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3398147
难治性哮喘治疗新希望:支气管热成形术
http://www.100md.com 2009年6月20日 医药卫生报
     内镜介入诊治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在某种程度上结束了呼吸科医生以药物为主要治疗手段的历史。面对这一热门技术,国内外的学者们都在努力尝试扩展它的应用范围:从早期中央型肺癌的筛查、气管良性狭窄的分型到气道阻塞的腔内治疗、肺外周结节的腔内取材等都已进行了积极探索。最近,难治性哮喘的内镜治疗研究又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难治性哮喘为什么难治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目前认为哮喘的本质是一种气道的慢性非特异性的炎症性疾病。由于气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的持续存在,可导致气道结构的重塑,表现为气道平滑肌层的增生和肥厚。其结果会引起气道反应性增高以及对各种抗炎和平喘药物疗效的下降,从而出现病人对各种治疗缺乏反应的现象,临床上常将其统称为“难治性哮喘”。

    此类哮喘患者的主要特征表现为:症状多较重,且反复迁延,持续存在;气道反应性高,容易被激惹,导致哮喘症状急性加重,病死率高;对现有的各种治疗药物反应欠佳。而其病理基础则是:气道慢性炎症所导致的气道结构重塑,尤其是气道平滑肌的增生和肥厚。
, 百拇医药
    新技术设计原理是什么

    根据以上原理,科学家们设想,倘若能有种方法削减增生和肥厚的气道平滑肌层,从而部分逆转气道结构的重塑,也许会对难治性哮喘的治疗起到积极的作用。基于这一设想,加拿大的科研人员设计了一种名为“经支气管镜介导的射频消融热成形术”,用来削减增生、肥厚平滑肌细胞的技术。其工作原理就是通过可弯曲支气管镜的介导,将一射频消融探头通过支气管镜的工作孔道置入患者的支气管腔内,并将体外的射频发生器所产生的热能传导至支气管壁,通过对支气管壁的加热从而使增生、肥厚的平滑肌细胞发生凝固、坏死,最终达到削减气道平滑肌层,并部分逆转气道结构重塑的目的,故又称其为“支气管热成形术”。

    在建立了完整的技术体系以后,加拿大的这一研究小组于2004年首先在动物身上验证了这一方法在削减气道平滑肌方面的功效,同时对其安全性进行了初步评估。结果显示,这一方法不仅能够有效地削减气道平滑肌层,而且也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 百拇医药
    临床试验效果如何

    在此基础上,科研人员开始了人体试验,试验选择了9名因肺癌即将行肺叶切除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于手术前3周对即将被切除的肺叶内支气管实施热成形术治疗,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并在手术切除后对经过热成形术处理过的支气管壁内平滑肌层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发现经过热成形术处理的支气管壁的平滑肌层厚度与未处理过的支气管壁相比,明显变薄。而患者除了在热成形术后的1~2周内有轻度咳嗽外,未发现有其他的严重不良反应,这一结果给研究人员增添了信心。

    其后,研究人员选择了16名轻、中度哮喘患者,在测定了基础肺功能、哮喘症状评分、哮喘用药剂量以及气道反应性等指标后,对患者进行了热成形术的治疗,并进行了为期2年的临床观察。结果发现:支气管热成形术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气道高反应性,这一作用可维持至少2年,而且不良反应轻微。这一研究结果进一步坚定了研究人员扩大临床研究规模的信心。接下来,研究人员一共选择了112名中、重度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药物+支气管热成形治疗组和单纯药物治疗组,分别对两组患者的基础肺功能、哮喘症状评分、哮喘急性加重的次数和严重程度以及气道高反应性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显示:与基础水平相比,支气管热成形术联合药物治疗组,在哮喘发作频次、晨起后的最大呼气峰流速、哮喘的症状评分以及无症状天数等方面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单纯药物治疗组。而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在成形术后1~6周内,患者表现为咳嗽、咯痰增多,而在6周以后则基本消失。这一令人鼓舞的研究结果最终发表在权威学术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向人们昭示着支气管镜介导下的支气管热成形术,将会为难治性哮喘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尽管前景非常令人期待,但由于这一方法用于哮喘的治疗仍属于临床探索阶段,因此无论是适应证的把握、手术操作规程的规范化,还是该疗法是否可能导致远期并发症(如是否会导致气道壁的软化及疤痕狭窄等)等方面,都还需要在临床进一步深入研究。 (摘自《健康报》 李 强文),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