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2392808
论整体的、多元的与和谐的医学人文新视界(1)
http://www.100md.com 2009年3月1日
     摘要:整体、多元与和谐的医学人文新视界包括:整体观。把人看作为生物一心理—社会—精神之综合存在的人:多元观与和谐(自主)观。医疗的本质是属人的,人文精神是医疗的最深层次的结构,是医疗的精华与内核。

    关键词:人文精神;后现代医疗模式;整体观;多元观;和谐(自主)观

    中图分类号:B24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02(2009)03-0085-05

    伴随科技理性的迅猛发展,作为人类战胜疾病、延长寿命之仁术的医疗,越来越追求科技上的“高、精、尖”和生物意义的有效性。却常常忽略其本应珍有的人文价值。然而,医疗实为关乎人类生命这一基本权益和权利载体之质量与存续,关照患者身体、心理、精神之康健与完满,关涉个人、家庭、社会之幸福与和谐的大事。人文精神的缺少必将带来医患关系的紧张、人之尊严的贬损、人类精神的萎顿,甚至人类生存的危机。因此,我们急需一种新视界以给予医疗更有力的人文架构与支撑。
, http://www.100md.com
    一、医学的人文精神

    20世纪以降,进入现代化的医疗科技之迅猛发展无疑使其对人文精神的背离更为加速,产生了哲学层面上所谓的“见物不见人之异化”,即当自然科学所倡导的研究方法与原则被盲目扩张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却又偏离了人文精神时,则会产生人之物化的危险倾向。它在医疗中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在现代化的医疗中,病人已经被抽去了其人格属性,或是演化成检查报告单上的数字或影像,或被看做多个部件协同作用的机器,而医疗的作用则是将损坏的部件整修甚至更换,使机器可以重新运转。人体器官仿佛也可以随意拆卸与组装,甚至明码标价。一句话,病人面临着失去人之主体性而被物化或客体化的风险。其次,当尖端科技(如器官移植技术、辅助生殖技术、基因技术等)介入自然之生命过程,其向我们呈现出炫彩与希望、困惑与阴殛、超越与欣喜、背弃与惶恐之共相。例如,器官移植技术在带给濒危病人生存曙光的同时,也带来了可否用故意堕胎的方法增加可移植器官之数量的困惑和“牛头、马面”是否会闯入我们生活的担忧;而基因改造和复制技术在使人类告别疾病成为可能的同时,也为我们笼罩了是否有一天会与克隆的自己谋面的恐慌。
, 百拇医药
    于是,人们开始认识到:医疗科技只有接受人文精神的拷问,才可以与人类的共同命运和福祉联系在一起,否则,这种单纯的科技进步就失落了人,沉落到与任何人无关的无底洞中;只有人文和伦理的回归才是医疗生命主题的魂魄、精神与落脚点。

    人文精神意指对人之所以为人的哲学本质之自觉关注与自觉追求;是以人为本,对人类的命运、幸福与痛苦,对人的存在、价值与尊严的强烈关怀与承担,以及对价值理想或终极理想的执着追求的总和。它既是一种形而上的追求,也是一种形而下的思考。其本质在于对自由的追求,体现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关怀。其内涵包括:人性、理性和超越性。

    人文精神便是医疗的精神,是医疗一以贯之的价值内涵。因为人是医疗的主体,是医疗产生与发展的根本依据;人的存在意义决定着医疗的价值与意义(即医疗的终极指向是人的存在与发展),故医疗的价值尺度必为人文精神;医疗如果离开对人类生活意义的关照,则有可能成为社会发展的祸害。进一步地,医疗中的人文精神更加集中地体现为:尊重人之权利、护卫人之尊严、保障生命人格的独立性、自主性、自由与全面发展。
, http://www.100md.com
    二、整体、多元与和谐的医学人文新视界

    在医疗人文精神意蕴下,我们分析医疗相关问题时。所秉持的视角和分析路径必然是整体观、多元观与和谐(自主)观。

    (一)整体观

    人是医疗的内核。在人文视野下医疗所照护的人应是作为“生物-心理-社会-精神”之综合存在的人,是世俗性的健康欲望、情感欲望和神性的超越欲望混杂的人,是灵与肉和情与智相交错的人,而不是单向度的作为零星碎片的人。作为生物层面的人,我们有健康欲望和生存欲望;作为心理层面的人,我们有情感之需求;作为社会层面的人,我们需权利的伸张;作为精神层面的人。我们则需要在对“真、善、美”的追求体悟中圆满生之尊严、使命与承担!只有在这四个向度上的人之存在得到全面发展时,我们的人生才可能呈现意义与美感。以高强度的竞技体育为例,如果我们仅仅以生物层面之人的视角审视它,则这项人类活动给我们带来的只是伤残和对身体的戕害。而只有当我们将视角提升到精神层面,提升到超越性时,“更高、高快、更好”的奥林匹克之华贵精神才得以彰显。同样,在医疗活动中,只有当各个层次的人之需求均得到满足和照护时,病人才可能沐浴在人性医疗的慈祥目光之中。因此,作为当前倡导的现代医疗模式一“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并不十分贴切,因为它忽视了精神性这一最高层次的人之存在形式,忽略了人性中的神性、灵性与超越性等高度精神性的一面,忽略了对人的终极关怀。因此,笔者认为,医疗模式应描述为“生物、心理、社会、精神”模式才可尽量避免医疗偏离人文精神对人之全面发展的要求。为了与现代医疗模式相区别,我们姑且称之为后现代的“生物一心理—社会—精神”的医疗模式。
, 百拇医药
    (二)多元观与和谐(自主)观

    医疗的人文精神不仅秉持人之整体观,而且承认价值的多元化。在现代社会,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的事实: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甚或不同家庭背景、教育背景、人际背景的个体持有不同的价值观。进一步地,我们不得不承认患者与其家属与医生之间均有可能是所谓“价值异乡人”。而这些价值异乡人们的和谐共处之道便是在相信参与者都是“理性人”的前提下,以宽广与宽容的态度构建对话平台;便是公平相处、互相尊重(对方的价值观)和互不侵扰的行为准则,概括地说,就是恩格尔哈特在《生命伦理学的基础》中提出的允许原则:任何不干涉别人的行为,别人都无权干涉;而涉及别人的行为则必须得到别人的允许。换言之,医生所行之医疗是否为善,其衡量尺度在于患者自己,而非医生。也就是说,在患者本人有能力为医疗决策的情况下,医生的行善本质上就转化为尊重患者的自主权,而非用自己的价值尺度为患者代行利益权衡(哪怕是关系生命的抉择)。由此,医疗的人文精神彻底摒弃了希波克拉底式的按照医生的判断为患者造福的传统,将人文精神的“自主”理念置于医疗的诸多价值之核心;而“自主”与“尊重自主”便当然成为通往和谐的唯一大道了。

    由此,在整体、多元与和谐(自主)的医学人文新视界中,我们看到了悲天悯人的关怀和指导人向真、向善、向美的使命,看到了对人之本质的应答。人文关怀是医疗永恒的情结!

    三、以医疗人文新视界解读医事法律的困惑

    下面,我们将用整体、多元与和谐(自主)的医学人文新视界来厘清医疗活动中我们经常遇到的困惑。

    (一)医学人文新视界下的耶和华见证者拒绝输血

    在世界范围内的医疗实践中,带给我们最多思

    , http://www.100md.com(蔡 昱 柏 茗)
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