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doc资料 > 最新02 > 正文
编号:11713954
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剂 .doc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45kb)。

    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剂: 新的凝血纤溶调控因子

    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剂(Thrombin-activatable fibrinolysis inhibitor,简称TAFI),是近十年来国外医学界研究凝血及纤溶调控因子的热点之一。学者们通过对其展开研究,用于解释临床各科血栓相关性疾病的发生﹑发展等过程。TAFI的基础研究,是对经典的凝血及纤溶调控机制进行的重要补充。为增进国内同行对TAFI的了解,现将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及进展作一详述。

    TAFI基础研究1

    1.结构,理化性质简介

    1.1命名 在TAFI研究史上,曾经使用过多种名称,名字的变迁,与人们对其了解的不断深入有关。TAFI最早是从血清中发现,因其具有羧肽酶样活性,对热不稳定 ,对精氨酸特异性比对赖氨酸好,故Hendriks曾命名为CPU (carboxypeptidase unstable);Campbell和Okada命名为CPR(carboxypeptidase Arginine);后来Eaton从血浆中也分离出,称之为pro-PCPB(plasma carboxypeptidase B)。直到近年来,人们发现其主要与凝血及纤溶有关,遂根据其主要激活物凝血酶命名为TAFI。

    1.2化学结构特点 TAFI存在正常人体中,是单链血浆蛋白,分子量约为60 k-Da。其在血循中以无活性的酶原形式存在。TAFI基因定位于13q14,其DNA外显子有48Kb,5'端区域不含TATA序列,但有一个约70Kb的序列使其能在肝内特异性转录。TAFI上有赖氨酸及谷氨酸的受体位点(于2,5,292位谷氨酸)。TAFI主要由肝脏细胞合成,其前体经蛋白酶作用释放出信号肽及TAFI。而TAFI在凝血酶﹑纤溶酶﹑肝素﹑胰蛋白酶等作用下释放出活性肽及活性TAFI(TAFIa )。TAFIa 构型可自发地可逆地改变,形成灭活形式(TAFIa i)。凝血酶或纤溶酶于TAFIa i 上302位精氨酸进行剪切,产生两个片段,这样便能不可逆地阻止TAFIa i 恢复活性。TAFI经活化凝血酶作用,产生三个片段,分别为35- kDa. ﹑25- kDa.﹑14- kDa.产物。而其中只有35- kDa.产物才与抑制纤溶及羧肽酶B样活性有关。TAFI与羧肽酶B在基因上具有共同祖先来源,两者氨基酸序列具有40%的相同性。两者皆可由胰蛋白酶激活;且TAFIa 具有类似羧肽酶B的外切酶活性:剪切蛋白质羧基端上的精氨酸或赖氨酸,从而改变底物蛋白质的活性。非激活状态的TAFI与羧肽酶B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受胰蛋白酶激活后状态不稳定(温度升高时可导致活性下降)。在体内,TAFIa主要于纤维蛋白羧基端上精氨酸或赖氨酸进行剪切,使纤溶酶失去与纤维蛋白作用的位点,从而抑制纤溶活性,导致溶栓时间延长,增加了血栓形成的危险性[1]。在Wei Wang ﹑Michael B.等的溶栓实验中,他们发现,在缺乏TAFIa的情况下,血栓溶解时间约为33分钟;血液中未能检测到游离的精氨酸及赖氨酸。在TAFIa存在的情况下,溶栓时间延长到92分钟; 而血栓形成后,血精氨酸浓度立即升到9.8mmol/l , 随后赖氨酸也升至6nmol/l。TAFIa 浓度只有TAFI的1/10时也可最大延长溶栓时间。当由t-PA诱导的纤溶能力达到最大值一半时,用TAFIa使其减弱所需的浓度约为1nmol/l。TAFIa浓度与溶栓时间呈正相关。此外,TAFIa具有对热的不稳定性;Michael B. Boffa的实验证实,当TAFIa上的精氨酸(302或330位)突变为谷氨酸时,该特性仍然表现明显。突变前,精氨酸残基与邻近残基形成离子键及氢键,使TAFIa稳定于原来的结构;突变后,谷氨酸能使灭活TAFIa所需的温度阈值下降,从而结构易受温度影响。TAFIa空间构架改变,使抗纤溶活性下降,荧光活性减弱;结构改变,也为凝血酶,纤溶酶创造了剪切位点,所以TAFIa还容易被纤溶酶,凝血酶剪切。在可以完全灭活TAFIa酶活性的温度下培育TAFIa,可以使凝血酶,纤溶酶剪切TAFIa的过程加速。但凝血酶剪切的程度,并不影响TAFIa活性衰减的速率。所以TAFIa抗纤溶活性与温度关系很密切,温度导致空间构架改变在先,活性改变在后。而并非直接经凝血酶,纤溶酶蛋白剪切后活性立即下降[2]。在TAFIa活性下降并被灭活的过程中,温度升高的因素比蛋白剪切分解更为重要。凝血酶,纤溶酶对TAFIa的蛋白剪切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TAFIa热不稳定性。在TAFIa330位的精氨酸突变为谷氨酸,并不能防止凝血酶的剪切。而在302位的精氨酸突变为谷氨酸,则可减弱甚至于破坏凝血酶的剪切。在体外37oC时,TAFIa半衰期为10-15分钟,25 oC时为 74 分钟[3]。但若存在TAFI竞争性拮抗剂时,却可以稳定TAFIa的活性,使TAFIa可以在37oC稳定60分钟以上,并能对蛋白剪切保持活性相对稳定。TAFIa半衰期的长短,将直接影响其抗纤溶作用的发挥。实验结果还表明[4],TAFIa参与体内灭活缓激肽,进而调节血管张力。血浆缓激肽水平,不可逆的与TAFIa活性有关,活性下降时,缓激肽活性增强。从理论上推测,其原因可能在于:羧肽酶B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结构相似,其活性中心皆含锌离子,同属锌蛋白酶(外肽酶),两者皆可从底物羧基端将氨基酸残基一个个水解下来[5]。ACE作用于缓激肽的羧基端,脱去苯丙氨酰精氨酸,使之失去活性。而TAFIa功能类似于羧肽酶B,又与其结构基因具有同源性,故TAFI也可以如ACE般灭活缓激肽。但其真正原因是否如此,尚待实验最后证实 。除此之外,TAFI与ACE在其它性质上是否还具有相似之处,不可得知。

