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725126
经络科学研究进展 从“经络─皮层─内脏相关”至《经络科学》的创建
http://www.100md.com 2009年2月16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3071期
     关于中医有无科学基础,经络是否子无虚有,学术界一直进行着争辩,至今难有定论,从“经络─皮层─内脏相关”假说到北京大学《经络科学》专著的出版、新学科的建立,历经了半个世纪,经络理论的继承和发展、科学实验探索和揭示,或许能给中医、经络的科学性一些注释。——编者

    从1959年在实验基础上提出经络是独特系统至在自然科学中创建经络科学历经了近半个世纪。尤其在改革开放后的30年间有较大进展,其中包括了一系列生理学、物理学、细胞生物学和生物力学的实验及理论研究探索。为便于广大中医药界读者了解,现将其中主要研究工作检索并整理如下:

    20世纪50年代,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生理室将针刺研究列入科学研究计划并进行一系列生理学实验研究。于1959年在全国首届经络座谈会上,中国科学院首批当选学部委员(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张锡钧教授在生理学实验基础上提出了“经络是独特系统,经络─皮层(指大脑皮层)─内脏相关”假说。

    20世纪70年代初,北京大学生物系和物理系采用四电极法率先对人体皮下电阻值开展实验研究。经过对实验曲线比较后发现,低电阻线与传统经络线间存在惊人的一致,并将实测人体皮下的低阻值连线定名为“低阻经络”。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生理室使用改进四电极方法验证了人体皮下的低阻值的存在,提出了以“经络点”作为实验点,并在人体及兔、猫、狗等实验动物上通过对“经络点”的实验进一步验证并明确了“经络─皮层─内脏相关”假说,即经络是与神经有联系的独特系统,它是通过神经起作用的,而神经作用是通过体液因素实现的。

    北京大学生物系首次建立生物学实验模型研究人体经络的通路现象,提出了机械刺激体表引起人脑感知跨体节双向循行的神经生物学现象即为经络通路现象,并在对神经元的超微结构研究中提出经络通路组构是由细胞间含液并置细胞模结构连接成纳米级的低阻通路,经络在细胞层次的机能是通过整体低阻贯通调节实现的。

    在以上系统的科学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基于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与生命的同一性,由北京大学与北京科技大学建立了人体生物力学模型,此三维模型即“经络科学模型”,考虑到时间影响(子午流注)形成了四维经络科学循行模型。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在集50年的教学与科研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并创建了“经络科学”新学科,建立了“经络科学数据库”,出版了《经络科学》专著。

    北京科技大学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在对经络科学对生命调节现象的理论概括中以细胞生物学实验为基础对经络通路的实质与经络现象给出了解释。并给出了与生命共存的“经络贯通能力”及其数学表达,同时也给出了可供理论分析的有关经络循行的计算公式。

    由张亮、张葵等提出的“人体双向反馈”为人体全面健康奠定了理论基础;并且以经络科学模型作为人体双向反馈的一个实例,同时,从科学角度通过人体双向反馈统一了东方医学与西方医学在维护人体全面健康的作用。, http://www.100md.com(瞿文吉 北京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