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737518
急救人员挺冷漠的(记者调查)
http://www.100md.com 2009年2月13日 《生命时报》 2009.02.13
     120急救现状系列调查之三

    “喂,是120吗,这里需要紧急救援!”当我们拿起电话,呼叫120的时候,这一刻,心中对120急救车是充满了敬意和期待的。生命的凋落虽然让人感到无奈,但如果在这最紧要关头,医护人员能多给一个笑容、多说一句问候,即使改变不了最终的事实,都会了无遗憾。只可惜事与愿违,120急救人员的态度大多却是冷漠的。

    “人死了吗,你先看看”

    近日,《生命时报》记者走上街头,就120急救人员服务态度问题进行了随机采访。65%的人回答:“不太好,挺冷漠的”,就在受访者说这话的同时,眼神中明显透露出了无奈。

    北京某著名高校大三女生夏枚给记者讲述了这样一段经历:“一年前,就在我们学校门口,一名同学因为匆忙过马路发生了车祸。事发时我们就在旁边,看到同学倒在地上一动不动,我立刻拨打了120,他们听我说完,问的头一句话你一定想象不出来,竟然是‘人死了吗,你先看看去。’当时我什么话也说不出来了,他们冷漠的让人无法接受。”
, http://www.100md.com
    一周前,在北京中关村工作的魏先生给本报打来电话,说自己在上班路上突发心脏病,疼痛难忍。当他拨通了120后,还没等将自己的情况在电话中讲述清楚,对方就粗暴地打断了他的话,不耐烦地说:“你要不要车,不要就算了,没时间给你耽搁。”

    “就算来了,也别指望他们给你好脸色。”50多岁的陈先生告诉记者,他爱人半年前因为脑溢血叫过一次120急救车,“基本上感觉是在和一个机器人打交道,脸上冷冰冰的,你问他什么,给你两三个字的回答就算不错了,基本上属于没有回应。本来心里就着急,这下子更没底了,感觉简直是受煎熬。”提起半年前的经历,陈先生至今心有余悸。

    “态度不好,忍忍也就算了。”一位沈女士告诉记者,最怕的就是打了电话他们也不管,“或者根本不把人命当回事”。之前,曾经有一项网络调查显示,有2/3打过急救电话的人和沈女士在这方面有同感。“他们要么觉得没必要派车,要么来了简单地处理一下就扬长而去”。更有甚者,有些地方的急救电话就是“聋子的耳朵——摆设”,有人就有过打了一个小时120电话但没人接的经历,“这不是要人的命吗?”
, 百拇医药
    他们为何大多无动于衷

    难道急救人员是故意这么冷漠吗?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急救人员也有自己的委屈。“急救人员的本职工作就是救急、救命、救援,‘医者乃仁术’在他们那里体现得尤为突出,可能因此老百姓对他们的要求也就更高。当然,老百姓说的这种冷漠的确是有,除了极少部分是真的缺少医德外,很多时候可能真的是顾不上热情。”一位在急救一线工作十余年的医生对记者说。

    如果不是亲身体验,急救医生的忙碌是常人难以理解的。北京急救中心中心站主任蒋晓燕在接受《生命时报》采访时,都是以5分钟为单位。她告诉记者,忙的时候没时间吃饭是常事。“80%的急救医生都是一边端着饭碗吃饭,一边随时候命,一有任务就立马行动。”武警总医院心理科主任许建阳认为,急救人员每天都要面对生死紧急状况,一定程度上说,比普通医生更苦更累。很多时候他们会把追求“速度”放在第一位,在语言和动作上就有可能显得急躁、粗鲁了。一不小心就会习惯性地冒出‘这没多大点事儿’,‘不懂就不要问,听我们的就行’之类语出伤人的话了。”
, http://www.100md.com
    “不过,忙毕竟不能成为冷漠的借口。”天津急救中心一位不愿透露姓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120救护人员的态度和服务水平之所以遭人诟病,其实和以下综合因素分不开。

    首先,急救毕竟属于非营利的公共卫生事业,政府长期投入不足,很多急救中心为了生存把分配制度与各分站或医、护、驾人员的业务收入直接挂钩,必然会导致医生的过度医疗。这样一来,他们就顾不上考虑急救态度的问题了。

    其次,独家服务缺乏有效竞争。一个省市只有一个急救中心,这让病人别无选择,却让120摆足了架子,“反正好与不好你都得找我”,爱答不理就没什么好奇怪的了。甚至有个别的120急救人员以此为优势,进行不合理收费,以致医疗服务态度、服务价格难以令人满意。

    最后,很多120的激励机制不合理。考核过于注重工作量和收入,一线人员奖金以“收入减支出,结余提成计算”,使得120急救人员无视自己的伦理责任,忽视病人的权利和感受。
, 百拇医药
    急救医生要学好三件事

    “如果长此以往,会给医患双方带来无穷的伤害。”许建阳认为,面对紧急情况,医生千钧一发的生死场面见得多了,习惯成自然;可患者可能是平生第一次遭遇,肯定容易紧张、脆弱,其情绪、判断能力都会降至最低值。一对比就容易觉得医生态度不热情。“一旦患者对医生产生了不信任感,就麻烦了。患者会怀疑医生的医术医德是否有问题,会不配合,这样就会影响到接下来的治疗,弄得两败俱伤。”许建阳说。

    “当然,最重要的是医生必须有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和素养。”中华医学会伦理学分会主任委员李本富说,急救是一项讲究社会公德的公益事业,救助、良善与公平是其最基本的特征。急救人员应该在入门之初就全面接受伦理道德方面的教育,使从业人员真正能用良心审视自己的行为,用耐心、细心、诚信呵护病人,用精湛的医疗技术治疗和转送病人。而急救中心更要抓好基础管理和质量控制,使管理制度系统化、操作程序规范化,让大家通过为患者提供温馨、细心、爱心、耐心的服务,赢得对急救人员的尊重和认同。“当然,想要急救中心良性发展,也必须多方共营。政府加大投入、社会更多理解、医院更多支持。”李本富说。
, 百拇医药
    此外,急救医生和病人在沟通时,也必须掌握一些技巧。许建阳等专家建议,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第一,应尝试安抚患者情绪,多说:“您不用太着急。我们急救医生到了,会针对患者的病情做相应处理的”。第二,检查病情同时多进行安慰:您的病需要什么治疗,我们将尽力抢救,请您也一同配合。第三,在救护车上温暖患者。“躯体语言是人与人之间非常有效的一种沟通工具。输液时,护士可以轻拉患者的手;头痛时帮他按摩按摩头部;用信任的目光直视病人,轻声细语地说些安慰的话,这些都能取得不错的效果,博得患者信任。”第四,转送到急诊后给予祝愿:祝早日康复,多注意预防……

    “患者同样需要改进。有态度不好的医生,其实也有态度不好的病人。”许建阳进一步表示,急救医生轻则被骂,重则被打的事例并不鲜见。他建议,等待急救人员时,患者应稳住情绪,别自己吓唬自己。可以的话,平卧在床休息。而在医生来了后,就要听从医嘱,相信并配合他们的治疗了。▲, 百拇医药(●本报记者 蒋乃珺 江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