越发嘈杂了”……在越来越多普通人慨叹再也没有夜空时,不少专家更指出,“不夜城”带来的隐患比想象中严重得多。

    造成资源极大浪费。中国环境科学院环境污染与健康研究室副教授聂静说,上海电力部门曾做过测算,灯光工程全部开启后,耗电量将达到20万千瓦,相当于三峡电厂目前对上海的供电总量。“不夜城”耗费如此之多的宝贵电能,实在是个不合时宜的“奢侈品”。难怪不少人疾呼:还是先造核电站,再建“不夜城”吧。
, http://www.100md.com
    给身体带来极大伤害。聂静表示,“不夜城”让光污染愈演愈烈,这让人们的“光压力”倍增。“长时间夜间照明对眼睛不利,会干扰大脑中枢神经,使人头晕目眩、恶心呕吐等。”而著名健康教育专家洪昭光教授更关注的是,“不夜城”直接带来了多少健康隐患。“最大的问题是睡眠得不到保证。睡眠受到干扰,体内的生物和化学系统会发生改变,各种疾病便会乘虚而入。已有研究表明,睡眠不足会可能会导致血压高、消化功能障碍等100多种疾病。”

    增加婚姻破裂的机会。深圳市婚姻家庭研究会会长、深圳大学社会学系主任易松国直言不讳地说,不夜城带来的丰富夜生活为一夜情、婚外情提供了更多机会。“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人往往是在婚姻关系破裂出现苗头时不愿回家的,如果再沉迷于夜生活,无疑会导致恶性循环。最后,破裂的可能性就会增大了。”

    千万别以“不夜城”为荣

    在中国还在热捧“不夜城”时,世界其他各国却已放弃这一理念。一位意大利老人就曾面对灯光黯淡的古罗马感慨:“一座城市既然有了历史的光辉,就不必再用灯光来制造明亮。”这不啻是给那些盲目追求“不夜城”的人们浇了一盆冷水。
, http://www.100md.com
    本报驻法国特约记者唐蕙颖:法国巴黎是世界花都,可它的夜晚却并不亮丽。政府一直都在限制霓虹灯,即使在重大欢庆的时刻,灯饰也不突出。可这却没让这座艺术之都失色。

    本报驻美国特约记者俞维:美国亮化的区域也很有限,在大多数城市,几乎所有商店、餐厅晚上九点后都会打烊。此时,街道上一片寂静,根本没有中国的夜市、卡拉OK等。

    本报驻德国特约记者青木:在德国的公共场所,城市大型景观照明设施彻夜点亮的现象很少见。许多店铺关门后,橱窗的灯就会全部关闭。

    “因此,以‘不夜城’为荣实在不是什么明智的行为,城市建设还是应该以节能便民为首要原则。”聂静建议,夜景应尽量以照明为主,避免在生活区实施“亮化”工程,还要在高科技节能照明上下大力气。“如何在城市形象与宜居环境之间达到和谐统一是最重要的。”聂静说。

    此外,应该适当减少“夜生活”的次数。特别是在“不夜城”外部环境尚不成熟时,更得如此。没有消费的人群,“不夜城”自然也失去了其生存的土壤。“古语有言‘适者有寿’,即使为了健康,也不应该太率性而为。远离‘不夜城’,从现在就该开始做起。”洪昭光强调。▲

    用犀利的语言、尖锐的笔锋、鲜明的观点和热辣的评论打造一个“声音的广场”。

    欢迎广大读者点题并参与本版话题的讨论,您可以将您的观点发至邮箱:jiangnaijun@globaltimes.com.cn, 百拇医药(●本报驻外特约记者联合报道 ●本报记者 江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