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医学评论 > 信息
编号:11741019
医疗健康节目应回归本位
http://www.100md.com 2009年3月10日 《中国医药报》 2009.03.10
     □王小莉

    一提到广播和电视医疗健康节目,人们很自然会把它和防病、治病联系到一起。多数健康节目也遵循这一理念,请医学专家到现场介绍一些健康知识或某种疾病的防治知识,受众可通过热线就相关问题请专家进行解答。这样一种节目运作方式,在开办初期的时候很受欢迎,尤其是那些有病在身的受众,通过“空中门诊”,不仅可以直接和专家进行交流,还可以省去到医院就医的麻烦。

    让人失望的是,很多节目后来渐渐变了味,被邀请的专家在节目中不厌其烦地介绍某某医院、某某药,极力推荐患者到哪里就医或服用哪种药,变相做广告。特别在是栏目制作时,部分医疗机构和药品生产、经销企业常常请一些社会名人来主持或担任嘉宾,使用演职人员冒充专家、学者作疗效证明甚至是虚假疗效证明,不仅败坏媒体形象,还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破坏了医药市场竞争规则。

    日前,国家广电总局、国家工商总局、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国家中医药局联合下发通知,禁止聘请不具备执业资质的人士担当医疗、健康类节目的嘉宾,严禁演员和社会名人主持医疗、健康类节目。

    但问题在于,通过上述努力,这类节目一定会“玉宇澄清万里埃”吗?毕竟,无论对方有怎样瞒天过海、移花接木的本事,但节目制作和播出的主动权还是掌握于广播电视机构。而且,即便有关人员具备相关资质,也并不见得就一定不会变相做广告。因此,对于医疗、健康类节目“挂羊头,卖狗肉”的现状而言,上述工作只能起到治标的作用,让这类节目回归其应有的本位才是治本之策。

    广播电视媒体为何要开办医疗健康节目?或者说其提供这一平台的宗旨和本位是什么?首先是服务那些对健康有需求的人,这类人一是病人,相关节目既有利于他们了解相关的医学知识和信息,对生活也是一种调剂和指导;二是健康人群,接受相关资讯不仅是一种乐趣,还可以把所学到的知识用来指导生活实践,并且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周围的人。除此以外,还有一部分是看电视为乐趣的偶然受众,只要节目办得好,他们就会从偶然听众变为必然听众。

    换言之,如果归类的话,医疗健康应属于社教节目,媒体之所以要开办这类节目,其宗旨和本位就在于公共服务,并以此吸引受众,扩大影响。因此,相关治理工作的根本之道是对这类节目加以规范,哪些是服务性节目,哪些是“软广告”,要明确告诉受众,让受众有所选择。媒体在策划节目时,也要从对受众负责,对节目质量负责的角度邀请真正的专家,使节目真正成为群众的健康顾问。,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