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业版 > 药品监督
编号:11742467
仿药产品监管中有关法律问题探析
http://www.100md.com 2009年1月17日 《中国医药报》 2009.01.17
     编者按:

    药品是有明确功能主治或适应症,能治疗疾病的物质,其统一的批准文号是“国药准字”。然而,当前全国各大药店货架上都有名称与药品一样或相似,但却不是药品的产品,这些产品往往打着“卫食字”、“卫消字”、“卫健字”、“卫妆字”等“批号”,有的甚至无批准文号,但却堂而皇之地登上了药店的“非药品”货架。这些产品通常被称为“仿药产品”,由于其产品名称与真正的药品相似,外包装也难以区分,因而其摆在柜台里让消费者很难辨别“谁是李逵,谁是李鬼”。这些仿药产品是如何产生的,怎样从法律层面加强仿药产品的监管?查处仿药产品时药品监管部门如何做好与相关部门的工作移交?移交中又需注意哪些法律问题?这些都是有关部门在严厉打击仿药产品过程中所要面对和解决的。今日本版刊发的两篇有关仿药产品的探讨文章,就是对上述诸多问题的一个释解。

    仿药产品监管法律亟待完善

    □贵州省平坝县食品药品监管局 梁明芝

    仿药食品,是指名称与药品相同或相似,从包装上看,和一般药品差不多,但包装上标注的是“卫食字”,而不是“国药准字”,少数还暗示具有治疗功效,实际上根本没有疗效又不能当食品食用的产品。此类产品打着食品之“名”,行药品之“实”,类似现象的还有“卫消字” 、“卫妆字”、“卫健字”中的一部分产品。这几类产品总称为仿药产品。

    一、仿药产品产生的原因

    仿药产品的出现,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药品市场的准入和监管条件比较高,而整个社会都认为药品利润丰厚的情况下出现的,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降低准入标准。有关部门不严格按法律法规规定审查把关,降低准入标准,滥发批准文号,或企业编造批准文号无人过问,使得企业轻易地得到生产资格。

    二是仿药产品生产企业唯利是图,打政策的擦边球。食字号等产品的泛滥,是目前整个OTC市场激烈竞争下的畸形产物,食字号等产品的门槛非常低,而且按照食品标准,只要菌检合格就能上市,它钻了法律的漏洞,降低了成本,增强了竞争力。以盈利为目的而目前又饱受利润饥荒之苦的药店对此类产品自然会青睐有加,为这类产品大开方便之门。

    三是包装方面存在管理漏洞。目前,法律还没有明文规定普通食品等产品不能与药品采用相同剂型、相同或相似的包装。另外,从企业名称看,对没有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冠以“制药”、“医药”、“生物技术”等名称也予以批准,这样,未获得《药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其生产的食字号等产品就可以轻易地挂上药品生产企业的名称。顺着这样一条监管漏洞将其生产的食品等产品一步一步“穿上”药品的“外衣”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630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