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777521
感受国医大师
http://www.100md.com 2009年6月22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3142期
     在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举办的首届国医大师表彰暨座谈会上,大师们的款款风采,雍容气度,赤诚丹心,感染和教育着人们。

    获此殊荣的大师中,最大的93岁,最小的74岁。尽管年事已高,但获知要到北京开会,他们都很兴奋,暂时放下手中的工作,叮嘱助手安排好病人就诊时间。记者在6月18日开会前一天来到他们下榻的宾馆时,他们已经陆续从全国各地来到驻地。

    不重待遇 珍惜荣誉

    这些大师们从事中医药工作在55年以上,都已是耄耋之年。他们悬壶济世,德勋术精,造诣深厚,声名远扬,贡献突出。虽然评上国医大师后将享受省部级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待遇,但他们并不看重这样的待遇,他们首先表达的是:感谢党和政府给予的崇高荣誉,感谢几十年来无数个病人的支持,感谢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中医药宝贵财富。

    他们珍惜这份荣誉,个个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但在他们朗朗笑谈中,说得更多的是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抓紧时间把经验总结出来,为中医药事业多培养人才。”他们在接受这份荣誉的同时,也自觉地承担了更多更重的责任和使命。
, http://www.100md.com
    中国中医科学院83岁的路志正身体硬朗,步履轻盈,他在看望85岁的河南中医学院李振华时,两位老人握着手,互相叮嘱着:“老朋友注意身体呀,咱们还有许多事要干呢!”

    大医精诚 高风亮节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瑰宝,大师们个个学养深厚。表彰会期间,大师们的谦谦君子风度让我们领略到中华优秀文化的品质、大医精诚的内涵,以及他们德高寿长、气和心康的养生经验。

    他们相识多年,情同手足。几十年中,虽然各居一方,但共同的中医药事业早使他们心系在一起。早年经常因学术研讨会而相聚,近年他们中有些人因年事日高而走动减少,但电话问候、探讨、交流不断,彼此的情况都了解。他们相约参加这次盛事,老友重逢时共话中医药发展大计。见面前的牵挂、激动,见面后的深情流露和兴奋,让我们为之感动。这种同行挚友间的深情厚谊,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令人感叹和敬佩。
, http://www.100md.com
    南通市中医院的朱良春已经92岁,高高的身材,挺直的腰板,洪亮的声音,让人羡慕。中国中医科学院82岁的陆广莘,满头黑发,他缜密的思维、快捷的语速,使人难以猜到他的真实年龄。卫生部北京医院李辅仁、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李玉奇的鹤发童颜,中国中医科学院程莘农长须飘飘,仙风道骨,吸引了许多记者追问他们的养生之道。

    老骥伏枥,壮心不已。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任继学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贺普仁,虽然腿脚不方便,但精神矍铄,笑意盈盈。陪同人员告诉记者,两位老人表示一定要到现场,感受热烈场面,激发奋斗精神,为中医药事业发展再出一把力。

    忧国忘私 畅谈大计

    记者见到李振华教授时,30年前聆听老院长上课的情景立即浮现眼前,还是那样健谈,还是那样亲切。他鼓励记者要做好中医药宣传工作,为中医药事业摇旗呐喊。

    记者看望陆广莘时,他侃侃谈起了中西医的比较、中医发展的艰难和我们当代中医人肩负的使命,呼吁中医药一定要卓然自立。
, http://www.100md.com
    南京中医药大学周仲瑛向记者谈起了《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谈起了近些年中医药事业取得的成绩,他坚信中医药事业将有一个飞速发展。他叮嘱已是教授的学生给报社发来介绍他中医临证技巧的文章,强调继承中医药学术经验是为了更好地创新。

    大师中最年轻的陕西中医学院张学文也74岁了,他向围着他的媒体记者介绍他家的中医史:“我家四代都是中医。现在7岁的小孙子也认识不少中药,还知道它们的功效。”张学文的学生也遍及全国,有的已是知名中医专家。术有传承,家有传人,张学文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6月19日上午的表彰大会上,大师们身披绶带,捧着证书和奖章,他们孩童般笑着,内心奔涌着发展中医药的激情。下午的座谈会上,大师们争相发言,怀着对中医药事业的炽热深情,谈看法,提建议,共商中医药大计。

    我们敬仰大师,感谢大师,学习大师!

    让国医大师这面中医药行业新的旗帜,猎猎飘扬吧!, 百拇医药(海霞)