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772194
警惕春季精神疾病复发
http://www.100md.com 2009年5月5日 《中国医药报》 2009.05.05
     □黄青

    编者按:

    春季,明媚的阳光让人们的身心随着复苏的万物一起轻快了起来。然而,大量临床数据表明,在春季,精神疾病的发病明显高于其他季节,每年的3~5月份,精神疾病的复发约占全年的70%以上;超过一半的精神病患者初次发病都在春天,民间甚至有“菜花黄,疯人狂”的俗语。那么,在这个生机勃勃、阳光灿烂的时节,为什么精神疾病的发病率反而很高呢?在春季应该怎样预防精神疾病的复发呢?本版特别约请北京安定医院的黄青医生就上述问题进行了解答。

    精神疾病为何容易随春而至

    随着气温的上升,近来到北京安定医院就诊的精神病患者明显增多。其实不单单今年如此,每年的春季都是精神疾病的高发季节。目前,大部分精神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都还在探索之中。一般认为,春季气温忽冷忽热、气压较低,人体为了适应气候的变化,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就会进行积极的调节,从而带来人体内一系列的神经递质和激素分泌的变化。正常人一般都能适应这样的变化,但也容易发生感冒、春困等精神倦怠现象。对于有精神病史的人来说,由于精神疾病与一些神经递质或激素的分泌失常有关系,所以气温变化容易引起其体内环境和内分泌活动发生变化,使其产生情绪波动,诱发精神分裂症和躁郁症等多种重性精神病。在个别地方由于春季连绵不绝的梅雨,日照不足,容易造成抑郁症的高发。
, http://www.100md.com
    还有一些学者试图从遗传因素和神经发育缺陷的角度解释精神疾病的发生。以精神分裂症为例,许多学者认为,早年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或类病毒感染可能是精神分裂症产生的先决条件,主要病毒种类有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腺病毒等。母亲在怀孕期间患流感,其后代的精神分裂症危险性增加,尤其以妊娠前三个月患流感为著。不少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生季节相对集中于冬末春初,这是病毒感染的多发季节;发病季节也相对集中,特别是以春季为多,而此季节也是最易患流感的季节。

    我国传统医学对此问题也有过论述。《内经》认为,正常的岁气可以养生,如春风、夏热、秋燥、冬凉,时之气来,气随时转,则邪气不能淫害而人体无害;若岁气有余,加之素体虚弱,或大病失治,久病失养……皆可发生狂乱之疾。春天地气上升,肝木生发,肝肾阴亏的人易出现体内阴阳平衡失调,导致精神病性症状的复发。

    精神分裂症切莫随意停药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的精神病,约占我国住院精神病患者的50%,占慢性精神病患者的60%左右。随着现代治疗学的不断进步,在首次发作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75%可以达到临床治愈,大约60%的患者可以达到社会性缓解,即具备一定的社会功能。然而,该病反复发作或不断恶化的比率较高,有统计表明,在未采取措施的前提下,精神分裂症在治愈后1年内的复发率高达60%~70%,首次发作的精神分裂症患者5年内的复发率超过80%,
, 百拇医药
    在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中,抗精神病药物起着重要作用,是否进行系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是复发的关键因素之一。有研究表明,中断药物治疗者的复发风险是持续药物治疗者的5倍,复发患者中,自动停药者占54%~77%。然而,在临床上经常能看到未经医生指导便擅自停用抗精神病药物的现象。一方面,一些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家属对精神疾病的复发认识不足,往往觉得病情已痊愈,生活、工作、学习都已没有问题,没有必要再服药而自动停药;另一方面,在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后,往往会出现困倦、脑力迟钝的情况,影响工作和学习,再加上担心长期服药会成瘾和经济方面的考量,不少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家属选择在病情好转后自行停药。

    事实上,精神疾病这种特殊类型的病变类型,从疾病的潜伏、发病到治疗痊愈,往往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即使是获得近期疗效的患者的精神素质和躯体素质,也依然处于一个比较薄弱而易复发的状态,这就决定了精神疾病在症状得以缓解、功能得以改善以后,仍须进行一段较长时间的维持治疗。因此,在考虑停药时,家属最好同患者一同到专科医院进行咨询,听取医生的建议,提高对疾病复发的认识能力,进一步理解坚持维持治疗的重要性,消除对用药的顾虑。
, 百拇医药
    一般来说,精神分裂症维持治疗的时间应不短于症状缓解后两年,如患者系复发,维持治疗的时间要更长一些。这一阶段,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将抗精神病药逐渐减量,以减至最小剂量而能维持良好的恢复状态为标准。一般在3~6个月逐渐减至治疗量的1/2,如病情稳定,可继续减量,使用较低量维持。用药期间应定期复查,随时调整剂量;维持治疗期间,妇女不宜怀孕,以防止对胎儿产生影响。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坚持维持治疗的病例中,仍有约40%的患者可能复发,因此除药物治疗外,还必须注意避免其他可能引起复发的因素。

