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pdf&论文 > 更多 > 乌梅丸资料 > 正文
编号:11744166
乌梅丸证治发挥.pdf
http://www.100md.com
第1页

    参见附件(131kb)。

    ·!"#· 中国中医急症 $%%& 年 ## 月第 #’ 卷第 ## 期 ()*+,- ./0- $%%&, 1/2- #’, ./- ##

    # 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3北京 #%%%$4 5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3北京 #%%!%% 5

    ’ 河北省邢台市眼科医院3邢台 %"&%%% 5

    乌梅丸证治发挥

    何丰华 #

    武维屏 $

    李维娜 ’

    中图分类号: 6$&4- $ 7 ! 文献标识码: 8 文章编号: #%%& 9 !&":3$%%& 5## 9 %!"# 9 %$

    【摘要】 本文认为, 乌梅丸不应囿于驱蛔、 止利, 其为厥阴病主方, 当属和解剂。 根据厥阴主风论, 将其应用于

    寒热错杂、 虚实并见的消化系统及呼吸系统病变, 疗效显著。 运用乌梅丸辨证要紧扣寒热错杂、 虚实并见的病

    机, 并重用酸收, 调整寒热的比例, 此为临证取效的保证。

    【关键词】 乌梅丸 证治

    乌梅丸出自 《伤寒论》 厥阴病篇, 书中言其主治蛔

    厥, 又主久利; 后世医家尊崇仲景, 乃至对乌梅丸的方

    义、 功效阐释及临床应用亦囿于祛蛔、 止利。 清代以来,诸多医家对此提出异议, 认为乌梅丸为厥阴病主方, 适

    用于上热下寒证的治疗。现代临床工作者进行了大量

    的尝试, 将乌梅丸广泛应用于内、 外、 妇、 儿各科, 积累

    了宝贵的经验, 并开展了乌梅丸的药理实验研究。 但仍

    有较多医者仍将其视为祛蛔杀虫的专方, 《汤头歌诀》 、《医方集解》等方书及现行通用的高等医学院校教材

    《方剂学》 都将其列为 “杀虫剂” 、 “祛虫剂” 的首方, 表明

    传统认识仍束缚着对乌梅丸方证的深入研究。笔者结

    合临证体会及文献报道对乌梅丸的归属及临床应用探

    讨如下。! 重识乌梅丸

    #- # 乌梅丸为厥阴病主方 柯韵伯认为, “仲景此

    方, 本为厥阴诸证之法, 叔和编于吐蛔条下, 令人不知

    有厥阴之主方。观其用药, 与诸症符合, 岂止吐蛔一症

    耶” ; 吴鞠通指出, 乌梅丸为 “治厥阴, 防少阳, 护阳明之

    全剂” 。 “厥阴之为病, 消渴, 气上撞心, 心中疼热, 饥而

    不欲食, 食则吐蛔, 下之利不止” , 而厥阴应象于肝, 肝

    上连心包, 下接肾系, 内寄相火。 邪犯厥阴, 肝之体用失

    调, 阴阳各趋其极, 上热下寒, 虚实夹杂, 肝脾不调, 肝

    胃不和, 气机逆乱, 升降失常。 乌梅丸以乌梅为主药, 顺

    肝脏曲直作酸之性, 滋养阴血, 善补肝体, 既配辛热之

    附子、 干姜、 蜀椒、 细辛、 桂枝温补心肝脾肾阳气, 又用

    苦寒之黄连、 黄柏清泄邪热, 寒温并用, 补泻兼施, 升降

    脾胃, 调和中焦, 正是针对厥阴病寒热虚实错杂的特点

    而设, 所以乌梅丸为厥阴病主方。

    #- $ 乌梅丸为和解剂 高等医学院校教材《方剂学》

    3第 ; 版5 中和解剂的定义是: “凡具有和解少阳、 调和

    肝脾、 调和寒热、 表里双解等作用, 治疗邪在少阳、 肝脾

    不和、 寒热错杂及表里同病的方剂, 统称和解剂” 。 和解

    剂包括 “和解” 和 “调和” 两方面含义。乌梅丸颇具其特

    点,方中重用酸敛性涩之乌梅敛阴和里,以辛温发散、主动主升的附子、 桂枝、 细辛、 蜀椒、 干姜宣通阳气, 益

    以甘温之人参、当归补气和血,配伍苦寒沉降之黄连、黄柏清泄邪热。 综观全方, 寒热并用, 补泻兼施, 辛开与

    酸收相合, 开达表里, 贯通阴阳, 使表气与里气相回旋,而不相协调的脏腑趋于协调平和,充分体现了和解剂

    的配伍特点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31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