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健康快讯 > 健康谚语
编号:11745603
医学俗语焊接中医学与国民健康
http://www.100md.com 2009年3月23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3093期
     温长路教授的《俗语中的医学现象》系列文章在本报连续刊出后,引起不少读者的兴趣和关注,一些读者还向作者提出了更深层次的问题。目前,此系列文章已告一段落,作者综合读者提出的主要问题写成本文,作为答复。——编者

    俗语,也称俗话、俗言,“在语言学家看来,俗语是民族语言中特殊的语言材料;在民俗学家看来,俗语是民族民间文化中的口头语言艺术,它集民间语言材料与民俗语文学于一体,是民间文化的一种主要载体和艺术形式。”(王伟深《俗语的文化渊源》)

    俗语的名称虽然在汉代的文献里才出现,但在先秦时期的著作中就有广泛的应用,说明其起源很早,是人类基本生活实践活动的产物。俗语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特别是文化的繁荣有直接关系,唐宋以后俗语的传播和应用形成了空前兴盛的局面。明清时期的白话小说中,对俗语的应用达到了顶峰,是文学与民众生活广泛接轨的典型写照。近现代研究俗语的专家学者很多,著述也颇丰,影响最大的当推温端政公主编的《中国俗语大辞典》,它选入俗语的数量之多、范围之广、信息量之大都是空前的,更让人叹服的是这部书内容的包容性、表述的准确性和文字的可读性,是一部俗语研究领域里难得的工具书。
, http://www.100md.com
    说俗语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活实践中的创造,是毫无疑问的问题。在传播过程中,俗语又不断得到修改、充实、提高和完善,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其间,不仅同一俗语出现了许多不尽相同的版本乃至变种,而且还表现出一些俗语在原有意义基础上通过引申、抽象、概括,被植入新含义、赋予新思想的特征,这也正是俗语能与时俱进和生命力旺盛的奥秘。

    以人们的社会生活为基础的俗语,自然要波及于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作为与人类生存胶结难分的医学,就更不能不在其中了。听听老百姓的谈话,张口闭口都是医学俗语:“穿金戴银,不如无病清贫”、“四季不离蒜,不用去医院”、“开窗通风,百病灭踪”、“活活动动身体强,懒懒散散面皮黄”……衣食住行,包罗万象;看看有关俗语的书刊杂志,章头句尾都有医学俗语:“冬灭蚊子春灭蝇,夏天秋天得安宁”、“春捂秋冻,少灾少病”、“针灸拔罐儿,病去一半儿”、“甘草桔梗,专治喉咙”……谈防论治,无所不及。在语言结构上,俗语特别注意语义的形象性,通过借代、比拟、顶真、摹状、双关、比喻等各种修辞手段,活龙活现地表现事物的个性、挖掘事物的本源。
, 百拇医药
    从文字应用的资料分析,医学俗语中有的是直接描写医学内容或医事活动的,它们或出于儒士、医者之手,或后来经过医学家们的玩味而被赋予医学属性的,如“哀乐失时,殃咎必至”(《左传·庄公二十年》)、“有病不治,常得中医”(《汉书·艺文志》)、“必欲长生,长服山精”(《神农本草经》)、“藏用担头三斗火,陈承箧里一盘冰”(宋·方勺《泊宅编》)、“宁治十男子,莫治一妇人”(明·张介宾《景岳全书》)、“百病可治,相思难医”(明·李清《梼杌闲评》)、“百病从脚起”(清·梁章鉅《归田琐记》)、“吃饭先喝汤,不用请药方”(清·李光庭《乡言解颐》)、“疯痨臌胀膈,阎王请下客”(清·程世爵《笑林广记》)等;有的原本是在其他领域流通的俗语,后来被医家引进了医学领域,并经过改造为我所用的,如“茶是草,箬是宝”(元·鲁明善《农桑衣食撮要》)、“要死食蛇毒”(宋·顾文荐《船窗夜话》)、“五月不鸣,婴儿多灾”(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有麝自然香,何必当风立”(明·顾起元《客座赘语》)、“肚饥思量冷滗粥”(明·周楫《西湖二集》)、“干姜有枣,越老越好”(明·罗懋登《西洋记》)、“巴豆未开花,黄连已结籽”(清·钱大昕《恒言录》)等;也有把医学现象引申为社会现象、把社会现象引申为医学现象,或二者互为因果、同语通用的,如“三折肱知为良医”(《左传·定公十三年》)、“和气致祥,乖气致异”(《汉书·刘向传》)、“头痛灸头,脚痛灸脚”(宋·朱熹《道统》)、“病从口入,祸自口出”(宋·庄季裕《鸡肋编》)、“恼一恼,老一老;笑一笑,少一少”(明·顾起元《客座赘语》)、“病人怕肚胀,雨落怕天亮”(明·徐光启《农政全书》)、“病无良药,自解自乐”(明·徐野君《春波影》)、“大嚼多咽,大走多跌”(清·林伯桐《古谣笺》)等。医学俗语长期、反复的传播、创新、完善、发展,使之成为广大民众直接掌握的战胜疾病、增进健康的法宝之一。医学与社会、民众与健康的这种血肉难分的关系,通过医学俗语这条纽带的焊接,成为再也无法割裂的有机之躯了。因此,研究俗语与医学的关系,对于全面认识中医学产生、传播、普及与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百拇医药
    有关医药卫生的俗语内容很广、范围很大、数量很多,几乎囊括了中医学的病因、病机、药物、治则、治法、宜忌等方方面面,涉及中医学预防、治疗、康复的整条链带体系。不要说世代广泛流行于民间的医学俗语难以集齐,就是在历代书刊中被引用的那些也难以集齐。目前发表在报纸上的这些俗语,只是在后世著作中能够找到流行踪迹的、对中医学的传承仍在发挥作用的、在实际生活中还发生着普遍影响的极小一部分,试图从一个侧面展示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医药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外延。在表述中,主要强调的是俗语的医学意义,至于俗语的溯源、考证等属于语言、民俗学范围的内容,除了不交代不足以说清其医学意义外,一般不作专门阐释。部分俗语甚至只是作为引子使用的,表现的主体始终围绕与人的健康相关这一核心。当然,这里所说的健康,是广义的包括健康机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状态和健康道德观的新理念,也是中医学学科特征中最具价值的思想。由于受到时代的限制或认识论及方法学上的局限造成的一些俗语内容的片面性,在引用中也加了些必要的说明和处理,以避免造成对医学领域之外的普通读者的误导。俗语的广泛性与笔者知识的局限性,是无法解决的矛盾。尽管在写作过程中翻阅了上百种相关的资料,参考了众多语言、民俗、医学专家们的研究成果,但终难掩饰笔者的孤陋寡闻和愚钝笨拙,加之有一些文字属于引用之引用,种种原因又未能逐一核实,其保险系数恐怕也有打折扣的可能,因此造成的讹误在所难免,希望得到专家、同行和广大读者朋友们的帮助。, 百拇医药(温长路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