    另外,临床实践证明,合理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可以加快消除精神症状,减轻西药的副作用,控制疾病复发。近20年来,针灸、中药等中医疗法在精神科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单独使用中药的效果至今尚不肯定。因此临床上忌以中药代替西药,草率减停西药,以免引起病情波动。

    重视药物以外的预防力量

    精神疾病的发病机制是指致病因素作用于个体,引起个体一系列病理生理和病理心理反应,最终表现为临床精神症状的过程。致病因素按照生物-心理-社会医学观点,可划分为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三个不同层次。抗精神病药物仅仅是控制患者症状,开发患者“残存的能力”,使患者回归社会才是促进精神疾病好转乃至痊愈的根本。
, 百拇医药
    复发原因1:

    社会适应困难

    一方面,当今社会对精神疾病和精神病患者仍存有偏见,患者大病初愈,生活环境中的一些不良刺激容易导致疾病的复发。另一方面,精神病患者在医院住院治疗时常处在一种稳态环境中,病情往往能迅速好转乃至痊愈。出院以后,环境发生了变化,如果不能用正视现实的心态看待自己,就可能导致社会适应不良。有的患者对疾病抱着盲目乐观的态度,认为病好了,注意不注意都无所谓;有的患者的态度则消极悲观,认为得了精神病,一辈子就算完了。这两种极端态度对身心都是有害无益的。

    处方1:

    帮助患者端正对疾病的态度

    首先,家属应依靠大众的力量,寻求社会的支持,尽可能地给患者一些具体的帮助,循序渐进地使患者适应社会环境。患者、医生、家属应积极配合,掌握预防复发的办法,充分调动人体的积极因素,帮助患者参加体育锻炼,适当参加一些社交活动。
, http://www.100md.com
    其次,帮助患者端正对疾病的态度,正视现实,既不能过分乐观,也不要过分悲观。患者自我评价适中,易与他人相处,较快适应社会,能自愿参加社会活动,有利于其社会功能的恢复。必要时应寻求精神专科医生的协助,他们了解精神病患者的心理特征,可根据患者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这对稳定病情、防止复发、使患者完全回归社会有着重要意义。

    复发原因2:

    生活中的应激事件

    国内外的调查资料表明,家庭成员对患者的不正确态度、生活中的不良心理应激均可影响精神病患者的病情预后或导致复发。环境因素可分为家庭和家庭以外两方面,目前倾向于把家庭因素看成是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的可能诱发因素。研究发现,家庭成员对患者那种经常的、强烈的干涉即批评态度易使疾病复发。有学者认为家庭环境诱发精神分裂症的原因可能有二,一是家庭成员不正常的角色关系;二是家庭内部交流障碍。对于中青年患者,恋爱、婚姻、家庭、工作等应激性生活事件均会对个体精神和躯体功能产生负性作用。巨大压力使一个具有易感素质的人容易发病,外国学者1981年报道,一个不良生活事件的发生将使其后6个月里精神分裂症的发病风险增加1倍,其他学者进一步证实这一发现同样适用于初发和复发患者。
, http://www.100md.com
    处方2:

    帮助患者学会对待应激事件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要了解与疾病有关的生活和工作中的应激,了解患者在病情好转阶段对疾病的态度、顾虑,协助患者解除家庭生活中的急慢性应激,并给予支持性的心理治疗;患者返回社会前应重视对其进行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交能力的训练,对患者的家庭进行心理教育,以提高患者的应对技能,改善患者家庭环境中的人际关系。这些措施对避免精神疾病患者社会生活中的应激,减少复发,促进患者的心理和社会功能康复有积极的作用。

    在具体问题上,要让患者学会暴露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指导患者自己提出解决矛盾的办法,评议他提出的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利弊,最后确定一个最佳方案,并协助制定具体计划,督促执行。必要时家属可以呼吁家庭其他成员和社会对患者给予物质上的帮助或道义上的支持。

    复发原因3:
, 百拇医药
    忽视复发的先兆症状

    有些病人在疾病复发以前,常常出现一些早期症状,有的表现为睡眠障碍,有的表现为食欲不振、倦怠乏力,有的出现短暂的幻觉妄想等。当这些先兆症状出现以后,病人和家属应尽早去专科医院进行诊治,做到防患于未然。

    处方3:

    保证充足睡眠

    现代医学认为,人的大脑皮层适当休息对于人的生命活动是大有裨益的。良好的睡眠可以促进大脑细胞工作能力的恢复。相反,若不能保证充足的睡眠,则会诱发和产生许多疾病。保证充足的睡眠三个方法。一是入睡前的管理,可教患者在睡觉前做自我保健,按压丹田、劳宫、涌泉等穴位;也可用热水泡脚、散步等运动调整情绪,使之安然入睡。二是避免刺激后的兴奋,改变不良嗜好,劳逸适度才能安静入睡。三是创造安静的睡眠环境,排除不利因素,保证患者的睡眠。

    另外,精神疾病患者还应注意气候的变化和饮食的调节,不同的季节里要适时增减衣服,注意劳逸适度,以适应天气的变化;要根据时令变化,参加不同的体育与户外活动,以增强体质;在饮食上要注意调节,避免食用引起过敏和刺激性强的食物,特别要忌酒。,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