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pdf&论文 > 更多 > 乌梅丸资料 > 正文
编号:11744204
乌梅丸临床运用体会.pdf
http://www.100md.com
第1页

    参见附件(119kb)。

    乌梅丸为《伤寒论》厥阴篇中的方剂,由乌梅、黄连、干

    姜、细辛、附子、桂枝、黄柏、人参、当归、川椒组成,后世多改

    丸为汤剂。笔者根据乌梅丸“酸甘辛苦复法”组方特点灵活运

    用临床,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1 谨守病机 善用原方

    乌梅丸为治疗寒热错杂、上热下寒厥阴病主方, 本方与

    其它寒热并用剂的最大区别是“重用酸以平肝”、“寒热刚柔

    同用”。吴鞠通曾对乌梅丸进行探讨:酸甘化阴,辛苦通降,又

    辛甘为阳,酸苦为阴,为“治厥阴,防少阳,护阳明之全剂”。笔

    者在临床上,通过调整药量大小、药物的刚柔比例,达到切合

    病机,而获良效。

    例 1 :久泻案

    傅某,男 , 21岁 ,学生。腹痛、腹胀、腹泻反复发作10余

    年 ,经西医检查诊断“慢性肠炎” ,多方治疗效果不佳,暑假由

    其父带来求治。现症:腹痛不著,脘腹痞胀,肠鸣泄泻,每日

    3~4次 ,泻下溏便夹粘液而不爽,食欲不佳,形体消瘦,面色

    萎黄,腹部柔软,脐左下侧有轻压痛,口干不欲多饮,舌边红 ,苔白微腻,脉弦。此肝气犯胃,上热下寒,治宜泄肝和胃理脾,温清并用。处方:乌梅10 g ,桂枝 5 g ,椒目 6 g ,附子 6 g ,干姜

    3 g ,黄连、黄柏各 3 g ,当归 5 g ,细辛 3 g ,党参 10 g ,水煎,日

    服 2次。

    服上方 6剂 ,肠鸣腹泻大减,大便成形,日 2~3次 ,无粘

    液 ,食欲好转,继以原方附子改 10 g。服用 6剂基本痊愈 ,每

    日大便 1~2次 ,已成形,腹无痛楚,食欲增,体重增加 2 kg ,面色转润,口和,舌淡,脉沉,现时仍感有便意,腹部似有不耐

    寒冷之感,此脾虚寒尚未全复,继以抑肝温脾法,以原方加白

    术 10 g ,服 10剂而痊愈。

    按:本例腹痛、腹胀、腹泻 10余年。根据痛、胀、泻下溏

    薄、便夹粘液、舌边红、苔白腻、脉弦等,辨证为肝气犯胃,脾

    虚不运,肝气亢而上热,脾气虚而下寒。由于寒热错杂,必须

    温清并用,以乌梅丸抑肝和胃理脾,调整上热下寒。乌梅酸以

    平肝,抑肝气之亢逆;黄连、黄柏苦寒清胃和胃,使胃气下降;

    用当归者,补气血,和阴气。久病本为脾虚,故以党参补之。用

    细辛者,通其阳气。患者面色黄萎,病程较久,为脾气虚、脾阳

    不振,故在原方中加重温阳药用量。

    2 病症差异 加减原方

    在临床上病机符合寒热错杂者, 可异病同治, 应用乌梅

    丸。笔者对阳衰于下、火盛于上、气逆于中诸症,常以乌梅丸

    随症施用。但必贵在加减,根据兼夹不同而灵活增损。如腹泻

    与肢厥两症并现,阳衰于下,故重用干姜、桂枝、附子、细辛,而去黄连、黄柏;仅呕吐一症,气逆于中则重用黄连、黄柏,去

    细辛,并且轻用附子、干姜以平之。

    例 2 :胆囊术后胁下痛案

    王某,男 , 71岁 ,离休干部。10年前因胆囊炎、胆结石在

    某院行胆囊切除术,术后疼痛未能缓解,又行第 2次手术(原

    因不详) 。两次手术后, 患者右胁下仍感疼痛, 继续抗菌治

    疗。 10年来,反复发作,每年至少 4~5次 ,每次均用三连以上

    抗生素治疗, 10余天方能缓解, 中药叠经疏肝利胆化瘀等法

    治疗,症状时作时休。现症:右胁下隐隐胀痛,脘腹胀满,嗳气

    频作, 口干口苦, 大便正常, 小便微黄, 寒热不明显, 形体矮

    胖 ,面色红赤,右上腹见手术疤痕愈合良好,下肢不肿,苔薄

    黄腻,舌质红,脉弦滑。就诊时已应用先锋霉素 Ⅵ、丁胺卡那

    霉素等输液 10天 ,观前医处方大柴胡汤加活血化瘀方,症状

    未见改善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19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