    2.激活

    TAFI以无活性的酶原形式在血液中循环,其血浆平均浓度约为75nmol/l ,测量方法不同,浓度变动范围可于正常的38%-169%,有的实验为(113±13)nmol/l。当其浓度>=275nmol/l时,与血栓溶解时间呈正相关。其在体内可被凝血酶﹑血栓调节蛋白(TM)﹑纤溶酶﹑肝素﹑胰蛋白酶等物质激活。

    2.1凝血酶﹑血栓调节蛋白与TAFI

    单纯凝血酶作为激活物时作用较弱,其激活效率与浓度有关,高浓度可提高激活效率;当凝血酶浓度<0.1ku/l,TM<8nmol/l时,其激活TAFI的速度下降;当凝血酶接近500nmol/l时,可在10分钟内激活TAFI。但只有在凝血酶-血栓调节蛋白(TM)复合体存在时,激活效率才最高,约为凝血酶单独激活的1250倍。当凝血酶为0.4ku/l,TM为16nmol/l时可最大激活TAFI,激活时间小于15分钟。该激活过程需要钙离子,钙离子对TAFI的有效激活至关重要。在Dmitry V等的实验中,凝血酶-血栓调节蛋白可以使TAFI活性由原来的100U/L上升至430U/L。当以上复合体及钙离子同时存在时,几乎可将血浆中的TAFI全部激活。在激活过程中,凝血酶先与底物(TAFI)或TM结合,接着再与TM或底物(TAFI)结合成三者复合物,然后水解作用于TAFI上92位精氨酸,产生活性形式的TAFI(TAFIa);若作用于302位精氨酸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DOC附件(45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