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用药 > 用药常识 > 药物不良反应
编号:6322
当心抗菌药相关性腹泻
http://www.100md.com 2009年5月26日 《中国医药报》 2009.05.26
     抗菌药应用不当或滥用可能会引起一种肠道疾病——抗菌药相关性腹泻。它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轻症患者可出现大量水样泻,重症患者可有血便,或大便中有斑片状或条状蛋花样假膜,如不及时停药或治疗,还会出现脱水、电解质失衡、代谢性酸中毒、休克、循环衰竭等。

    抗菌药相关性腹泻是由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滋生所致,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尤其多见于婴幼儿、老年体弱者或有长期抗菌药用药史者。据文献报道,几乎所有抗菌药都能引起腹泻,其中发生率最高者应属林可霉素、氯林可霉素,约占20%;青霉素类诱发伪膜性肠炎的比例也很高,有报道称口服氨苄青霉素1周,约11%的病人发生腹泻;头孢菌素类引起腹泻也较多见,尤以第二、第三代头孢菌素为甚;四环素类也可导致难辨梭菌性伪膜性肠炎;大环内酯类及磺胺类药物等均可诱发难辨梭菌性肠炎。临床经验显示,愈是广谱抗菌药,引起腹泻的机会愈大。

    对于抗菌药相关性腹泻,应该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凡是在应用抗菌药过程中或停药后几周内发生腹泻者,应高度怀疑本病,最后确诊应依赖于病原学检查及有关毒素检验。一旦确诊为本病,应及时停用诱发本病的抗菌药或改用其他抗菌药。轻症患者一般停药后经适当补充液体和电解质即可缓解。必要时可选用万古霉素治疗,方法为每次250毫克~500毫克,每日4次,连服1~2周,症状可迅速得到缓解。若疗效不佳可联用考来烯胺或甲硝唑,以提高疗效。特别严重者还需适当应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以改善毒血症状;同时应适当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应用乳酶生、乳酸杆菌等,抑制肠内病原体的繁殖,纠正肠道菌群失调等,但要避免使用止泻剂。

    为防止发生抗菌药相关性腹泻,医生应严格掌握抗菌药的使用指征,长期应用抗菌药的患者也应熟悉其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用药期间还应密切观察有无毒副作用,发现病情及时采取必要措施,以避免导致严重不良后果。

    , 百拇医药(常怡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