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四季保健 > 春季 > 春游
编号:11759614
青山绿水疗君疾
http://www.100md.com 2009年3月30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3097期
     《汉书·艺文志》谓:“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及失其宜者,以热益热,以寒增寒,精气内伤,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故谚曰:‘有病不治,常得中医’”。这段经典论述指出,治病如果不把握寒温,不衡量浅深,不以人体及其与外界的和合为原则,而导致内外失缺协调平衡,还不如不加医治,让人体自然恢复其本身及其与环境的和宜,更切中医道。中医之道就在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自身系统的和谐,治疗的原则就是恢复被破坏的和谐平衡。

    千百年来中国人对山水情有独钟,这就不足为怪了,这与中国人的生命观是密不可分的,山水不仅能怡情悦性,触发诗人千古诗心,也是一味修身养性、治病袪疾的良药,使人与自然和谐交融,达到“有病不治,常得中医”的境界。

    中国人早已把山与水人格化了,诗仙李白坐在古宣州敬亭山下,抬头远观云蒸霞蔚的敬亭山,不禁发出“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的感慨,那是多年相知相携的挚友之情。天下山水“至奇至幻,至灵至活,态穷百物,体俱七情”,使诗人的人格情怀与山水的审美意象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创造出物我合一,富有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置身于山水之中,物我交融,山水与我为一,便会生出天人合一的恒久审美体验,还会为一己的得失而汲汲于心吗?

    古人早就读懂山水可以怡人心情,可以祛病疗疾。汉代辞赋家枚乘《七发》中:“既登景夷之台,南望荆山,北望汝海,左江右湖,其乐无有”。他已把山水当成治疗楚太子之疾的良药。晚明文人公安派袁宏道性喜山水,把自己全部的感情倾注在大自然中,而自然山水不仅成了他精神上的恋人,更成了他强健身体、净化灵魂的灵丹妙药。他曾这样比喻:“湖水可以当药,青山可以健脾。逍遥林莽,欹枕岩壑,便不知省却多少参苓丸子矣。”(《袁宏道集·汤郧陆》)每到一处,必游山玩水,从青山绿水中寻觅人生的真谛:“借山水之奇观,发耳目之昏聩;假河海之渺论,驱肠胃之尘土。”(《袁宏道集·陶石篑》)悠游山水,怡情骋怀,写下的大量山水小品文,“不惟读之有声,览之有色,而且嗅之有香”。

    其弟袁中道,更是一生都把赏玩山水当作人生一大乐趣,认为山水对个体生命不仅能补益生理,还有调节心理的作用。他说“山水之乐,能濯俗肠”;又说:“仰看堆兰之山色,俯听跳珠之水声,神骨俱清,百病消除。”(《珂雪斋集·寄八舅》),在他看来,奇山胜水无异于治病良药,不但可以疗疾,还能疗俗。因为只有从青山绿水,韶光美景中,才能解除人生的痛苦和无尽的烦恼,才能寻到个体的自由和快乐。“天下之质有而趣灵者莫过于山水”,山水之乐远过于声色犬马之乐。

    青山可以养性,绿水可以静心,山水是剂良药。长期生活在钢筋水泥丛中的都市“宅人”,在阳春三月,草长莺飞的时节,走向大自然吧,欣赏花上飞蝶,草间昆虫,枝头歌鸟,水中游鱼及山间走兽,感受生活的乐趣,获得心灵深处的愉悦与放松,“病安从来”?

    春天,让我们走进山水,亲近林泉。, http://www.100md.com(章茂森 江苏省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