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消化内科 > 肝胆疾病 > 脂肪肝 > 分类
编号:11771505
危害巨大的脂肪性肝病
http://www.100md.com 2009年5月26日 《中国医药报》 2009.05.26
     □谢雯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脂肪性肝病的发病率呈上升和年轻化的趋势,甚至已成为上班族健康的新危机。不良生活习惯和酒精摄入是脂肪性肝病的罪魁祸首。对于脂肪性肝病的防治不仅是一个医学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

    脂肪性肝病可以是一个独立的原发疾病,但更多的是全身性疾病累及肝脏的表现。临床上,引起脂肪性肝病的常见原因有过量饮酒、肥胖症、糖尿病、高脂血症、饥饿、高脂肪低蛋白饮食、蛋白质-热量不足性营养不良、静脉高能营养治疗、小肠改道手术,四环素、四氯化碳、黄磷和胺碘酮等药物或工业毒物,以及肝炎病毒感染(特别是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妊娠急性脂肪性肝病、Reye综合征、内分泌代谢障碍(如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亢进、长程糖皮质激素治疗)和一些慢性感染与炎症(如炎症性肠病、慢性结核病)等。

    脂肪性肝病最常见的两大病因一是以胰岛素抵抗为中心环节所致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一是过量饮酒所致的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人群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病率为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率的7~10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指除外酒精因素所致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包括单纯性脂肪性肝病以及由其演变的脂肪性肝炎和肝硬化。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性与其发病关系密切。随着肥胖症和糖尿病的发病率增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现已成为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发达国家全人口发病率约为20%左右,但不同年龄段、不同体重人群中的发病率差异较大。

    酒精性肝病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中毒性肝损害,其表现多样,初期通常表现为脂肪性肝病,进而可发展成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和酒精性肝硬化。在严重酗酒时可诱发广泛肝细胞坏死甚或肝功能衰竭。

    酒精性肝病临床诊断标准是:有长期饮酒史女性≥20克/天或2周内有大量饮酒史(>80克/天);禁酒后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GGT)明显下降,4周内基本恢复正常,即在2倍正常上限值以下;肿大的肝脏1周内明显缩小,4周基本恢复正常;诊断时应注意是否合并乙肝病毒或丙肝病毒感染,除外代谢异常和药物等引起的肝损伤。

    人群饮酒种类不同,在诊断酒精性肝病时应统一计算酒精的含量,其计算公式如下。酒精中的乙醇含量换算公式为:克=饮酒量(毫升)×酒精含量(%)×0.8(酒精比重)。例如,某人饮53°白酒4两,其摄入的乙醇量为:200×0.53×0.8=84.8克。

    据相关资料,年龄>50岁、内脏性肥胖特别是体重反复波动、血糖控制不好的糖尿病、ALT大于正常值上限的2倍或ALT/AST>1、甘油三酯>1.7毫摩尔/升等多项指标并存时,发生脂肪性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危险性显著增加。

    ,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