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741724
5种保护模式化解中药资源危机
http://www.100md.com 2009年2月17日 《中国医药报》 2009.02.17
5种保护模式化解中药资源危机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绿色、安全、有效的中医药重获人们的青睐,而从药用动、植物中发现和寻找新化合物也已成为新药开发的一种趋势,这均在不同程度上加大了中药资源的压力。据报道,当前在400~500种常用中药材中,需要保护的有112种,其中濒危10种、稀有38种、渐危64种,科学合理地保护与利用中药资源刻不容缓。

    上个世纪90年代,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牵头,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天津大学药学院、中国药材集团公司、新疆于田县大芸种植场、江西中医学院共同参与的大型中药资源保护研究展开。经过10余年的努力,在9项国家级课题的支持下,这项名为“珍稀濒危常用中药资源五种保护模式的研究”首次为中药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提供了一套科学而系统的从理论到实践的保护策略,形成了急需保护的5种中药资源类型的研究思路和技术方法,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模式。该研究于日前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现用商品白芷药材为栽培品,分为川(杭)白芷和祁(禹)白芷两大类。白芷的栽培历史悠久,但长期的栽培史反而令当代人不知其野生植物的来源,因此白芷的种名鉴定曾有过多次变化,一直没有定论。如北方栽培的祁(禹)白芷,《中国药典》2000年版将之定名为Angelica dahurica(Fisch.Ex Hoffm.)Benth.et Hook.f,而《中国植物志》则将其定名为上述植物的栽培变种A.dahurica cv.qibaizhi Yuan et Shan,但后者实际上是一种东亚野生种类,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地区,又称为兴安白芷、大活,当地另作药用,其药材外形和药效与历来本草所载的白芷有相当的差异。对于南方栽培的川(杭)白芷的命名更是有多个版本。那么,川(杭)白芷和祁(禹)白芷这两大类白芷是否应当加以区分?它们各自或共同来源于哪一种野生植物?回答这些问题,对于白芷以及许多面临同种情况的药材的保护至关重要。为此,研究组进行了系统研究。

    药源与商品调查表明,解放后直至上个世纪80年代,白芷的生产使用基本维持着以川白芷(四川)、杭白芷(江浙)、祁白芷(河北)、禹白芷(河南)为主流商品药材的局面。近10年来,随着药材市场的开放,白芷的产地有了较大的变化。如杭白芷的传统产地笕桥已找不到杭白芷,浙江省内栽种杭白芷的地方也很少了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67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